為培育和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加快形成支撐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資源供給能力和人才機制保障能力,進一步激勵和引導人才職業發展,構建人才發展戰略規劃對過國有企業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為培育和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加快形成支撐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資源供給能力和人才機制保障能力,進一步激勵和引導人才職業發展,構建人才發展戰略規劃對國有企業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人才發展規劃與企業戰略發展息息相關,是企業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闡明人才發展戰略意圖,明確人才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實人才工作措施,是未來人才工作的行動指南。通過科學編制和組織實施人才規劃,培養造就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自主創新的人才隊伍,實現人才規模、人才素質與企業發展相適應,使人才培養與企業產業布局、業務規劃相協調,為國有企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人才規劃構建思路與方法
(一)總體思路
整個規劃構建遵循“適應國有企業轉型發展,執行國有企業發展戰略,提供國有企業人才保障”的原則。主要內容應包括:盤點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及面臨的形勢和存在問題,提出制定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編制思路,明確人才發展需求目標和主要任務,制定實施規劃的相關措施,強化規劃實施的組織保障。人才發展規劃的制定,應為各項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深化建設明確了方向、構建了框架、奠定了基礎。
(二)認真分析國有企業面臨的形勢和外部環境
未來我國仍將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科技創新和人才競爭將成為國家和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中央明確提出了“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的目標,要求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國有企業面臨競爭激烈、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行業內企業加大技術、資金在相關產業布局力度,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發展方式轉變,給企業發展帶來新的要求和挑戰。
近年來,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發生變化,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引發了人才隊伍的結構性矛盾,人才布局滯后于產業布局,人才供給滯后于人才需求的現象較突出;對國有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數量、質量和結構,特別是高層次、領軍型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基本方法
1.根據產業發展目標確定人才需求。圍繞重大工程、重要項目、重點任務實施人才戰略,把人才布局與產業布局同步謀劃,人才規劃與產業規劃同步實施,解決人才供給滯后的突出矛盾。同時注意人才的專業、能力與產業的吻合度,提高人才隊伍專業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2.根據人才短板調整人才結構。按“缺什么補什么”、“解決最薄弱的環節”的原則,重點培養和引進職業經理人和領軍科技人才。同時,要合理確定各類人才的比例,采用科學的薪酬策略,把握企業業績持續提升、留住核心人才、員工滿意三者之間的平衡點,提升人力成本的效用。3.用數據說話,在動態中調整。數據力求精準,但不強求精準。每年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總結上一年度人才規劃實施情況,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計劃和人才工作目標。4.以規劃評審保證規劃質量。組成評審小組,對人才規劃進行評審,以提升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5.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政策研究與新機制的建立上。要在企業戰略規劃的框架下,建立以績效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與流程,創造一個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與機制,培養與選用合適的人來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一要完善市場化的選人用人制度,與市場上的人才建立聯動機制,實行競爭性選拔人才。二要完善以績效為中心的分配制度,大膽探索創新中長期激勵的實現形式和路徑,引進、留住核心骨干人才。三是要打通人才發展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向上發展的通道,更好實現人崗匹配,最大限度釋放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新活力。
(四)發展目標
通過科學編制和組織實施人才規劃,培養造就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自主創新的人才隊伍,實現人才規模、人才素質與國有企業發展相適應,使人才培養與國有企業產業布局、業務規劃相協調,人才使用效能與企業效益同步提升,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人才整體競爭力貢獻顯著增強。
三、人才規劃構建內容與關鍵點分析
一是做好人才盤點。為保證人才規劃編制的針對性、準確性、可行性,通過人才盤點,摸清實際情況,認真做好員工隊情況分析,對企業管理、黨建、研發、技能等各類人才數量、類別、分布、年齡、質量等多維度調研分析,為做好人才需求預測、設定人才規劃目標提供科學依據。二是規劃重點突出。在編制內容上體現國有企業產業特點,圍繞重點領域人才需求、引進與培養高層次緊缺人才、核心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重點人才工程等方面,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等方面重點突出。三是人才保障計劃全面。出臺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引進保障措施;研究制定人才隊伍建設計劃;改革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人才引進、培養開發、人才選拔任用、人才考核評價、人才激勵約束、人才投入等保障政策。
四、完善配套相關人才規劃構建制度體系
(一)完善市場化人才選拔任用制度
建立健全組織選拔和市場化選聘相結合的選拔任用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程序,擴大各類人才競爭性選拔的范圍,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化選聘比例,著力構建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為優秀人才提供廣闊的平臺。
(二)建立健全人才分類評價機制
以專業和崗位要求為基礎,健全科學的人才分類評價體系,改進人才評價考核方式,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特點和職責,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分類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業績和貢獻等要素,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人才評價標準。
(三)改進薪酬激勵機制
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薪酬管理體系。引導企業根據行業特點和崗位性質,建立以績效為中心的分配制度,形成按勞分配、按資分配、按貢獻分配的多種分配形式。建立健全職工工資總額、職工平均工資增長與企業經濟效益增長、勞動生產率相適應的工資效益聯動機制,合理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及增長幅度。關心職工福利,增強職工的企業歸屬感和忠誠度,建立符合國有企業實際又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激勵機制。
(四)深化人才教育培訓體系
完善培訓體系,發揮人才培訓工作中的規劃、服務、組織、實施功能,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內設機構,配強配齊專業人員,全力推進各類人才的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突出培訓重點,根據企業轉型發展和業務發展,明確重點,分類實施培訓。
(五)營造人才和諧發展環境
落實中央關于“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要求,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干部勇于擔當、善于作為。進一步調動和保護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人才在貫徹高質量發展、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中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作者單位為中國電子熊貓集團人力資源部)
作者簡介:曹超(1984-)男,管理學碩士,經濟師,人事主管,工作方向:企業戰略、集團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