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花
農村“三資”主要是指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需要重視的內容。農村“三資”也是人民群眾實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關鍵,加強農村“三資”的管理,對于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當前農村“三資”管理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低、重視程度不足和管理制度缺乏等等。及時解決農村“三資”管理中的問題,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十分關鍵。本文將通過分析農村“三資”管理現狀,探索農村“三資”管理策略。
農村“三資”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新時期,國家相關部門也加強了對于農村“三資”管理的重視程度,旨在提高農村“三資”的利用率,實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村集體資金主要是指銀行存款和現金;農村集體資產主要是指集體投資興建的交通設施、建筑物、水利設施、文化設施和材料物資、農業資產等;農村集體資源主要是指山嶺、土地、荒地和林地等自然資源。在農村“三資”管理中,由于管理不善會導致“三資”的利用率低,造成大規模的資源浪費現象,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該加強農村“三資”管理,針對當前存在于管理中的問題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針對農村“三資”多元化的發展特點,管理工作應該更加靈活,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
一、農村“三資”管理現狀
(一)農村“三資”管理的監管不到位
由于對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這就會導致在工作開展中出現腐敗、貪污等行為,使得農村“三資”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關監督機構的缺失和紀檢部門的工作疏忽,都會導致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出現形式化的問題,導致工作開展面臨嚴峻困難。
(二)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人員水平低
在農村“三資”管理中,審計人員與會計人員的水平直接關系到管理的效果,但是在當前管理工作中依舊存在審計人員與會計人員素質較低的問題,政府部門也未對其進行有效培訓,導致其職業道德缺失,使得農民利益受到侵犯。
(三)對農村“三資”管理缺乏重視
政府相關部門對于農村“三資”管理缺乏重視,會導致資金、資產和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不利于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也未制定相關支持與優惠政策,導致農村“三資”管理的積極性較低,管理人員未能及時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和政策,導致管理工作陷入混亂。
二、農村“三資”管理策略
(一)完善農村“三資”監管機制
對于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督,促進監管機制的建立健全,為提升“三資”利用率打下堅實的基礎。政府部門針對農村“三資”管理中出現的腐敗行為應該進行嚴厲打擊,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促進管理規范性的提升。鄉級政府部門應該對集體經濟的收入與支出進行明確記錄,公開資金的使用情況,加強民主監督的力度,保障農村“三資”的安全性的同時,避免出現浪費現象。
(二)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在農村“三資”管理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應該結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并考慮到農村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提升制度的科學性與實效性,保障制度的建立能夠真正對管理工作的開展起到指導作用。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制度,有助于解決當前管理中的腐敗問題,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規范性。還應該加強監督村委財務狀況,提升農村資金的安全性。完善相應的土地賠償金管理制度,為農民的利益提供保障。還應該加強農村“三資”管理信息的公開,保障管理工作的透明化。
(三)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水平
為了促進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不斷提升審計人員和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對其進行定期培訓,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深入學習,明確當前農村“三資”管理的形勢,提高崗位責任感。在信息化時代,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還應該加強會計電算化的學習,促進農村“三資”管理信息化的建設,為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工作人員應該加強職業道德修養,避免出現違法違紀行為。
(四)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重視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對農村“三資”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宣傳,明確國家的相關政策及規定,提升管理人員的責任心與重視程度,促進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干部的帶領下,應該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全民參與,政府部門應制定符合當地發展的政策,提升農村“三資”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結語
農村“三資”管理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管理工作中雖然存在重視程度低、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性和制度建設不完善等問題,但是通過強化管理意識,提升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制度,能夠有效促進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作者單位為云龍縣白石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