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要:僵豬是指豬在某一生長發育階段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造成生長受阻或者停滯,從而延長飼養周期,飼料報酬下降,抗病力降低,體型無法完全發育,生長速度緩慢,被毛粗糙、失去光澤。僵豬會導致養豬場的生產效益明顯下降,嚴重影響養豬業的發展,現概述僵豬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關鍵詞:僵豬;形成原因;臨床癥狀;西醫治療;中醫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3-0113-01
1 形成原因
種豬原因。繁殖母豬進行近親交配,導致品種退化;種豬在過小年齡時繁殖,體重沒有達到標準;種豬在過大年齡時繁殖,體況往往消瘦;母豬妊娠期缺乏營養,營養組成不合理,管理不當以及受到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等,導致胎兒無法攝取充足的營養,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導致仔豬出生后往往會存在先天不足,如體型較小,體重沒有達到達標,體質較差,抗病力低,以及適應環境能力不良等,其中體重最輕的仔豬就非常容易形成僵豬。
疾病因素。當母豬感染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痢疾等疾病后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導致后代仔豬經由吮乳發生疾病。另外,仔豬飼養管理不當,在感染感冒、副傷寒、營養性貧血、氣喘病、慢性腸炎、白痢、黃痢等時沒有立即采取有效治療,出現久治不愈的情況,導致機體消耗更多營養,生長發育緩慢,從而容易出現病僵。仔豬產出后沒有定期進行驅蟲,容易感染患蛔蟲、球蟲、姜片蟲、肺絲蟲、疥癬等寄生蟲病,導致機體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食欲不振,生長發育較差,體質虛弱、瘦小,容易出現蟲僵。
飼養管理不當。仔豬飼料中含有較少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飼喂單一飼料,搭配不合理,營養比例不當;日糧沒有根據仔豬各個階段的生長特點進行配制;飼料調制加工方法不當,適口性較差等,導致機體無法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使其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發生營養缺乏癥,從而出現食僵。另外,仔豬去勢、斷奶以及免疫預防方法不當,斷奶后沒有合理分群,相互之間爭奪食物,存在以強欺弱、以大欺小等現象,都容易引發應激,導致機體生長受到影響,從而容易形成僵豬。此外,溫度過低或者過高,過于潮濕,空氣質量較差等,也能夠引起僵豬。仔豬轉入育肥期后,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會導致生長速度存在明顯差異,一般體格大的強壯仔豬會快速生長,形成明顯的大小差異,使較小體格的豬往往被大豬欺負,發生打斗時容易受傷,行動遲緩,無法吃飽,缺乏營養,從而形成僵豬。
2 臨床癥狀
該病通常是體重10—20 kg的仔豬容易發生,臨床上主要表現出被毛粗亂,體格瘦小,腦袋大,肚子圓,弓背縮腹,屁股尖,精神狀態較好,能夠采食但停止生長,平均每天只增重50 g以下,部分甚至經過6個月體重才達到20 kg。對于病豬,不同疾病會使其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如氣喘病會出現氣喘和咳嗽癥狀;副傷寒會導致病豬長時間腹瀉,且忽好忽壞;感染寄生蟲病主要是發生貧血,且往往伴有異嗜。
3 防治措施
西醫療法。治療時,病豬每間隔5天肌肉注射由1支500 μg維生素B12和1支2 mg肌苷注射液組成的混合藥液,連用4次。第4天進行驅蟲,按體重空腹服用20 mg/kg鹽酸左旋瞇唑,每天1次,連續使用2次。驅蟲后要按體重使用l片/kg大黃蘇打(含量為0.3g),最多控制在10片,完全研碎后添加在飼料中混飼,每天2次,連續服用3天,用于健胃。經過大約12天治療,僵豬的皮膚會逐漸變得紅潤,鬃毛發生脫落,能夠開始正常生長。經過5個月飼喂,病豬平均體重能夠達到100 kg左右。
中醫療法。方劑一,取等量的貫眾、白藥、麥芽、苦參、神曲、何首烏各等份,研成細末后充分混合,體重超過15 kg的僵豬可每天在飼料中添加9g藥粉混飼,每天1次。方劑二,取150 g大白、120 g大黃、300 g貫眾、300 g神曲,全部研成細末,體重在25—50 kg的僵豬每次在飼料中添加30 g藥粉混飼,仔豬用量適當減少,每天3次。
加強母豬飼養管理。在母豬妊娠后期,胎兒會快速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明顯增多,因此要確保飼喂富含全面營養的日糧。同時,要增加飼喂一些青綠飼料,以確保胎兒生長發育良好,使后代仔豬出生重在1 kg以上。哺乳期母豬的日糧,必須提高蛋白質比例,且飼喂量要適當增加,以確保仔豬能夠吮食足夠富含營養的母乳。
加強仔豬飼養管理。新生仔豬要固定乳頭,一般體質瘦弱的適宜固定在前邊l—2對乳頭上,體格大的適宜固定在后面的乳頭上,從而使同窩仔豬在斷奶時體重基本接近。如果母豬產仔數量多于乳頭數量,可將多余的仔豬放在產仔數少的母豬(前后相差3天以內)處喂養。如果沒有適宜的寄養母豬,可將弱小仔豬在后排乳頭上固定,余下仔豬分成兩組交替進行吮乳。仔豬可在5-7日齡開始引食補料,訓練過程要細致耐心,使其逐漸適應吃料。仔豬料要確保含有豐富營養,且容易消化,飼喂時要采取少喂勤添,使其在泌乳量減少前能夠采食一些飼料,以增大其斷奶體重。斷奶時,要確保“三過渡”,即飼料、環境以及飼養制度逐漸過渡,使其在半個月內逐漸適應更換的飼料,粗料要逐漸增加,精料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