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雪
【摘 要】 目的:探討終末期腎臟病維持性血液透析營養風險篩查及護理干預成效。方法:選取本院血液透析室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時間大于3個月,且營養風險篩查總評分≥3 分的68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予血液透析常規護理和飲食知識健康宣教,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科學的營養知識宣講以及飲食護理和健康指導干預。干預6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期間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和生活質量。結果:干預6個月,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價條目中生理領域、社會關系、心理領域、環境領域以及總生活質量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期間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實施營養風險篩查及相關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減少維持性血液透析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終末期;腎臟??;血液透析;營養風險;護理干預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nd-stage renal disease.Methods:68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who underwent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treatment for more than 3 months and a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score of ≥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emodialysis routine nursing and diet knowledge health edu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gave scientific nutrition knowledge presentation and diet nursing and health guidance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dur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phys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tota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s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item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and rela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undergo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utritional statu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aintenance-related hemodialysis-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End stage; Kidney disease; Hemodialysis; Nutritional risk; Nursing intervention
目前,據相關資料報道,我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以每年11%的速度遞增。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和精神痛苦,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1]。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當前最主要的替代療法,但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模式不能完全替代腎臟的功能,諸多代謝產物的蓄積會導致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導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發生營養不良和紊亂,又導致患者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發生心血管并發癥、感染風險增加,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從而使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及病死率極大的增加[2]。本院血透室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進行營養風險篩查,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給予相關飲食護理和健康指導干預,現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連云港市灌云縣人民醫院血透室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時間大于3個月的患者,應用科學的評價營養風險的工具NRS2002進行營養風險篩查,選取營養風險篩查總評分≥3分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68例納入研究,將68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58.41±5.54)歲;其中基礎疾病為:高血壓腎病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2例、糖尿病腎病12例、多囊腎2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50.31±5.87)歲。其中基礎疾病為:高血壓腎病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1例、糖尿病腎病11例、多囊腎3例;兩組患者均處于血液透析誘導期階段,血液透析治療周期擬定大于90天,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剔除已經接受神經營養性藥物治療及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疾病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常規護理和飲食知識健康宣教,開始透析治療起,指導患者科學選擇優質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魚等動物蛋白[3]。對適宜熱量供應方面多選擇用植物油及人造黃油,以降低動脈硬化的可能[4]。向患者講解嚴格控制水攝入量的方法及重要性,告知患者血鉀濃度對透析治療的影響,以具體實物為例講解種類含鉀食物,避免進食高鉀食物,指導降低食物中鉀的烹飪方法,及時監測血鉀濃度和尿量,避免血鉀過高或過低。限鹽控磷,避免產生高血壓、充血性心衰等透析并發癥和高磷血癥。指導患者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鈣劑。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科學的營養知識宣講和飲食護理和健康指導干預:1)針對患者營養風險篩評分做好全面評估,包括患者食欲、不良情緒及對飲食療法的依從性。建立患者飲食檔案,制定個性化飲食護理和健康指導干預方案,利用多種飲食護理健康教育指導模式,如治療間隙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圖冊,組織患者集中接受透析和飲食知識PPT培訓講座,指導患者和家屬利用手機下載APP等血液透析相關健康教育知識健康指導途徑,進行飲食知識自主學習。依托多媒體平臺,建立微信聯絡群,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患者和家屬的共同教育知識定期推送和跟蹤調查督導管理[5-6]。2)設計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晚期腎臟病患者一周的量化食譜并將附烹飪方法,制成彩色圖譜或以動態情景視頻形式發送給組內患者和家屬,保持營養要求的情況下合理安排每餐,以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和色、香、味俱全的特點,以增進食欲和愉悅心情。為患者設計一日三餐飲食記錄卡片,每周匯總分析,并記錄入患者飲食檔案。發放有專用刻度的碗、碟、杯、勺和電子食物稱,以幫助患者準確把握食物和液體的量[7-8]。
1.3 觀察指標
1)運用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9]量表評價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營養風險,營養風險篩查總分的計算方式為年齡調整分數、營養分數、疾病嚴重度分數3項指標的總和。判斷標準:正常營養狀態(0分); 3個月內體質量丟失5%或食物攝入為正常需要量50%~75%表示為輕度營養不良(1分); 2個月內體質量丟失5%或前一周食物攝入為正常需要量25%~50%表示為中度營養不良(2分); 1個月內體質量丟失5%(3個月內體質量下降15%)或前一周食物攝入為正常需要量0%~25%表示為重度營養不良(3分)。
2)運用WHO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10],科學評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社會關系、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環境領域四個維度,各維度平均分之組成的總評分的分值越高則證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率)表示,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6個月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6個月,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價條目中生理領域、社會關系、心理領域、環境領域以及總生活質量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干預6個月隨訪,觀察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期間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國內外營養學家采用營養風險篩查工具NRS2002對多城市大量住院患者的營養風險篩查結果表明,存在營養不良風險者約占總篩查人數的12.0%,發生營養風險率為35.5%,而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中廣泛存在營養風險、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維持性血液透析相關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增加了患者死亡風險,延長了有效治療時間,增加患者家庭和社會的醫療經濟負擔[11-12]。
應用具備科學的動態性特征的科學的評價營養風險的工具NRS2002,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模式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進行營養狀況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營養支持和飲食護理健康指導干預,可以減少或者避免產生血液透析相關并發癥,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期,減輕醫療花費,治療時間縮短,從而有效改善腎臟病終末期患者的臨床轉歸和結局。
參考文獻
[1] 金海姣,倪兆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臨床應用現狀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6,15(01):39-41.
[2] 徐甜甜,時秋英,董永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體攝入依從性及心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24):118-119.
[3] 胡學芹,陳文,李軍.維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營養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4,03(05):527-528.
[4] 陸丹宇.河池市城區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態報告[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02):125-126.
[5] 彭穗娟.心理護理及飲食指導對持續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的作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05(01):184-185.
[6] 余坤.尿毒癥未透析患者飲食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3):303.
[7] 李霞.飲食日記在控制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癥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07):47-48.
[8] 魯新紅,蘇春燕,朱金榮,等.跟蹤食譜分析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中的作用[C].全國營養科學大會,2015.
[9] 易江平.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況對并發癥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07):31-34.
[10] 鐘廣芝,邢天柱.不同血液凈化模式對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6,16(04):236-239.
[11] 丁小萍,邢小紅,陳靜,等.1813例腎臟病患者營養風險的篩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2):74-76.
[12] 賴淵杰,李敏,王嬌,等.營養風險篩查和微型營養評定用于高齡慢性腎臟病患者營養篩查的比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7,08(1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