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琮惠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壁壘的打破,更多的家長和學生開始了解并接觸到留學相關的信息。近年來,選擇出國接觸國際化教育的家庭數量一直在增加,但是學校每年的招生數量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隨著申請學生的增多,錄取的評判要求上升,從而導致錄取率下降。如何獲取夢校offer,已然成為所有留學家庭考慮的問題。
提高錄取,首先要了解美國大學究竟想要什么樣的學生。美國大學與中國以學業論英雄的標準不同,他們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性格、特長等。他們希望校園是多元化的,所以在招收學生方面,更喜愛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無論是藝術、體育還是音樂方面。正如1960年哈佛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所說:“一個完全由成績頂尖學生組成的群體是不健康的,它不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特長生更易圓夢名校
時至今日,優秀的標化成績和GPA已經不再是穩進名校的入場券。相反,綜合素質全面或者擁有杰出特長的申請生更容易脫穎而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向特長生留學,在這個過程中,以體育、音樂和藝術為最。在當今美國申請錄取率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這樣的特長關照是否有助于學生圓夢名校?
特長生和普通申請人的區別就是:在同類成績背景的候選人中,特長生會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去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被錄取。眾所周知,無論是體育、音樂還是藝術,要想達到一定的水準,都要經歷日復一日的訓練,沒有一定的專注力和堅韌性,是很難堅持下去的。而且體育能培養學生的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音樂帶給學生的創造力和條理性,藝術教會學生鑒賞力,在素以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品格培養而聞名的美國大學眼中,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技能。另一方面,由于特長生要兼顧到學業和興趣,所以普遍具備較好的時間管理能力,這項才能對于之后的大學生活乃至未來工作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還有一點,擁有一項特長其實也是美國學生社交的重要途徑之一。無論是一項拿手的樂器,還是一門擅長的運動,都會使你結識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體育特長生,在美國全民運動的氛圍下,體育特長生更容易交到美國小伙伴,融入到美國的社交文化圈中。
體育、藝術、音樂特長生申請攻略
目前,主流的特長生有三個方向:體育、藝術和音樂。體育在美國不只是一門副科,而且是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學院的氛圍上,與國內追捧“學霸”的情況不同,在美國,體育生更受周圍人歡迎。人們普遍認為,體育生更加外向陽光,自信且頗具領導力。從數據上看,在2022屆哈佛新生中,有12.2%的申請者有體育特長生背景。
在申請方面,如果需要以體育特長生身份被學校錄取,除了滿足要求的學術和體育資格外,還需要在NCAA獲得注冊資格,直接拜訪教練。總的來說,華人孩子有體育特長對進入名校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相比其他族裔特長生,華人孩子成績好是優勢。一般來說,學校教練必須保證所有招募運動員學生的平均學績指標(Academic Index)不低于一定標準。在NCAA對于美國大學的三個分級中,相當一部分學校更看重成績,入學要求高,成績的優先級高于體育能力,這就使得不少成績優秀的華人孩子能夠通過體育特長生,進入理想的學校。
接下來再說說音樂特長生。在美國,音樂特長并沒有一個定量的標準,沒有所謂“獲獎=特長”這樣一刀切的認知。美國的音樂特長生,指的是從小到大熱愛音樂,除了在演奏方面不斷有更高追求外,還善用音樂為社會帶來正能量反饋的人。換句話說,除了對音樂類國際大賽有要求外,學生也需要和社會相結合,通過義演或者公益項目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心。
在申請方面,音樂特長生一般申請五類學校:專業音樂院校,綜合大學音樂系,綜合大學附屬音樂學院,文理學院附屬音樂學院以及綜合性大學與專業音樂學校合辦的項目。這其中,專業音樂學院最看重音樂專業能力,另外幾類都要求學生除了音樂專業能力外,還有優秀的學術能力。材料方面,除了準備基本的標化考試、成績、課外活動之外,學生需要通過提交音樂作品集(Music Portfolios) 及現場試演(Audition) 來展現音樂實力,最終通過音樂特長被錄取。
最后,是藝術特長生。相對國內的藝術類高校而言,美國的藝術名校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更勝一籌,并且得益于自由的藝術環境和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學生在藝術創作上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整體而言,美國的藝術類院校分為:綜合類院校下屬的藝術學院以及專門的藝術學院。前者更看重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后者更看重申請人的藝術專業能力。
在申請方面,對于申請藝術美術院校和專業,除了一般本科申請所需要的標化考試、申請文書、成績單和推薦信等材料外,最關鍵的是藝術作品集的準備。畢竟想在眾多出類拔萃的申請人中脫穎而出,一份優秀的原創作品集是必不可少的。對于藝術特長生來說,除了長期磨練自己的繪畫技巧外,還需要在平時,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和藝術鑒賞力。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特長呢?以下兩點尤為重要:一是啟發孩子的興趣,而非急功近利;二是要盡早規劃,養成孩子合理的時間管理能力。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哪一項興趣愛好,都是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達到爐火純青,如果是家長一味的要求,勢必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只有孩子自己對于這項內容產生興趣,才能產生持久的內驅力。和SAT之類的標化考試不同,特長的培養并不是考前突擊就能有長足提高的,必須要經年累月的練習才能到達一定的水準。一般來說,由于進入高中會有繁忙的學業壓力,所以推薦孩子從九年級就可以開始進行相關的特長生規劃,學會平衡興趣和學業。
無論是體育、音樂還是藝術類的特長生,在申請美國大學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未來就業上,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走學術方向或者特長方向。但是在學生的特長培養和發展的路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無論是時間管理方面還是學業與興趣平衡方面。所以,對于已經申請特長生的學生,或者未來打算做特長生留學規劃的家庭來說,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思考和準備。畢竟,留學申請容不得半點馬虎,在試錯成本巨大的情況下,把握每個機會拼盡全力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