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高洋


【摘 要】 目的:分析肝病護理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優良率92.85%優于對照組的76.19%(P<0.05),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5.24%高于對照組的80.95%(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在肝病護理效果顯著,具一定臨床應用與研究價值。
【關鍵詞】 肝病護理;個性化護理;效果
肝病是臨床常見疾病指肝臟病變,肝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治療比較繁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傷害[1]。目前,臨床肝病患者數量還在持續增加,患者在治療時承受更大的壓力,所以,臨床需對肝病護理采取有效的護理模式配合患者,以緩解患者的壓力和痛苦[2]。本研究將對肝病護理應用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和家屬在同意的情況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女22∶20,年齡26~56歲,平均(45.23±5.54)歲,其中乙肝患者19例,肝癌患者8例,丙型肝炎15例;觀察組男女比例21:21,年齡25~57歲,平均(44.67±5.64)歲,其中乙肝患者18例,肝癌患者10例,丙型肝炎14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括指導患者功能鍛煉監測患者生命指標,有特殊情況時要及時處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心理干預: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觀察患者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護理人員鼓勵患者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的抑郁、焦慮,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健康指導:對患者介紹肝病的相關知識和具體治療方式,使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加深患者對肝病的認知,更有效地預防其病情惡化。3)生活干預:幫助患者規范生活習慣,叮囑患者要做到戒煙戒酒,飲食合理,避免食用不健康的食物影響患者康復,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將治療時的一些禁忌情況告知患者,患者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
*高洋為本文通訊作者
質,加快病情恢復。
1.3 觀察指標
1)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采用QOL標準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優良率比較,共調查2次,第一次在患者接受護理前,第二次在患者進行護理4周之后。生活質量評分基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分為優、良、差。優≥60分,良<60且>30分,差<30分[3]。2)統計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很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 21.0軟件分析,(±s)表示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比較;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χ2行組間比較。P<0.05表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優良率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優良率92.85%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19%(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95%(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導致人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一定程度上增加肝病的發生率[4]。肝病會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壓力和負擔。相關研究表明,個性化護理應用在肝病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壓力,提高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實現更佳的效果[5]。為進一步探討個性化護理對肝病護理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針對84例肝病患者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護理四周后生活質量優良率92.85%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6.19%,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95.24%高于對照組的80.95%,這表明在肝病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措施具有顯著應用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優良率和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詳細向患者接受護理過程及肝病治療的方法和各種需要的注意事項,幫助患者熟悉護理過程,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了解,提高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性進而提高護理效果[6]。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與安慰,讓患者擁有良好、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同時護理人員要注意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這樣的個性化護理對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緩解才有意義[7]。
近些年有很多患者采用護理和醫療結合的方式希望可以改善病情減輕痛苦,在護理時護理人員通過護理干預給予患者有效地幫助使患者擁有良好的心態去積極地面對,這樣也利于患者病情治愈,但很多患者的心理有負擔,不能正確地面對疾病心理比較消極,所以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尤其重要[8]。在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雖有一定的作用但護理滿意度不是很高。而觀察組給予個性化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情況實施合理的護理模式,患者的生活質量優良率不僅明顯優于對照組組,且護理滿意度也明顯較高于對照組。由于時間和樣本例數的影響,沒有對護理后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有待臨床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肝病護理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彭克紅.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肝病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7,31(04):348-349.
[2] 吳雪琳,向昕,陳曉容.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肝病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2):64-66.
[3] 陳改萍.個性化護理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5):83-84.
[4] 蘇蕊.探討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肝病患者預后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6,22(35):227-228.
[5] 李凌峰.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肝病患者預后的影響[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03(03):85-86.
[6] 王鳳麗,史婷婷.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7(26):231-232.
[7] 黃妙錦.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肝病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7(06):164-165.
[8] 司艷敏.觀察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研究,2016,24(0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