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要】??目的?:?探討子宮縫合術聯合卡孕栓對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抽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患者100例,并用隨機法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29.0±2.03)歲。觀察組患者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28.4±3.21)歲。其中對照組使用子宮縫合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卡孕栓進行治療,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陰道出血量及不良反應情況,并就結果予以分析。結果?:?對照組50例患者治療后顯效16例(32.0%),有效18例(36.0%),無效16例(32.0%),總有效39例(78.0%),觀察組50例患者治療后,顯效24例(48.0%),有效25例(50.0%),無效1例(2.0%),總有效49例(98.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0%明顯低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8.0%,組間比較數據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的患者時使用子宮縫合術聯合卡孕栓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產后出血;卡孕栓;子宮縫合術;臨床效果
產后出血是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而剖宮產時超過10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80%發生在產后2小時內。而剖宮產術中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宮收縮乏力,胎盤粘連植入,及凝血功能異常。產后出血是分娩期的嚴重的并發癥,在我國產后出血近年來一直是引起孕產婦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3],特別是在邊遠落后地區這一情況更加突出。產后出血的發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3%,根據其病因的不同,其臨床表現也有一定的差異。其中子宮收縮乏力造成的產后出血為剖宮產出血的主要原因,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宮肌纖維收縮對肌束間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壓迫作用。如果出現子宮肌纖維收縮無力即宮縮乏力則失去對血管的有效壓迫作用而發生產后出血,其次為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主要在手術當中發生,迅速兇猛。因此,對剖宮產術中發生產后出血患者予以及時的止血和治療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此,筆者特選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剖宮產過程中產后出血患者進行研究,情況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剖宮產過程中產后出血患者100例,并用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29.0±2.03)歲,其中子宮收縮乏力34例,胎盤因素13例,凝血功能障礙3例,使用子宮縫合術治療;觀察組23~39歲,平均年齡(28.4±3.21)歲,其中子宮收縮乏力35例,胎盤因素13例,凝血功能障礙2例,使用子宮縫合術聯合卡孕栓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子宮縫合術?對照組患者單純使用子宮縫合術,先用兩手加壓后,均見出血量減少,把宮腔積血清除干凈后,行B-Lynch縫合:從距子宮切口左側3cm左下緣處進針,并經過宮腔由切口上緣4cm處出針,繞過左側子宮底處,轉向子宮后壁與前壁相同部位進至宮腔,水平進針至子宮后壁,后垂直至子宮前壁,同左側位置出針,在切口左側和下緣處進針并出針后拉緊縫線,同時進行宮體加壓后壓縮子宮并打結。有胎盤因素的在胎盤附著出血處以可吸收線作回字樣縫合,且可行多個回字樣。
1.2.2?子宮縫合術聯合卡孕栓?對照組舌下含服卡孕栓1mg,觀察組患者在使用子宮縫合術基礎上,患者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兩組均催產素靜脈滴注維持。
1.3?效果評定
在治療過程中,對出血量及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對出血量大,及時快速補液或予以輸血治療。治療效果分為三個類別:顯效:治療后30分鐘內出血量在50mL以內;有效:治療后1小時內,出血量在50~100mL之間;無效:治療后1小時30分鐘內出血量超過300mL。總有效=(顯效+有效)/總患者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治療效果的總有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mL,而剖宮?產時超過1000mL者稱為產后出血,80%發生在產后2小時內。而剖宮產術中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宮收縮乏力,胎盤粘連植入,及凝血功能異常。產后出血是分娩期的嚴重的并發癥,在我國產后出血近年來一直是引起孕產婦死亡的第一位原因[4-6]。隨著二胎政策放開,高齡產婦及疤痕子宮所致的剖宮產明顯增多。而子宮縫合術通過壓迫使子宮處于被動宿舍狀態下關閉血竇外,還阻止部分向子宮的血流,而卡孕栓則加強子宮平滑肌收縮。子宮縫合術聯合卡孕栓具有多種優勢,子宮縫合術適用于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胎盤異常及凝血功能障礙引起的出血等多種情況,再聯合卡孕栓共同治療能夠進一步增加子宮收縮頻率和收縮幅度,增強子宮肌收縮力等作用。
通過研究,使用子宮縫合術聯合卡孕栓治療的觀察組的治療效果總有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使用子宮縫合術聯合卡孕栓的治療效果顯著,此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可考慮予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江曉紅,張寶龍,但斌,等.米索前列醇與卡孕栓聯合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16例報告[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05):65.
[2] 王麗華,路運華,宇文利霞,等.米索前列醇防治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0):126-127.
[3] 李艷鳳,劉欣艷.米索前列醇配伍縮宮素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7(22):110-111.
[4] 黃文彬.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診治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0):4202-4204.
[5] 李丹.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6(01):134-135.
[6] 丁蕾.產后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的臨床診斷與治療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0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