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婕


【摘 要】 目的:探討自我管理教育對腰背痛護士疼痛、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的88例腰背痛護士為研究對象,將本組腰背痛護士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腰背痛護士給予常規的職業性腰背痛教育培訓,觀察組腰背痛護士以階段轉變模型為指導,對比干預前后兩組腰背痛護士疼痛自我管理行為階段分布和簡式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問卷(SF-12)、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VAS評分。結果:干預前兩組腰背痛護士疼痛自我管理行為階段分布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背痛護士行動期和維持期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腰背痛護士SF-12、SDS、SAS、VAS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腰背痛護士SF-12、SDS、SAS、VAS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疼痛自我管理教育能促進護士參與疼痛自我管理的意義,進而改善負性情緒,降低腰背疼痛,促進生活質量提高。
【關鍵詞】 自我管理教育;腰背痛;護士;疼痛;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Influence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pain, negative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low back pain nurses
Yao Ji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25003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pain, negative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low back pain nurses. Methods: (January 2015 ~2017) in 88 cases of low back pain of nurses in a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group of low back pain nur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back pain in low back pain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with low back pain stages of change model as a guid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wo group back pain nurses pai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phase distribution and the short form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SF-12),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VAS scor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of low back pain nurses pai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tage contrast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is not obviou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group pain nursing action and maintenance perio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SF-12, SDS, SAS and VA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with low back pain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F-12, SDS, SAS and VAS of th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in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an promote nurses' participation in pain self-management, and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s, reduce back pain and promot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Low back pain; Nurses; Pain; Negative emotion; Quality of life
腰背痛是指骶髂、骶、腰、背部的疼痛,是以背部疼痛為代表的一組癥候群,通常伴有下肢放射疼痛或感應疼痛,由于人類將腰背挺直,所以腰背痛是人類的專利,具有低就診率、高致殘率、高離職率、高發生率[1]。據統計發現,有72%的護士有不成程度的腰背痛,給護士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因為這種疾病會伴隨終生,此外由于腰背痛帶來嚴重的影響,還會導致患者產生焦慮、壓抑等諸多心理狀態,這些負性情緒又會進一步加大腰背痛的發生幾率[2],因此,護士腰背痛目前已經成為了職業健康研究的重點話題。雖然有很多研究展開了對護士腰背部的相關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降低護士腰背部軀體疼痛發生率,而很少有關注腰背痛護士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社會方面的情況[3]。有研究顯示,在減緩疼痛癥狀上,有效的疼痛自我管理具有顯著效果,同時還能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質量等效果[4]。為此,本研究就探討自我管理教育對腰背痛護士疼痛、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的88例腰背痛護士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腰背痛,將本組腰背痛護士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4例腰背痛護士以階段轉變模型為指導,根據其所處的疼痛自我管理行為階段進行相應的干預,其中男2例,女42例;年齡18~60歲,平均(31.21±2.25)歲;職稱:5例護士,19例護師,9例主管護師,11例副高及以上;文化程度:21例中專,16例大專,7例本科及以上;對照組44例腰背痛護士給予常規的腰背痛教育培訓,其中男3例,女41例;年齡18~60歲,平均(30.24±2.54)歲;職稱:6例護士,18例護師,10例主管護師,10例副高及以上;文化程度:22例中專,14例大專,8例本科及以上;兩組腰背痛護士性別、年齡、職稱、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1)知情研究并自愿參與;2)工作科室固定者;3)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分者;4)腰背痛時間>3個月者。排除標準:1)本年內有孕產計劃者或孕婦;2)3個月內服用過鎮痛藥者;3)有腰背外傷/手術史者。本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腰背痛護士給予常規的職業性腰背痛教育培訓,培訓主題為脊柱生理學與解剖學知識、人體力學理論與省力原則、如何調適心理,采用視頻演示、PPT等方法進行培訓[5]。觀察組腰背痛護士以階段轉變模型為指導,因為每個人的疼痛自我管理有顯著差異,對疼痛管理的意愿和態度均不一,因此在開始疼痛自我管理教育時,需先評估護士的態度,將其分為思考前期、思考期、行動期、維持期,然后據此來實施干預,干預方法有微信平臺支持、個性化訪談、院內干預等[6],然后每1個月再次評估護士的態度,再進行調整,方法如下:1)思考前期:這階段的護士認為自己控制疼痛的行為無效,不愿參與疼痛管理,所以該階段的干預重點是讓護士認可,對此可以讓期參與討論和回憶,討論藥物進行控制帶來的不良反應以及腰背痛發作的心情,并通過講座讓其知道國內外通過自我管理有效防治腰背痛的效果,以次激發護士參與疼痛自我管理[7];2)思考期:這階段的護士已經意識到自身行為與疼痛控制有關,但由于存在疑問所以沒有參加,所以該階段的干預重點是解答疑惑,對此可以通過案例教學讓護士明白職業性腰背痛的相關的危險行為或相關因素,意識到自己對疼痛管理方面的誤區,并通過講座、一對一個性化訪談等提高其參與疼痛自我管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8];3)行動期:這階段的護士雖然積極參與了疼痛自我管理,但狀態不穩定,所以該階段的干預重點是提高其自信心,對此可以通過負性情緒調節、實訓教學、腰背肌功能鍛煉操的學習、個性化訪談、開通傾訴熱線、微信平臺支持等為護士提供疼痛自我管理的技巧及方法[9];4)維持期:這階段的護士已經將疼痛自我管理融入了生活,所以干預重點是加強疼痛自我管理行為的穩定,對此可以通過激勵式教育、發布相關健康資訊等方法來讓護士進一步肯定行為改變的效果[10]。兩組腰背痛護士均進行6個月的干預。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干預前后兩組腰背痛護士疼痛自我管理行為階段分布和簡式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問卷(SF-12)、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VAS評分。
1)疼痛自我管理行為階段評估:參考PSOCQ問卷進行評估,包括前思考(7個條目)期、思考期(10個條目)、行動期(6個條目)、維持期(7個條目)4個行為階段,共30個條目。
2)SDS評分:包括抑郁的心理障礙(8個項目)、精神運動性障礙(2個項目)、軀體性障礙(8個項目)、精神病性情感癥狀(2個項目)4個指標共20個項目,每條分值1~4分,總分80分,總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數部分為標準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抑郁越嚴重[11]。
3)SAS評分:共20個項目,每條分值1~4分,總分80分,總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數部分為標準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焦慮越嚴重。
4)VAS評分:評價分值為0~1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12]。
1.4 統計學處理
選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療效比較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完成組間臨床指標的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兩組腰背痛護士疼痛自我管理行為階段分布對比
干預前兩組腰背痛護士疼痛自我管理行為階段分布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背痛護士行動期和維持期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兩組腰背痛護士疼痛自我管理行為
階段分布對比[n(%)]
2.2 干預前后兩組腰背痛護士SF-12、SDS、SAS、VAS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腰背痛護士SF-12、SDS、SAS、VAS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腰背痛護士SF-12、SDS、SAS、VAS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腰背痛護士SF-12、SDS、
SAS、VAS評分對比[(±s),分]
3 討論
階段轉變模型注重行為改變過程的個體差異,因此不同意一般的心理學干預,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個月后,干預觀察組背痛護士行動期和維持期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疼痛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腰背疼痛護士參與疼痛自我管理的意愿,并降低疼痛,分析原因是通過PSOCQ評分評估護士對疼痛自我管理的態度,然后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并且每1個月又重新評測,通過微信平臺支持、個性化訪談、院內干預等多種方法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13]。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腰背痛護士SDS、SAS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疼痛自我管理教育能促進腰背痛護士性情緒改善,腰背痛常發于護士職業,因此不能忽略社會因素,同時腰背痛也會使其產生焦慮、壓抑等負性情緒,更會加大腰背痛的發生幾率,所以不僅需要個性化干預,還要對其心理進行轉變[14],因此本研究通過傾訴熱線、個體化訪談等方式來改變護士的非理性觀念。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腰背痛護士SF-12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疼痛自我管理教育能改善腰背痛護士的生活質量,由于疼痛的降低加之負性情緒的改善,其生活質量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改善。
綜上所述,疼痛自我管理教育能促進護士參與疼痛自我管理的意義,進而改善負性情緒,降低腰背疼痛,促進生活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穎,常麗麗,孟德平,等.ICU護士職業性腰背痛情況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01):85-87.
[2] 汪家鈺,花利神,堯春麗.護理人員職業腰背痛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防護治療的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雜志,2017,33(10):201-202.
[3] 盧秀英,寧寧.成都市三級甲等醫院手術室護士腰背痛患病率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10):1199.
[4] 張雪梅,張志紅,朱學珍,等.醫院護士腰背痛發生的職業性相關因素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7,39(07):671-672.
[5] 張露,全艷,趙敏.臨床護士腰背痛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全科護理,2017,15(19):2311-2313.
[6] 陳麗燕,郭洪花,蒙莉萍.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2):1082-1085.
[7] 陳革,劉男,劉勇,等.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影響因素及防護[J].職業與健康,2017,33(10):1431-1434,1437.
[8] 陳曉歡,李娜.三甲醫院ICU護士職業性腰背痛防護現狀調查[J].福建醫藥雜志,2017,39(01):149-150.
[9] 郭曉娟,韓立,楊衛芹,等.瑜伽運動對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干預研究[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6,33(11):1022-1025.
[10]寧文杰,葛軍,戎惠娟,等.護士腰背部肌肉鍛煉操的鍛煉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20):71-72,76.
[11]李輝,袁素娥,王月嬌,等.翻身操作引起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09):1113-1118.
[12]王秀蘭,任潔瓊,劉靜.三級甲等醫院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01):61-64.
[13]陳建平,郭月紅.急診科護士腰背痛現狀調查及干預措施[J].中國醫藥科學,2016,06(14):217-220.
[14]王宇.手法配合肌肉力量訓練技術防治護士職業性腰背痛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6,45(20):2843-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