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
一、創設情境,在玩中學漢字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低年級的年齡特征來看,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力比較薄弱,他們對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而游戲在他們心理發展進程中,還是起著很大的作用,小學生都喜歡做游戲,創設一個與學生知識背景密切相關,又是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情境,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體驗和理解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探索,使學習活動生動有效、事半功倍。
例如,在識字課上創設游覽漢字王國的情境,看到美麗的漢字王國的城堡,情不自禁的就沉入到對漢字王國的想象。此時我問孩子想進去看一看嗎?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就被點燃了,緊接著引出需要打開大門的鑰匙才可以,而這個鑰匙就是本課生字需要的筆畫。孩子好奇念對鑰匙會看到怎樣的畫面,所以在復習筆畫環節孩子都是主動去復習,此時漢字王國的吸引力已經將孩子引入到渴求的狀態,孩子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在情境教學中,把情境創設、情境感染、情境激發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學習過程中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二、為字配圖,想象學漢字
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低年級孩子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利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幫助孩子記憶生字,這樣既有趣,又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例如,“木”和“禾”是形近字,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容易混淆,此時出示圖片,讓孩子通過圖片想象一下,“木”的橫像樹枝,“木”的豎像樹干,“木”的一撇一捺像樹根,而“禾”字卻比“木”字多一撇。為什么會多這一撇,孩子通過動態圖片觀察想象,那一撇就是“禾”特有的谷穗。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很清楚的區分出“木”“禾”兩個字,在理解了兩個字的特點后在讓孩子進行組詞練習就輕松多了,其中會有孩子給“禾”字組成“荷花”,可以根據“禾”字的圖片讓孩子想一想,荷花有成熟的谷穗嗎?孩子立刻就能自己改正組出正確的詞語來。為了讓孩子能更加了解“禾”上的谷穗我還配以圖片讓孩子看看現實中“禾”上谷穗成熟后的樣子,當農民伯伯脫去谷穗外的谷殼時,便出現了大米,也引出了本課的另一個生字“米”,這樣的圖片出示,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直觀印象,達到了既認形又明意的效果讓孩子深刻的體會到“禾”跟“米”之間的自然關系,幫助孩子理解了“禾”上多的一撇是多么的重要啊,它還包含著“米”,這樣一來孩子對“禾”字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了,此時在讓孩子給米組詞,就變得容易了,孩子組出“大米”“小米”“米粥”“米飯”等詞語,不僅理解了字義,還學會應用。利用給生字配圖,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能活起來,巧妙的在圖與生字之間建立聯系,這個辦法實際上是在為漢字進行圖形編碼,通過一個形象的特征進入記憶網絡。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識字能力,還豐富了孩子的想象,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
三、調動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動起來
在知覺事物時,多種感官的參與其效率要優于單一感官的參與。識記時也是一樣。對同一材料,如果同時用眼看,耳聽,張嘴念,動手寫,用腦想,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多種刺激疊加在一起,信息在大腦的印象就會十分深刻。若把聯想,想象有機地結合起來,多種認知活動參與思維,記憶就更加牢固。
例如,木禾米是三個象形字,先出示實物圖片讓孩子猜一猜,“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孩子直觀的說出每幅圖上畫的是什么。接著出示書中的四幅古字。“你能結合這些圖片猜猜它們念什么嗎?這時的孩子不能第一時間說出他們的準確讀音,而是猜著說說,以猜字的方式讓孩子找朋友,將象形字和圖片建立聯系,這樣一來孩子的小腦袋就會快速思考,并從中尋找他們之間的聯系。多媒體課件的出示和老師的引導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用眼看,用口讀,用腦想,還用動作進行了練習,創設了對多種感官形成刺激的有趣環境。這樣的方式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又簡化了思維過程,又減輕了記憶的強度。激起孩子去探究這蘊含樂趣和無窮奧秘的漢字王國的欲望。
四、拓寬識字空間,在生活中識字
語文作為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生活即是課堂,課堂即是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有漢字,這也成為檢驗和加強孩子識字效果的便利條件。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不能只是停留在課本識字,而是要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讓孩子走到生活中去識字。其實孩子在生活環境中,可以了解很多的漢字,像電視、手機、家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牌子,包裝袋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所以在識字教學中就要引導孩子平時多留心觀察,隨時隨地的識字,讓識字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孩子通過在生活中識字,不僅鞏固了學習過的漢字,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老師應多引導孩子回歸到生活中,是課文和現實生活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讓識字教學變得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更加親切。生活在哪兒我們識字就應在哪兒,識字教學才豐富多彩,意味無窮。
總之,識字教學方法各種各樣的,而通過實踐不難發現更多有效的識字方法。從字的外表我們可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認識,但仔細琢磨品味,我們會發現字內在蘊藏的趣味韻味,每個漢字好像都充滿了生命力,都有它的魅力所在。若能如此,學生怎么不喜歡呢,又怎么會將識字成負擔呢。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對不同的字進行科學有趣地教學。以“趣”為前提,讓學生開心識字。自然而然增強了識字的欲望。認識的字數量多了,興趣有了,孩子們自然就有了嘗試的欲望。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大膽地進行識字。識字教學也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