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霞
在數學教學中,后進生是指智力發展正常而達到教學大綱的“合格”要求還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后進生是就某個學生群體而言的相對概念,相對于優中等生而存在。在過去,人們把后進生稱為“差生”,稱呼中略帶歧視、不尊重意味;現在提倡稱之為“后進生”,有后來進步之意。
一、初中數學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指出:“只要提供合適的環境和足夠的時間以及適當的幫助,95%的學生能夠學好每一門功課,達到確定的教學目標。”大多數的初中生都能在合適的環境夠的時間和適當的幫助下完成數學學習任務。既然如此,為什么會有后進生呢?
(一)學生自身因素
1.智力因素
智力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認識活動的穩定的心理特征,是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綜合。如果欠缺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后進生往往出現知識記憶不端正,記不住或隨記隨忘;缺乏抽象、概括、歸納等問題,跟不上學習的進度,數學學習起來便覺得困難。
2.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情感、意志等也是初中數學后進生形成的主要原因。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響,往往會使學生喪失學好數學的自信,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對數學老師存有偏見,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
(二)外部環境因素
1.家庭因素
一是父母忙于工作,無暇關注孩子的學習進展,只關注最終的成績,;二是父母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看到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父母給他們的是打擊,而不是鼓勵和理解。
2.學校因素
一些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和優秀率,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優中等生的數學教學上,而較少關注數學成績較低的學生,使得這部分學生在得不到尊重的學習環境里學習,學習態度逐漸消極。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教師教育教學手段落后、千篇一律,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無聊,學生也就不會喜歡甚至是討厭數學。
3.社會因素
一是層出不窮的誘惑,這些誘惑易引起是非觀念薄弱、分辨能力差的學生過多的“關注”,以致把學習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各種“誘惑”上,學習上沒付出該有的努力和時間;二是來自學生“同輩群體”的影響,“同輩群體”是指處于同等社會地位的同代人組成的小群體。學生加入同輩群體是為了滿足他在家庭、學校中得不到的各種需要。
二、尊重對初中數學后進生的教育意義
尊重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自尊,二是尊重別人,即把別人當做重要人物去對待,不歧視。本文中的尊重指的是第二方面的含義,即教師把后進生當做重要人物去對待,不歧視后進生,尊重后進生。教師對后進生的尊重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一)建立師生間真誠的感情基礎
教師對后進生的尊重,能讓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教師與后進生之間存在平等的尊重時,后進生才能信任教師,彼此之間才能更好地建立起真誠的感情基礎,從而消除師生心理上的鴻溝,讓后進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溫暖和不帶偏見的關愛。
(二)培養后進生積極向上的態度
“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在學習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們潛在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釋放。教師對后進生的尊重更是對他們一種莫大的鼓勵,讓后進生感到溫暖,培養后進生積極向上的態度,充分發揮潛在的能力,從而向積極的方向轉化。
三、尊重初中數學后進生的教育策略
(一)了解后進生的認知發展水平
教師要從多方面了解后進生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了解后進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不能帶有歧視的眼光,做到充分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其次,教師對后進生的教育必須適合他們的認知結構,只有當所教授的知識可以引起他們積極從事再造和再創的活動,才會有效地被學生所同化。
(二)給予適度的教師期望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師期望對后進生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根據教師期望效應可以得知:教師如果根據對某一學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會使該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發生符合這一期望的變化。
(三)遵循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首先,老師對后進生要有一種真誠一致的感情,讓后進生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鼓勵是真切的,從而敞開心扉與老師交流。其次,老師要做到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尊重后進生的情感和意見,關心他們的各個方面,接納他們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表現。最后,老師要有一顆同理心,了解后進生的內在反應,了解他們的學習過程和不同的學習習慣。
(四)進行發展性學生評價
對后進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過去和現在的表現,更要重視未來的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不僅要評價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情況,更要對學習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從而創造出適合后進生發展的教育。
(五)實施差異教育與平行教育相結合
老師要實施差異教育。首先,了解后進生不同的背景情況,具體分析導致他們數學成績不好和討厭數學的原因;其次,了解后進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提供不同的鍛煉機會,鍛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最后,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提供機會發展他們的特長,讓后進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實施平行教育。“平行教育”在于要求教師通過集體來影響人,這種方法有一個優點,就是教師在教育后進生時,不會使后進生總感覺自己是被教育的對象,而導致厭惡之感,而是讓后進生體驗自己是教育的主體,以便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后進生與整個集體聯系起來,后進生不再是一個人,而是集體中的一員,一舉一動都牽涉到整個集體。
四、結語
教師尊重并信任學生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后進生,信任后進生,教育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要想更好地教育后進生,轉變后進生,教師必須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思想,尊重他的情感,和他建立起一種平等的彼此信賴的友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