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穎
一、化學教學中課堂氣氛的優化
1.優化之一:激趣引入,留下懸念,制造積極思考不斷進取的課堂氣氛
所謂萬事開頭難,一堂課的好壞,往往與教學環節中的新課引入關系密切。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包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學生對此往往抱著濃厚的興趣,都想解剖大自然蘊藏的一切秘密。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掘和利用生活中的化學素材,在課堂引入中創設情景,使學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
2.優化之二:教學中適當遺留“空白”,營造課內外積極探究的課堂氣氛
在教學中我們要創造條件,適當地在教學中遺留一些“空白”,設下疑問,促使學生課后思考,對發展的新事物進行課外資料的查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優化之三:采取討論、比較、歸納、推理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熱烈的課堂氣氛
不同的知識應該通過不同的途徑開展教學。
二、化學教學中教師人格魅力的優化
教師的勞動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具有以人格來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特點,其中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第一教育力量。在教學管理中有意識培養學生一絲不茍、認真求實的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成熟穩定的情緒。教師要不斷地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形成獨特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表達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才能實現課堂心理環境的優化。
三、化學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優化
1.加強師生關系的研究,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他們間的交往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關系。
2.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擴大“非權力”影響
(1)熟悉化學大綱和教材,掌握教學內容。以大綱為準繩,以教材為基本材料,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成竹在胸,掌握教學的重難點,明確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2)提高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化學學科要求的語言表達不但要準確、實用,不拖泥帶水外,最重要的是生動,能引起思考。教學中多用開放式的設問,可以提供若干個反面意見,要求學生加以辨別說明否定的理由,以考驗學生的推理能力,甚至還可要求學生找出另一個與問題類似的情境,在一步步的引導中,學生主動參與思考理解并感受成功的快樂。
3.了解當代中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能否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決于學生對學科的思想認識。教學中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年齡、性別、家庭情況、身體狀況及心理特點等情況,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和該學科在學生思想中所占有的位置,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興趣愛好、知識接受能力等。恰當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取得較好的師生交往效果和教學效果。
4.要善于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
教師對學生的真摯深厚的情感,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動作,一句贊揚的話,都會使學生情緒振奮、學習興趣油然而生。教師上課時精神抖擻,帶著極大的教學熱情去感染學生,將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的心理處于最佳狀態。
5.提高教師的課堂交往能力,建立師生間的“立體交往”模式
化學學科的特點是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科技聯系密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教師在課堂內外能與學生多多交流對日常化學知識和現象的看法,了解學生所好,上課舉例時貼近生活實際,不但能迅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同時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種交往形式,允許學生發問和相互討論,師生間能進行相互對話,開拓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不僅加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使教與學相互作用,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達到師生關系優化的目的。
四、在教學管理中針對學習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心理優化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育教學方式上有所不同,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上進心、自信心、不甘落后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通過教師的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生可以逐步得到提高,有的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很強,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們可以采取鼓勵、激勵的辦法,有些簡單的知識,讓學生自學,獨立解決,對這樣的學生我們可以大膽采取免收作業的做法,充分發揮這些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幫他們成立興趣小組,讓他們自發地開展研究,探討一些課外知識,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及時予以幫助,多鼓勵,使學生在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及消極情緒。課堂教學中,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形成師生互動。有時安排學生自己講解題目,鼓勵學生站在講臺前,面對全班同學講解,分析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和看法,以提高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只要堅持這樣做,既使是一些平時不敢大聲說話,性格內向的學生,通過課堂討論、講題、講知識、講故事、相互交流的過程,也會變得大膽了,自信了。
五、化學教學中學生心理的優化
1.教學中多用激勵性語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境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優勢,選擇適當的時機加以表揚,激勵他們在其他方面也能同樣積極主動、表現優秀。
2.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維護學生的心理平衡
學生生活在學校這樣一個“大家庭”中,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與同學間、老師間和家長間的關系,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困擾等,教學中要巧妙又正確地引導學生正視各種矛盾,勇敢積極地化解矛盾,減輕自身的心理壓力,保持平衡心態。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和優化,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可能的。關鍵是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教書,還要育人;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教學為載體、為媒介、為橋梁來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智力,調整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