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小軍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是我們當前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下面就本人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貫徹執行素質教育進行教學淺談一些具體的做法和體會。
一、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學習中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調查結果表明,興趣占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占影響學習失敗因素的35%,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成敗的重要。所以,教師要想盡辦法,上好每一節課,使單調乏味的反復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教材趣味性,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只有在教學中努力培養興趣,才會在教育教學活動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當然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續不斷。教師應做到備學生、備教材,設計每一節課,都使其有趣味性。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應盡量多表揚少批評,哪怕這個學生僅僅取得一點進步。激活學生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探求知識,使之成為樂之者。
二、完善學生的“自信意識”
應試教育猶如將學生推入知識的海洋,其結果可能導致其學會“游泳”,也可能導致“淹死”。 相當多的學生尤其差生在應試教育面前沒有自信,為了讓這些學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1.幫助學生成功
幫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讓自信者更自信,特別是幫助所謂的“后進生”制訂短期容易達到的目標,幫助他們達到目標并及時給予真誠的鼓勵,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
2.幫助學生創新思維
思維的創造性是指新異情況或困難面前采取對策,并能夠獨特地解決問題。教師有意識地從思維的多向性引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積極思維,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創見。
3.幫助學生結對子
鼓勵互幫互學,改變舊的學習方法。養成新的學習習慣。
三、優化合理的課堂結構
主次分明又科學的課堂結構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1.靈活運用“五步教學法”
即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在每一個步驟中,教師的作用都是有所不同。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要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
2.過好單詞關
培養興趣,激發求知欲;直觀教學,增強感官印象;總結規律,記憶單詞。
3.過好導課關
“溫故而知新”,在復習基礎上,巧設情景,引出新語言項目,再啟發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由學生嘗試去總結悟出新語言的規律。并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練。
四、培養競爭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糾正學生的保守態度,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念,促成他們充滿活力、積極向上、勇于表現、不怕競爭。具體可以分小組競賽,男女生之間競賽,自由組合競賽,個人挑戰競賽等。 這樣競賽項目一出來,同學們的熱情立刻高漲起來,學習自覺性增強,學習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五、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一堂高質量英語課的前提
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使學生對英語興趣倍增,增強了自信心和自覺性,擴大了知識面又提高了英語水平和素質。讓學生由“要我學英語”變為“我要學英語”,為今后學業的發展扎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