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青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一句好聽的贊辭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個月。”這句話夸張地描述了表揚的魅力所在。但在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教學中,我深感表揚的力量。
剛畢業那會兒,我教高年級,怕學生欺我嫩,難管教,我都是板著臉,嚴肅認真地對待學生,從不輕易表揚學生。頑皮的學生就給我起了個外號“老吳媽!”我又氣又好笑,18歲就榮升老媽級,看來我管得太寬太嚴了。后來,由于身體原因,我轉教低年級。一開始還真不適應,一年級學生剛入學,什么都不懂,要從頭教起,看他們掃地都不會,在原地團團轉,我就冒火,罵了他們還是依舊,看來不行,會氣死自己。我壓了壓火氣,看到有一個稍微會掃地的學生,我就夸他,要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其他同學會掃一點了,我又趁機表揚他們,這樣他們得到了表揚,樹立了信心,很快學會了掃地。看到這一幕,我深有感觸,看來低年級還是要表揚為主啊!一句鼓勵的話語能讓人充滿信心,讓他們做得更好。
后來,在課堂上,我更多地采用表揚的方式。以前上課鈴一響,我來到教室,學生還在無動于衷地說話、亂走,我總是忍不住采用“河東獅吼”方式才把紀律壓下去,可學生每節課都如此。有一次,我用教高年級時的方式,板著臉,靜靜地站在教室門口好幾分鐘,教室還是熱鬧非凡,學生一點也沒學會“看臉色”,我服了,硬的不行來軟的吧!看到有幾個乖的同學坐好了,我馬上點名表揚,他們瞬間靜了一下,一部分人也跟著坐好了,我趁熱打鐵又表揚了一兩組同學,把表揚的面積擴大化,這樣,全班都安靜下來了,主導權又回到了我手上。看到他們一張張稚嫩的笑臉,我對自己說:干嘛要生氣呢?這樣不是更好嗎?表揚又不要錢的,我干嘛要吝嗇表揚呢?孩子還小,更需要老師耐心的教導和無私的關愛。以前我作為班主任總是用挑剔的目光看待學生,所以批評得多,現在我要學會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們,發現他們的優點,多給孩子一些表揚,讓孩子在自信中快樂學習。在以后的教學中,當我看到他們坐姿端正、專心聽講、作業清楚、掃地干凈的時候……我就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表揚,幾乎每節課都有學生被我表揚,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上課也愛聽講了,課堂紀律也好了。
為了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我采用最古老的表揚方式“畫小紅花”,以小組為單位,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以讓學生自己管自己。每節課都畫,課前紀律好一朵,位置無垃圾一朵,佩戴紅領巾一朵,交齊作業三朵,好人好事三朵……還別說,老辦法自有它的魅力,以前教室到處都是垃圾,現在少了;以前怎么喊總有十幾個同學不戴紅領巾,現在不用我出手,組長喊話了。好人好事更是多,我們班都成了“撿錢專家”了,開學到現在兩個月的時間就有十幾個同學共撿到二十多塊錢,甚至還跑到垃圾桶“撿”到嶄新的擴音器,興奮地拿來給我,我當然是毫不猶豫地表揚了他們一通。當然,空洞的表揚是不能引起學生這樣強烈的反應的,政府還有績效獎呢,我也會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他們小小的獎勵。有時是一面小紅旗,有時是一本作業本,有時是一根棒棒糖,我問他們:“糖果甜不甜?你們是想先甜后苦還是先苦后甜?”他們一致選擇先苦后甜,看來,我平時潛移默化的教育還行,學生懂得了:只有付出汗水,才有收獲!只有現在努力學習,長大才能有幸福生活!
小小的紅花改變了一個班的班風、學風,也讓我收獲頗多。老師的表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可以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可以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們做老師的,要多學一點表揚的藝術,隨時隨地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真誠地、由衷地為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喝彩、鼓掌!讓我們充滿愛,共建和諧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