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雙波
目前,新高考“棄物理”現象已成為趨勢。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也僅占總人數的30%。這股風氣也蔓延到了今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北京,有一些學校的規則說明會剛結束,已經有不少家長在討論“能不能不選物理”。
一、新高考的3+3模式
在上海、浙江、進行的教育改革中,首次實行3+3的模式,即語文、數學、英語為必考項,而考生可以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7門科目中選3門作為選考科目,自2017年起,北京、天津、安徽、江西、山東、河南、廣西和海南將會在2017年秋季開學起執行“3+3”模式。四川也將在2018年秋開學執行新高考模式。
新高考中學業水平考試一年安排兩次,分別在4月和10月進行。每年4月開考除外語以外科目,10月開考全部科目,外語另一次考試安排在6月統一高考期間進行。學業水平考試時間,語文、數學各80分鐘,外語120分鐘,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各60分鐘。
學業水平考試各科分值為:語文、數學各100分,外語150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各70分。評卷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
成績采用等級制,設A、B、C、D、E 5個等級,E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為依據,A、B、C等按15%、30%、30%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E等比例不超過5%。也就是說,大約15%的同學可以拿到A,得到E的同學不超過5%。
二、主要原因:
1、物理難學
新高考“3+3”模式設計初衷是既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便于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優勢科目。但是,毫無疑問與其它科目相比,不少學生認為物理比較難學,學生“棄物理”而選其它科目如“技術”,是比較現實的做法。
2、賦分難
選考科目采用賦分制,這就意味著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要根據考生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給出對應分數。考生基數越少,“賦高分越難”,于是學生和家長一合計,物理更不能選了。
三、具體等級比例和賦分值
賦分方案具體為:考生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
所以,新高考的成績中,選考科目會出現兩個分數,一個是卷面分,一個是等級賦分。卷面分不會被直接使用,而是將作為等級賦分的依據。以各科“必考題70分+加試題30分”卷面得分為依據,按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等級,其中第21等級比例不超過1%。
四、對棄“物理”現象的聲音
1、對國家科技發展的憂慮
物理這門學科何其重要,不僅許多重大科研項目皆出自物理,而且連日常生活也廣泛運用到物理知識;不僅頂級科技人才需要具備相應的物理知識,就連技工學校的學生,若想掌握一項專業技能,也離不開一定的物理知識。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棄物理”成為趨勢,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會受到影響。
2、要關注質量而非數量
把對物理興趣不大的人從必考中剔除出去,反而是好事,強扭的瓜不甜,志不在此,捆綁有何意義?新高考的目的也在于此,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設置出更專業的要求,個性需求、多元選拔,是給考生減負,也是給高等教育篩選人才。能迎難而上選擇考物理的,至少不討厭物理。到了大學階段,興趣往往能在一個人的人生中起決定作用,所以,這種興趣的篩選比單純的湊人頭要有意義得多。
我們也沒有必要停留在人數的下降上,哪怕以30%的比例計,也不是個小數目,光一個浙江就有8萬人,這些人中,一定會有對物理學懷著癡迷心態的考生,也一定有將物理現象視為追求的學生。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用好這批人,高考在改革,大學教育也得有所改變,要從追求數量轉變到追求質量上。培養好這30%,讓他們盡可能地成材,讓他們的夢想插上翅膀,物盡其用,而不是坐在在辦公室里對著數字發呆。
從這個角度講,新高考物理遇冷是一種基于現實的理性回歸。真正留下來的即便不能全說對物理是“熱愛”,但最起碼是不畏難。而且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學習中繼續探索物理,或者從事與物理相關的工作。
在實際中更應注意的是,要避免物理遇冷造成物理教師流失,導致那些原本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無法接觸到有質量的教育,進而過早地扼殺了物理學習的種子。
五、改變需要頂層設計
浙滬兩地的高考改革本身就是探索,對探索中發現的問題應當盡快想辦法解決。破解物理報考“遇冷”,最重要的是對選拔人才的頂層設計進行評估并不斷完善。
比如:合理確定物理科目高考難度;
更多的大學相關專業中把物理列為必考;
在高校的自主招生中給予有物理專長的學生更多的優惠。
規則是最好的指揮棒,希望通過規則的調整和優化,看似高冷的物理能夠重新回到大部分學子的視野中。
六、物理老師共勉
1、學習當一個優秀的班主任
實行走班制后,由于選課的自由化導致班級成員流動性較大、集體觀念淡化等問題的出現,使得班級管理困難,教學班的任課教師就要擔負起班主任的責任,制定教學班管理制度,好的班級環境將有助于教學的有效進行。
2、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重要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自主學習,并為解決問題而不斷探究。要提升物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興趣成為物理教學的首要任務。高中物理相對其他學科來說,對于物理概念、公式、計算這些物理知識要引起學生的興趣相對較難。因此,教學中設立實驗教學、情境教學、探究教學等,通過物理現象的解釋、物理實驗的展示、物理視野的開拓等,有效地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3、高效率的物理課堂教學
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要關注學生差異,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及重視設計有效的鞏固練習,提高學習效率等等。
4、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基本教學方法之一。對于物理來說,其內容相對枯燥且難懂,而通過實驗教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并且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高中物理常見的電路分析,由于課堂教學較為抽象,通過物理實驗,能夠很好地使學生了解到電路中各個用電器和線路的關系,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5、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
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識相對較為廣泛,從簡單的自由落體到復雜的粒子電磁場運動,這些絕大部分的物理知識很多學校并沒有條件進行實驗。在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物理教學應當注重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涉及物理運動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計理想狀態下物體的運動情況,這就能更加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一目了然,提高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廣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