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明?孫超宇?于立強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社會進步增速明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醫療保障體系也是正在一步步邁上正軌。這篇文章立足于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些關于如何提升經濟管理效果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公立醫院提供一點新的思路。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黨和政府對于醫療方面的問題越來越重視,新的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在這種情況下,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水平可以說是醫院整體情況的一個縮影,能夠有效的提升醫院的發展質量,并且給管理人員進行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是醫院不斷提升管理質量,順應時代潮流的具有現實意義的一項舉措。
一、現階段公立醫院經濟管理的弊端
(一)缺乏風險防范意識
風險存在于管理工作的每一個角落,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及時的建立起風險意識和防范意識,那么就很容易被一些經濟管理過程中不易察覺的風險所影響,導致經營狀況不善的問題。在風險意識不夠高的情況之下,醫療市場的巨大波動性很容易為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帶來沖擊,因此,風險防范意識是必須要盡快樹立的。
(二)成本管理項不足
相比于風險管理防范意識的缺失,成本管理項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資金不能被應用到合理科學的地方。在目前來看,大部分公立醫院中成本管理都遠遠達不到完備的程度,全局觀念非常缺乏。在這種情況之下,同樣數量的資金可能就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對于醫院的經營十分不利。
(三)信息化偏滯后性
二十一世紀可以說是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平臺已經遍及了各行各業,在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夠恰當合理的應用好信息化技術,那么信息和數據就能夠得到有效的交流和統籌。許多公立醫院的信息化技術尚還沒有達到發達階段,一般來看也只是將信息技術進行了一點淺顯的應用,將過去的紙質賬本換成了電子化記賬,但是這樣無法發揮出信息化技術的根本作用。
二、醫院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一)強化風險意識
許多人都存在著一個誤區,認為風險意識是醫院的管理者的事情,與基層員工無關,但是實際上,風險意識需要醫院內的每一個人都具備,才能取得應有的意義。風險意識水平提升了,對于公立醫院經營管理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才能及時的進行發現和規避,從而達到穩定經營穩定管理的目標。公立醫院的管理者尤其需要具有高水平的風險意識,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斷提升管理質量,把一系列制訂的規定和策略切實的落到實處,結合公立醫院的具體情況和實際問題,提升員工整體素質、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處理好硬件設備購入的問題,服務好每一個患者,將風險意識真正的用到實處,為醫院經營帶來好的影響。
(二)合理制定成本管理目標
上文已經提到過成本管理缺失的弊端,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公立醫院務必要依托于醫院的具體情況,歸納整理出一套科學的成本管理目標。而后,對于硬件設施的保存應用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對于可用資金進行分配重組,盡最大努力將成本管理目標落到實處。定期的對一段時間內的成本管理工作成果進行評價和回顧,對工作中存在著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從而有針對性的將問題加以糾正。
(三)深入信息化作業
新型的醫療體制改革,為各大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一些公立醫院經營方式管理思路上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得其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在互聯網平臺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化技術在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以及對資金的統籌應用是公立醫院不斷發展持續進步的必經之路。具體來說,可以將信息財務管理系統引入到工作中去,這樣一旦賬戶的余額不足就能夠立即進行處理,一些借據之類的單據憑證需要進行電子存檔,提升安全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促使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為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難度,在這種情況之下,公立醫院能否順應時代潮流,在管理意識、成本控制、信息化應用上取得良好的成績,可以說決定著公立醫院的經營發展狀況。(作者單位為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