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仲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學生在意同學們的評價,更注重教師的評價。教師每天每節課都在評價,經常熱情洋溢地表揚、鼓勵學生,但是我們是否想過,我們當時做出的評價是否有效,是否觸動了學生的心靈,產生了積極地促進效果,為學生指明了學習方向、診斷了學習行為,改善了學習習慣呢?積極有效的評價語言,猶如“天街小雨潤如酥”,或似“吹面不寒楊柳風”,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帶來精神的撫慰。
一、評價的感情基礎要真誠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要以真誠的情感作基礎,發自內心才能喚起學生的真情,促進學生潛能和個性的發揮。現在許多課堂評價變成了程式化的語言和固定化的套路,鼓掌就是打拍子,表揚如同背口訣,這樣廉價的鼓勵已經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更無法激發學生的潛能。
教師為了營造和諧積極的課堂評價氛圍,必須給予學生更深厚的關愛、更細致的理解、更真誠的賞識,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的心智,促使他們健康成長。以課堂上最常用的朗讀課文為例,學生讀一段課文,可能出現加減字、磕磕絆絆等問題。老師說:“雖然有幾個地方出現了問題,但是我們很欣賞你的勇氣,我們一起來把問題糾正一下(教師指出問題所在并糾正),你一定會讀得更好,大膽地再來一次吧!”學生就會愉悅地接受老師的建議,再讀一遍情況就好多了。學生回答問題,可能跟教師期待的結果有一定距離,教師可以說:“你的回答反映出你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提出了新穎的見解,我們來聽一聽其他同學的意見,看看能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樣可以巧妙地避免直接否定學生帶來的尷尬和傷害,體現出對幼小心靈的關愛與呵護。言為心聲,只要教師心中充滿對學生的愛,無論是在課前預設評價語言,還是課堂即時評價語言,一定會是真情流露,讓學生感到暖暖的、甜甜的。
二、評價的語言內容要豐富
為了讓課堂評價語言豐富多彩,首先要在備課中增強預設評價語言的意識。教師要對學情有全面掌握,盡可能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行為習慣、個性特點了然于胸,設計評價語言注意因人而異,“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贊譽鞭策優秀生,肯定鼓勵中等生,寬容激勵后進生。“這個句子你讀得很好,我們非常渴望再聽你讀一遍,好嗎?“你是所有讀過課文的同學們當中讀得最動聽的一個,老師覺得,你非常具有當主持人的潛力啊!”這些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評價語言要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最好能置身于教材中的多種情境,積極尋求評價內容與知識點的融合,那么評價語言的發揮空間就不僅僅局限于評語范疇,趨向百花齊放、多姿多彩的新境地。我曾見過一位教師在上《草原》一課時,讓一學生用朗讀來表現草原美麗的景色,學生第一次讀得不夠好。教師說:“你的朗讀讓我想象出了草原的遼闊,但是她都有哪些景色,如何讓人心情愉快,我卻沒有體會到,再來一次好嗎?”學生第二遍朗讀有了一定的進步,教師鼓勵說:“有進步,這次你讓我看到了綠毯一樣的草原,能不能再來一次,讓我體驗一下草原的無限樂趣呢?”學生想了想,再讀,又有了新的進步,教師馬上稱贊:“呀,讀得越來越好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草原看一看了!謝謝你讓我們得到了如此美妙的體驗。”教師評價時再配以恰當的體態語言,學生滿意地坐下了。教師把評價有機地滲透于學習內容,使它們渾然一體,少了幾分機械,多了幾分靈動。
三、體態語言的運用要巧妙
體態語言是一種運用動作、姿態、表情等傳遞信息的教學藝術。體態語言在以語言文字為主的言語交際中具有特殊的適用性與實用性。教師期待的眼神,鼓勵的微笑,善意的沉默,既傳達了對學生的關愛和信任,也表達了對學生的尊重和激勵,能使學生產生某種微妙的心理,形成與教師互動的良好意識。
教師的體態語言要盡可能的含蓄幽默、簡單易行,讓學生可以觀其形明其義且樂于接受。例如:當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獨立作業時,教師在巡視過程中,時不時低下身子關切地看一看,用撫摸一下頭表示贊同,用手指一指表示提醒;當學生的回答十分精彩的時候,教師要主動地與他握手;當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看著學生,并不時地微笑、點頭,表示自己在認真的聽取他的觀點……教師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向一顆石子投入湖里一樣,在孩子們平靜的內心引起陣陣漣漪,留下美妙的體驗。
課堂即時評價語言好比一首樂曲當中最能打動人心的音符,彈奏好這些音符,才能讓一堂課成為一曲華美的樂章。優秀的語文教師,善于用課堂評價語言渲染創設美好的意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重視和加強課堂教學評價的診斷、導向、激勵等功能,把課堂教學的重心放在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發展上來,為課堂注入一股清流,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現自我、流連忘返的舞臺,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投入度和參與面,語文課堂也會因此而更加趣味橫生、異彩紛呈。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鹿泉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