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蓉
口語交際對學生一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針對職業中學學生口語交際方面,聯系個人口語教學實踐,從激發興趣,愛上口語;發揮潛能,自主學習;引入生活,回歸生活這幾方面作一番探索,希望能充分利用口語教學這一陣地和平臺,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口語交際做到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
口語交際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以語言為工具所進行的一種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動。
在社會生活中,口語交際作用舉足輕重,培養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個人的成長成材尤為重要。而具備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則有利于促進思維發展,為學生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世界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口頭語言這一最基本、最方便快捷的交際工具,顯得更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我認為必須做到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而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聯系個人教學實際,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興趣,愛上口語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口語交際課堂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尤為重要,因為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有交流的動機;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更活躍。課堂中,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給予贊揚
在從事口語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培養學生大膽說、大聲說的能力,使其愿意交際,在說話時做到舉止得體又言之有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贊揚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法寶。在教學中,我總是用心從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說話過程中去發現他們的進步點和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從站起來什么都不說到說哪怕一句話,都是值得表揚的進步。例如學生的第一次口語交際《自我介紹》,只要學生站起來說,哪怕只介紹了一句話,我都會對他邁出的第一步及時給予肯定,給予他勵的掌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由易到難,從姓名到介紹自己的外貌,再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當然,對不足之處,我也及時指出、糾正,但語氣相當委婉。
(2)開展活動
活動是學生樂此不疲的形式之一,口語交際是為學生與他人進行成功交流服務的。這就需要老師挖掘生活內容,聯系實際,精心設計和組織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加興趣,鍛煉能力。因此,教學中,我盡量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產生交流欲望,自由參與對話。如節日的時候,安排學生回家為父母做拿手菜。凡是做菜的學生積極性都相當的高,課堂上我盡量滿足學生的表現欲,“你能告訴其他人你的拿手菜是什么嗎?怎樣做成的?做這道菜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能教教其他同學嗎”?這樣一來,先體驗成功做菜的感覺,產生想分享的愿望,再激發起他們口語交際的興趣,對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不無裨益。
(3)創設情境
情境模擬不僅能激發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鍛煉思維,活躍氣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努力創設能夠促使學生互動的交際情境。我們可以大膽嘗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口語交際資源,根據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適度的調整、擴展、延伸,營造出能夠有效誘導學生互動的情境。如讓學生表演去某公司求職應聘的情境,通過一系列的問答模擬,讓大家進行評議,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參演的同學也可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一段時間嘗試下來,學生的認識能力、表達能力和實際應對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發揮潛能,自主學習
(1)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多向互動的過程,教師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能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建構了這樣平等對話的情境,學生就會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會對學習產生需要,進而去學好這門課。例如,在口語交際答詢內容授課過程中,我讓學生自由組合,出示十個常見問題,也允許學生自主確定問題進行回答。學生有了自主權,學得就比較用心,效果也很好。
(2)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多種多樣,因人而異,我們教師應鼓勵、指導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方法選擇。任何方法,我們都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而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例如我經常讓善于表演的學生模擬書本上的具體人物,讓聲音比較有特點的學生來為她們配音,再讓普通話標準的學生說一些旁白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真正樂于成為口語學習的主人。
(3)自主選擇交際對象
我們都有同感,遇到熟人或喜歡的人,就特別愿意接近對方,表達內心感受,因此,讓學生自主選擇交際對象,能激發他們的說話欲望。例如:進行辯論的時候,由學生自己分組,討論各自的觀點;表演的時候,由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搭檔,模擬交際情境,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三、引入生活,回歸生活
(1)生活引入教學,體驗促進學習。
口語交際課是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口語交際,如能擴大它的外延,聯系生活,使學生跳出課堂環境,自然地進入口語交際情境中,有助于激發學習動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使學生進入真實角色。
比如學生介紹一種水果,我先布置學生星期天去水果攤調查,了解一種水果的產地,并實地觀察它的外形、顏色,并把觀察結果形成書面材料。在上課時,我還特地買了些水果。班上每組同學發一些,觸摸其外表,觀察其顏色、形狀,剝開外衣,觀察果肉,品嘗味道。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再引導他們介紹這種水果,由于有了真實體驗,學生們很快抓住了水果的特點,進行了出色的介紹,很多同學由此對自己喜愛的水果進行了頭頭是道的詳細介紹;課后,我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向你的家長介紹你熟悉的一種水果,使口語交際的鍛煉延伸到課外,從而不僅增加了知識,更在無形中提升了口語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在真實的自我體驗中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2)走進多彩生活,拓展學習渠道。
口語教學要突破課堂環境,注重走進社會、走進生活,進行廣泛的口語實踐。可以采用朗誦會、辯論會、參觀訪問、演講、演課本劇等形式,組織各種文藝活動,走上街頭,進入社區調查研究。讓學生投身到社會生活中去,在生活的大舞臺中充分去學口語、用口語,練口語,把學習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例如,學生隨家長逛超市或農貿市場等,能體驗到買賣雙方之間語言、動作、神態的溝通和各人不同的售賣技巧,這就是生活中鮮活的口語交際活動。學生稍加思考,就能更好地獲得書本以外的活的口語交際能力。
從打電話到接待客人,從自我介紹到家中電器等的說明,無一不是口語交際能力的運用。“處處留心皆學問”,我們教師需引導學生勤觀察,多實踐,努力把口語學習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廣闊,口語交際的范圍就有多廣闊。
(3)教學回歸生活,激發學生情感。
在課堂中,口語教學的“人文性” 如何體現,我認為基點就在于“情感”。課堂上,我們把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用自己的語言融入眼神、動作等傳遞給學生,以自己的情感帶動學生,去思索,去領悟,這樣才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激起交際的沖動;才能使學生感到口語交際的意義,才能反映出學生的口語交際的真實水平。這樣,學生才會樂于帶著積極的情感、懷著濃厚的興趣,走進交際情境之中。比如讓學生講述爸媽關愛自己的片段時,老師可以預先展示一系列學生與父母的合影,醞釀情感,或者老師率先自述與父母的感人生活場景,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記憶思維,使真情實感在口語表達中自由流露,使學生不僅知道說什么,怎么說,而且讓他們說的更好。
口語交際過程中,在教師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交際角色的同時,我覺得有必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我們所創設的情境要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用足用好課本所提供的資源。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非一朝一夕,而課本資源是我們把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真正落到實處的立足點。(二)在立足教材的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實際力求突破。根據不同地域等,采取豐富多變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鼓勵他們在教學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不過這種突破也應有個度,那就是我們突破教材所創設的情境,必須是學生能接觸到的學習、生活實踐。
總之,要讓學生真正愛上口語交際,真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策略眾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肯定的是,口語交際對學生一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教師必須盡最大可能利用好各種資源,有的放矢,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真正體驗到口語交際的魅力,這樣,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一定會碩果累累!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