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闈
責任會計為會計學科當中的全新領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本文針對責任會計在我國企業推行的難點及對策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難點和相應的對策給出了具有分析。
當前,我國企業的責任會計制度該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難點非常多,如會計從業者具備的責任以及理念比較落后,沒有將知識理論進行完善。此外,在社會上也沒有構成責任管理制度體系,導致了該項制度在實施當中經常會出現失序的情況,其改革效率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本文對責任會計在我國推行當中遇到的難點以及制定的對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1、責任會計在我國企業推行當中的難點
1.1企業責任意識較淡薄
在大學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責任會計在我國企業推行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難點,其中,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比較淡薄便是推行的難點之一。傳統的會計并沒有將自己當作社會中的一員,而是以為企業制造更多的經濟收益為主,將企業作為單純并且獨立的經濟實體,完全忽視了企業需要承擔的一些社會責任,將利潤作為對社會做貢獻的唯一目標,將利潤與投資報酬率進行提升作為目的。所以,出現了以下幾點問題。其一,對于資本收益過于重視,剔除了社會中很多人的利益;其二,引導會計工作人員應用不良的手段,不易于企業功能的提升和會計職能的有效發揮;其三,沒有足夠重視企業的社會價值,導致企業不能自覺對社會責任進行承擔,反而成為了與社會不相融的經濟因素。
1.2法制有待完善
在當前的一些企業當中,由于社會意識較為淡薄,需要利用法律對其規范,但是我國對企業制定的責任義務規定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雖然已經完成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產品質量法》的制定,但對企業需要履行的一些社會責任還沒有全面系統地給予規定,這也是導致社會責任會計在實施的過程中沒有具體依據的主要原因,如果相應的規定具有較大的隨意性,會嚴重影響具體的實施工作。
1.3企業體制有待健全
現在,我國的一些企業對于產權界的劃分有些不明確,出現了政企不分離的情況,在企業的相關經營活動中,一些重大的決策依舊需要政府機構進行決定,有時會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企業對責任會計體制的創設需要有決策權,但當前對于決策權的制定還沒有完全落實,導致了企業內部即使有人在主觀上提出對社會價值的外報送用以及計量相應需要履行的社會責任會計條件和規范,可以由會計改策應用需送給上一層級報審,但因為工商行政部門的辦事流程有些復雜,所以有些企業最終選擇了放棄。
2、我國推行責任會計的具體措施
2.1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對于構成社會結構的企業,要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其中,為社會會計的實施創設一定的條件,需要對責任會計相關知識的宣傳提升力度,使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能夠對責任會計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強化每一項基本工作。針對當前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與會計工作者對責任會計制度的建立還沒有系統以及全面的認識,在企業內部對責任會計進行使用時,要鼓勵工作人員勇于創新,利用對工作實踐的總結發揮出責任會計的社會效能,以便提升企業當中的管理層與會計工作人員對其的深刻認識。
2.2規范企業相關社會行為,強化立法
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一項重要的社會義務,受到經濟利益最大化等經營目標影響,在企業自己的經濟收益與社會責任發生矛盾時,有些企業會將自己的經濟收益放在首位,拒絕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并不愿意對社會公眾的作用進行剖析和披露。這時,實施責任會計就需要政府的相關行為。依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國家要利用法律手段對企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規范化以及法律化,針對為社會帶來外部經濟的企業,要給予相應的獎勵以及鼓勵,并對其未來的發展給予支持。反之,則對企業進行相應的懲罰。當前我國已經擬定了相應的法律條文,如《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等,所以需要對涉及到的社會問題實施法律化,并一定要做到具體和明確。
2.3建立現代化企業體制制度
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企業將以往計劃經濟當中產生的一些弊端徹底清除,使企業切實成為自主經營以及管理發展的經營者,在擁有對自己決策權的前提下,自覺對自己需要承擔的義務以及社會責任進行履行,促進企業將責任會計的監督機制進行完善,通過責任會計可促進企業的管理層正確對責任會計進行應用,將管理的力度以及水平提升,順利推進責任會計的實現。
3、結束語
總之,企業要將自身的發展理念進行改變,從計劃經濟中走出來,積極應對當前市場的競爭,對會計部門進行改革,制定詳細的內部監督制度,從技能以及素養方面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培養,樹立大局宏觀思想,不斷對責任會計制度進行完善。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