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兆學 于程
摘要:奶牛酮病是泌乳期容易發生的一種危害較大的營養代謝病,通常分娩后10N60天發生。一般是飼養管理良好的高產奶牛,尤其是3~6胎次的奶牛更容易發生。奶?;疾『蠓敝陈氏陆?、產奶量減少、乳品質降低,且會導致生殖系統疾病以及內分泌紊亂等疾病,嚴重損害奶牛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應加以治療。
關鍵詞:奶牛;酮?。徊∫蚍治?;臨床癥狀;診斷;葡萄糖療法;木糖醇療法
中圖分類號:S858. 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2-0062-01
1 病因分析
飼養管理不當。奶牛飼喂大量精料,飼喂過少品質優良的干草以及缺乏可溶性糖,導致機體生成大量低級脂肪酸,且達到機體最高處理能力以上,生成過多酮體,從而出現過食性酮病。一般來說,奶牛分娩后大約6周達到泌乳高峰,如果此時飼喂搭配不合理的日糧,無法滿足機體泌乳高峰期所需,導致機體缺乏營養,達到自身最高代償能力以上而促使脂肪代謝旺盛,生成過多酮體而出現發病。另外,干奶期奶牛如果體型過于肥胖,會導致產后食欲緩慢恢復,最大采食量延后出現,往往會動用大量體脂,從而也容易出現發病。此外,奶牛缺乏光照,運動不足,攝取維生素A、維生素B12以及微量元素等不足,也能夠引起發病。
機體代謝紊亂。正常情況下,奶牛通過飼料攝取的大多數碳水化合物會在瘤胃內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分解生成揮發性脂肪酸,只有少量會在小腸分解生成葡萄糖被機體吸收,這只能使機體泌乳需要的大約10%被滿足,剩余90%左右的乳糖需要通過苷糖異生來補償。在泌乳盛期,如果缺乏糖以及生糖物質(甘油、生糖氨基酸、丙酸),導致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以及相互轉化失調,就容易發生酮病。
繼發因素。當奶牛患有生產癱瘓、乳房炎、子宮內膜炎、創傷性網胃炎、前胃弛緩、真胃變位或者扭轉等疾病,能夠繼發引起酮病。
2 臨床癥狀
病牛主要表現出食欲不振,拒絕采食精料,只會采食很少的粗飼料,或者采食污物和墊草,停止反芻,最終食欲廢絕。初期排出干燥的球狀糞便,外面附著黏液,有時排出軟糞,散發較大臭味。后期往往變成腹瀉,機體快速消瘦。精神萎靡,目光凝視,走動不穩,伴有輕度癱瘓。部分病牛嗜睡,往往呈現半昏迷狀態,但也有個別狂躁、興奮,盲目吼叫,向前亂沖亂撞,眼球震顫,空嚼,頸背部肌肉出現痙攣。呼出的氣體、排出的尿液以及分泌的乳汁散發酮味即爛蘋果味,尤其是加熱后味道更加明顯。泌乳量降低,但乳脂含量明顯升高,乳汁容易出現氣泡,如同初乳。尿液呈淺黃色,也容易出現泡沫。
臨床上奶牛還可發生隱性酮病,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通常在分娩后1月內出現發病,產奶量略有降低;初期血糖含量沒有明顯下降,尿酮水平升高,到達后期血酮水平才有所升高,此時只有經過血糖含量檢測和酮體檢測才可確診。但如果奶牛長時間發生隱性酮病,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和激素分泌紊亂,從而造成繁殖性能降低。
3 診斷
對于臨床上表現出比較明顯酮病的病牛,可根據其發病時間、臨床癥狀以及散發特殊的酮體氣味進行初步診斷。但大部分病牛需要對乳汁和尿液進行酮體定性測定以及血糖定量分析才可確診。在臨床上,一般采取快速簡易定性法檢測乳汁、尿液中是否存在酮體。即取3g亞硝基鐵氰化鈉、100 g無水碳酸鈉和100 g硫酸銨,全部研成細粉末,混合均勻后取0.2 g粉末放在載玻片上,接著漓加2~3滴乳汁或者尿液,并有1片滴加清水作為對照,如果出現紫紅色者則表明存在酮體反應陽性,沒有出現紅色則表明不存在酮體。如果條件允許,可直接使用人醫尿酮體檢測試紙,即將試紙浸入乳汁或者尿液中,經過30 s觀察顏色變化,并同標準比色板進行對照,來判斷酮體的陽性程度,這是一種快速且準確的診斷方法。
4 治療措施
葡萄糖療法。病??伸o脈注射500 mL 25%葡萄糖,每天1次,連續使用3天。為了避免肝細胞內蓄積過多的葡萄糖,適宜每小時注入少于50 g的葡萄糖。如果通過血液檢查發現病牛沒有出現肝功能障礙,且胰島素分泌機能沒有處于極低狀態,也可以較快注射速度輸入葡萄糖。除此之外,都要減慢注射速度,這是由于注射時間略有延長能夠促使胰島素分泌機能持續較長時間。
木糖醇療法。由于該病的發生原因比較復雜,使用糖制劑進行治療有時需要過長時間,且治療經過也有所不同,特別是伴發嚴重脂肪肝時,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恢復,因此可采取木糖醇療法。病??伸o脈注射適量的25%木糖醇,每天1次,連續使用3天。木糖醇的注射速度最好控制在按體重每小時0.3 g/kg以下。通過緩慢注射,能夠促使胰島素分泌機能持續較長時間。木糖醇能夠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生酮。另外,木糖醇相比于葡萄糖能夠更有效的使病牛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提高,例如病牛注射木糖醇經過2h就可使機體血糖濃度比用藥前升高2倍左右,而注射葡萄糖經過15 min就可使血糖濃度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