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燕
古詩,作為文學藝術創作的一種形式,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有著固定的格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內涵豐富。學習古詩,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古人的文化藝術精華與生活智慧,通過對古詩的解讀,我們可以了解到巍巍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演變與傳承,也能更深刻的了解這一段歷史。所以,無論是在任何一個時期的語文教學當中,古詩都占了一定的比例,成為語文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要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讓古詩放下身段,讓學生體驗到詩歌的樂趣所在,通過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對古詩產生興趣,讓自己真正的投入其中,去發現古詩的樂趣與美麗。
古代的詩人大都是富有真性情、極具個性的人,這種人往往都是可愛的,他們有著自身獨特的經歷和有趣的故事,越是名篇越是如此。所以,在講授一首詩之前,不妨先向學生介紹詩人,說一說詩人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有趣的故事,讓學生與詩人成為一對跨越時空界限的朋友,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比如在學習《詠柳》之前,可以跟學生講一講賀知章的故事。賀知章是多有意思的一個人啊,他的詩歌無一不反映了他自身的特點,豁達、樂觀、不拘小節,喜好喝酒、寫詩、寫字,歷史上有許多關于他的有趣故事,比如與李白見面時拿金龜換酒錢,還有杜甫說他“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但就是這樣一個“狂得可愛的詩人”,卻有著一顆童心,這在《詠柳》中可見一斑,“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看著細嫩柔軟的柳葉,聯想到這是誰用剪刀修剪出來的呢?哦,原來二月的春風就像剪刀一樣,剪出了柳樹的婀娜身段與萬般風情。通過教師這樣的介紹,學生們會對賀知章產生濃厚的興趣,對《詠柳》這首詩的巧妙之處也有自己的理解,這時候再開始講解、分析,學生們會更樂意、也更容易去學習,他們會發現古詩并非生硬死板的背誦,而是充滿了有趣的想像,反映了作者的真性情,而自已也有著與詩人相同的真性情。
優秀的詩歌都是有感而發的,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幾乎都離不開“以詩敘事,以詩說人,以詩論道,以詩抒懷”,每一首詩的背后都會有一段故事可以講述,即使是描寫風景的詩歌,也能描繪出迷人、有特色的風景,從而體現詩人的心境或經歷。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小學生尤其如此,如果在古詩教學的同時能將故事穿插其中,能讓學生們將心思放在學習上,并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幾乎每一首古詩都能講出一個故事,比如陸游《示兒》中的愛國熱忱、《涼州詞》和《出塞》等邊塞詩的歷史背景、《寒食》當中對皇帝宦官的諷刺深意……通過老師的講述,學生們也能將每一首古詩與某些故事某些人物聯系起來,或許在他們眼里,故事是最重要的,古詩反而是其次,但是通過這些故事卻能更好地去學習古詩,并對詩人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我們常說詩歌要押韻,但什么是押韻呢?學生們是否了解押韻對于詩歌的意義呢?考試雖然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但是如果連這些詩歌的基礎都不知道,還談什么學詩呢?押韻,能讓一首詩變得朗朗上口,音律優美。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歌曲教會學生什么是押韻。詩歌詩歌,詩與歌其實是相通的,一首歌的歌詞也講究押韻。最簡單的比如《世上只有媽媽好》、《童年》等,即使不用唱的,我們通過朗讀也會發現它們的歌詞富有韻律,充滿和諧。再比如我們常說的一些諺語、童謠,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排籬笆三個樁”,通過押韻,它們更易于記誦。對于小學生而言,不要求他們對古詩的韻律有多少了解,但是押韻是必須要理解的,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的記誦,也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一首詩的精巧之處,加深對古詩的喜愛與理解。
駱賓王七歲寫下《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是一首簡單的詩,既沒有深厚的歷史,也沒有沉重的情感,只是一個小孩子見到大鵝在水中游泳時發出的驚喜喊叫,但是它有畫面,有韻律,是一首人人喜愛的古詩。古人七歲可以寫詩,我們現在的學生為什么不可以呢?在學生了解了古詩的基本常識后,我們也可以引導他們開始寫一些簡單的詩。乍一看似乎不太可能,小學生才懂得多少啊,怎能寫詩呢?但是,對于小學生們的要求,不需要有多深的意境與感情,只要符合一首詩的基本要求,能掌握基本的韻律,并且能夠將一件事、一幅畫、一種心情表達出來,為什么不能將它稱為詩呢?
在活動課時,我們可以舉辦賽詩會,加強學生的交流,看一看誰寫的最有“詩味”,評選出優秀作品給予表揚。在這種游戲式的教學當中,我們能夠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詩歌也將成為學生們的朋友,他們會從最簡單的開始去創作,然后去學習,進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我們常說“教是為了不教”,當學生在這種創作中遇到困難,他們會去思索,去查閱資料,看到好的古詩,他們能夠欣賞、借鑒,換句話說,就是能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去探索新知,有這樣學習方法,我相信有朝一日他們也能寫出意境深遠的詩歌,更別說學好古詩這件小事了。
古詩作為中華的傳統文化精粹,完全值得我們花時間細細品味,不僅僅是教學上的需要,更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個人的修為素養。老師能夠給學生一個好的模范,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古詩,發現古詩中蘊藏的樂趣與美好。讓古詩變得親切,變得平易近人,才能讓古詩真正放下身段,走進學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