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藏鳳
新課程倡導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營造一個讓學生暢所欲言、氣氛熱烈的課堂。只有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孩子們才可以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課堂,這無疑會讓學生受益無窮,但是課堂活躍的形式與期望達到的效果之間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應更多地關注學生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
“學會傾聽”能使我們博采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萌發靈感,觸類旁通,還能使我們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也是高效課堂的具體體現。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會傾聽”的訓練,把訓練當作一項常規的工作來抓。讓學生學會“傾聽”,做到:一要細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完整;二要耐心,特別是當同學有錯時,一定要等他說完了,再用適當的方式指出不足;三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見解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 四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也不能盲從,做到有選擇地接受。“聽”“思”“說”應當并重,相互促進。只有引導學生“會聽”,倡導學生“多思”,鼓勵學生“愛講”,學生的思維才會是靈動活躍的,我們的課堂才會是生動活潑的。
在教師的備課準備中,掌握好教材,立足發展學生長遠的思維培養,多設計一些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興趣的問題,能使學生認真傾聽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氣氛活躍。
傾聽也好,活躍也罷,我們不能只滿足于表現形式,而應注重常規教育,落腳在實實在在的效果上,多做些務實的探索,讓學生真正沉浸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中,體會到學習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永遠煥發生命的活力與潛力,活躍的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學生終生受益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