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
【摘 要】 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方法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婦科病房收治的保守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116例。其中對照組62例和觀察組5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西藥甲氨蝶呤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中藥湯劑治療,觀察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比較兩組之間的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治愈率92.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0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1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比單純西醫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更為突出,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高效安全。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異位妊娠;治愈率;不良反應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16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between Jan 2013 and Dec 2012 were analyzed.Among them, 62 cases treated with methotrexate (control group), and 54 cases treated with deco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 with methotrexate (treat group),then the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 was observed. Results: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 group was 92.59%,witch i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79.03%), And there was 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 ADR ) of the treat group was 16.67%,and the treat group was 16.13%,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s: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than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more prominent, 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high efficiency and safet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TCM and Western medicine;Ectopic pregnancy;The cure rate; Methotrexate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急腹癥,發病率約為2%,是孕產婦死亡原因之一[1]。近年來,因各種流產手術及不潔性行為發生率的增加,導致盆腔炎的發生率不斷增高,從而導致異位妊娠的發病率也不斷上升,且趨于年輕化,未生育者明顯增加[2]。隨著高靈敏度的血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定以及高分辨的超聲技術的發展,使得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率不斷提高。對于許多未破裂的異位妊娠, 如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手術治療產生的創傷,避免了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因此,臨床上越來越多的符合條件的患者選擇藥物保守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近年來采用甲氨蝶呤聯合中藥湯劑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保守治療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旨在探討中西醫結合方法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患者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科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單純采用甲氨蝶呤西藥保守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62例為對照組,選取同期收治的甲氨蝶呤聯合中藥湯劑進行藥物保守治療的異位妊娠患者54例為觀察組。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根據病史、體征、血清β-HCG、盆腔B超檢查確診。兩組患者保守治療指征均為:1)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無活動性出血和輸卵管妊娠破裂的征象;2)血HCG≤5000IU/L;3)輸卵管妊娠包塊直徑<3cm;4)B超胚胎無明顯心管搏動;5)肝、腎功能及血常規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計數在正常范圍內,無凝血功能異常;6)具有良好的隨訪條件[3]。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甲氨蝶呤(MTX)50mg/m2單次臀部肌肉注射。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口服,有少量盆腔積液的給予宮外孕I號方,無盆腔積液的給予宮外孕II號方,同時加用全蝎、蜈蚣、天花粉等殺胚藥物,每日1劑,分2次口服,連服7日為1個療程。
兩組治療期間均密切觀察患者腹痛等不適主訴及陰道出血情況。每周復查血β-HCG、血常規及肝、腎功能等,并復查B超了解盆腔積液及包塊吸收情況。如果第7天β-HCG值與治療前相比下降小于15%,則重復給予甲氨蝶呤(MTX)50mg/m2肌肉注射1次,并繼續口服中藥治療。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1)血β-HCG降至100IU/L以下或連續3次呈進行性下降;2)B超提示后穹窿液性暗區明顯減少或消失,盆腔包塊明顯縮小或消失;3)患者生命體征穩定,臨床癥狀消失[4],符合上述3項指標為治療成功,準予出院隨訪。每周隨訪血β-HCG,定期復查B超,直到血β-HCG降至正常,包塊消失為止。
失敗:1)腹痛癥狀加重,血色素下降,出現內出血征象;2)血β-HCG不降或反而上升,或下降后又上升;3)附件包塊明顯增大[5]。凡符合其中標準之一者為失敗,需改為手術治療。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8.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之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觀察組54例,年齡18~34歲,平均年齡(28.43±3.34)歲;停經32~61天,平均(50.62±6.12)天。對照組62例,年齡19~36歲,平均年齡(29.54±3.68)歲;停經34~59天,平均(49.96±5.89)天。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天數、包塊直徑、血β-HCG水平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愈50例,治愈率為92.59%,失敗4例,均改行腹腔鏡切除患側輸卵管手術;對照組治愈49例,治愈率為79.03%,失敗13例,改行腹腔鏡手術切除患側輸卵管9例,開腹手術切除患側輸卵管4例。觀察組藥物保守治療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β-HCG 降至正常時間以及包塊吸收時間比較
觀察組β-HCG降至正常時間為(15.36±10.42)天,對照組為(26.24±10.98) 天;觀察組包塊吸收時間為(22.63±6.30)天,對照組為(33.58±8.33)天。觀察組患者β-HCG降至正常時間以及包塊吸收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用藥后觀察組患者出現白細胞減少2例,肝功異常2例,胃腸道反應5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對照組患者出現白細胞減少2例,肝功異常2例,胃腸道反應6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13%。對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均給予對癥處理,停藥后均恢復正常。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異位妊娠發病率不斷上升,可能與性紊亂、性開放、性傳播性疾病、剖宮產、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以及診斷水平的提高等多種因素有關。由于血β-HCG測定方法靈敏度的增強,超聲診斷技術的普及和提高,以及婦產科醫生以及其他相關醫護人員對異位妊娠認識的提高,使大多數的異位妊娠在早期就能獲得診斷和治療。目前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方法較成熟,一般對于未婚未育的年輕婦女及要求保留輸卵管的女性,通常選擇藥物保守治療,以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藥物保守治療適用于血β-HCG水平較低、無明顯內出血、包塊直徑小于3cm、輸卵管妊娠未發生破裂的患者。通過給患者注射或服用藥物來殺死胚胎,從而達到不手術治愈異位妊娠,同時又保留輸卵管的目的。
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拮抗劑,體內的滋養細胞對其有較高的敏感性,用藥后它可通過抑制四氫葉酸的生成而干擾DNA合成,阻止滋養細胞分裂,使胚胎發育停止,導致死亡[6]。甲氨喋呤還可抑制滋養細胞的分裂增殖,破壞絨毛組織結構,導致胚胎組織壞死、脫落,使存活時間較長的胚胎也能被殺死。目前在異位妊娠的藥物保守治療領域中被廣泛應用。
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在治療疾病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中醫理論認為異位妊娠為少腹血瘀實證,活血化瘀,殺胚消癩,理氣止血,為其辨證治療的原則。宮外孕Ⅰ號方、宮外孕Ⅱ號方中所用藥物均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以及促進包塊吸收等作用.而加用全蝎、蜈蚣、天花粉等殺胚藥物,可抑制滋養細胞生長,從而提高療效。中藥通過抗急慢性炎癥滲出,減輕炎癥反應,促進腹腔淋巴系統功能及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減少輸卵管粘連,恢復輸卵管功能,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結,舒張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抑制纖維母細胞過度增生,加強輸卵管組織的修復與再生[7]。與西藥甲氨蝶呤合用,起到輔助作用,具有縮短病程,藥物不良反應小等優點[8]。
本研究表明,采用甲氨蝶呤聯合中藥湯劑的中西醫結合方法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可顯著縮短患者β-HCG值轉陰時間及盆腔盆腔包塊消失時間,明顯提高治愈率。而其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方法藥物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既可以提高臨床治愈率,同時又不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安全高效,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51-56.
[2] 宋潔,方春英,甄莉霞.異位妊娠臨床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02):373-375.
[3] 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293-1304.
[4] 譚歆妮.氨甲喋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5,(16):112-113.
[5] 謝瓊英.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與討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23):100-101.
[6] 朱蕓.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用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07):58-60.
[7] 鐘小燕,黃英,陳君玉,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對60例異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影響[J].上海醫藥,2016,(21):21-23.
[8] 劉肖英.不同藥物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