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花 王飛杰
【摘 要】 目的:對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醫囑審核結果進行分析,以期為患者用藥安全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我中心共進行醫囑審核審出的6877條不合理醫囑,分析不合理醫囑的主要類型。結果:不合理醫囑主要有包括錄入處方錯誤、醫囑下達不規范等其他類、給藥劑量不適宜、溶媒選擇不適宜、載體量不適宜、給藥途徑不適宜、配伍禁忌等。結論:PIVAS工作人員應加強不合理醫囑審核,以保證PIVAS工作質量和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詞】 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不合理醫囑;分析
醫囑審核是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醫囑審核能發現不合理醫囑并及時告知臨床醫生進行修改,能提高醫囑準確性、減少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和用藥錯誤、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提高醫療質量[1-2]。為確?;颊哂盟幇踩?,減少藥品浪費,本文筆者對2017年1月至12月我中心不合理醫囑審核結果分析,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我中心執行的25973份靜脈輸液調配醫囑。內容包括開具醫囑科室、患者姓名、病歷號、醫囑號、醫囑內容、配液輸注途徑、配液屬性、藥物劑量及藥師審核意見等。
1.2 方法
參照《臨床常見不合理用藥》、《新編藥物學》、《藥品注射液劑使用指南》、《靜脈藥物用藥實用手冊》等靜脈藥物配置工具書,藥品說明書及相關文獻資料等,對藥物的調配方法、給藥途徑、給藥頻率、溶媒選擇、藥物的相互作用、劑量、聯合用藥、藥物配伍等進行對比分析,將不合理醫囑進行統計、歸類、分析。
2 結果
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我中心共進行醫囑審核312594條,其中不合理醫囑6877條,占總醫囑2.20%。不合理醫囑主要有:其他類包括錄入處方錯誤、醫囑下達不規范等共2594條,占37.72%(2594/6877);給藥劑量不適宜2549條,占37.07%(2549/6877);溶媒選擇不適宜1101條,占16.01%(1101/6877);載體量不適宜357條,占5.19%(357/6877);給藥途徑不適宜225條,占3.27%(225/6877);配伍禁忌51條,占0.74%(51/6877)。
3 分析
3.1 給藥劑量不適宜
給藥劑量不適宜包括劑量過大或過小,不論是哪種情況都可導致用藥的不安全。給藥劑量過大,超過每次最大劑量容易引起機體不良反應;給藥劑量過小,小于有效劑量時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發現常見的給藥劑量不適宜如艾司奧美拉唑40mg/支,說明書推薦用法是每日1次20~40mg,或每12h一次,每次40mg,均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中靜脈滴注。而不合理醫囑為0.9%氯化鈉溶液100mL+艾司奧美拉唑40mg,每日3次。頭孢曲松鈉每日3次,而說明書示該藥半衰期較長,12~24h用藥1次可維持血漿藥物濃度超出最低抑菌濃度。
3.2 溶媒選擇不適宜
藥物與溶媒中的物質混合后可發生理化反應,使藥物的結構發生破壞、溶解度改變,對藥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產生影響。因此選擇藥物溶媒時,必須考慮該溶媒的電解質含量及PH值是否適宜,對藥物穩定性、用藥環境的影響,以免對藥物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本研究發現,臨床醫生對藥物溶媒不夠重視所致。如:多盞細辛注射液應該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溶媒,不宜以酸性的葡萄糖溶液作為溶劑,臨床醫生經常用多盞細辛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應該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能保持溶液PH值穩定,而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約3min后輸液瓶內會出現白色混濁??股仡惸[瘤藥表柔比星應該采用滅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才能保持藥效,而臨床醫生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等。
3.3 載體量不適宜
載體量即溶媒劑量過小或過高,使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都受到影響,降低用藥療效。載體量過大致靜脈滴注的時間過長,未能及時達到有效血藥濃度;載體量過小致藥物濃度過高,加大藥物對血管的刺激性,增高藥物不良反應的概率,且易析出結晶、不溶性沉淀物等堵塞血管。如:痰熱清注射液20mL、注射用丹參400mg、熱毒寧注射液20mL等藥物,正確的載體量應為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臨床醫生不合理醫囑載體量為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500mL。脫氧核苷酸鈉注射液100mg,正確的載體量為5%葡萄糖注射液100mL,臨床醫生臨床醫生不合理醫囑載體量為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3.4 給藥途徑不適宜
藥物的給藥途徑,同臨床各類病癥的治療效果,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同一種藥物,若給藥途徑不同,其藥效有時有著極為巨大的差別,醫生需根據藥物性質及治療目的,合理選擇給藥途徑。本研究發現,有些臨床醫生把不適合或不能靜脈滴注的藥物采用靜脈滴注給藥,如:左卡尼丁注射液應靜脈推注、注射用胸腺五肽應皮下或肌內注射、注射用腺苷鈷胺應肌內注射等藥物,醫生開醫囑為靜脈滴注。
3.5 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同組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配伍在一起,存在相互作用引起藥物理化性質或藥效發生變化,出現變色、混濁、沉淀、微小顆粒等,導致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3]。本研究發現不合理醫囑中常見的有:中藥注射劑+胰島素+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復合輔酶+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碳酸氫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鉀0.5g+復合磷酸氫鉀2mL+注射用水溶性維生素等。此外如:酚磺乙胺+氨基己酸、維生素K1+維生素C調配等藥物配伍禁忌等。
3.6 其他不合理醫囑
這主要是醫囑下達不規范和醫囑錄入錯誤等,此類在本次所有不合理醫囑中占比最高,達37.72%。醫囑錄入錯誤是由于醫生或護士錄入操作錯誤所致,多見于藥品名、劑量、單位錄入錯誤。如表柔比星錄入時混淆成吡柔比星;數字后面的0多錄入或少錄入;單位mg錄入為g;多條醫囑錄入為一條醫囑;頭孢噻肟鈉3.0g錄成0.5g;甘露醇250mL×1/2快速靜脈滴注,錄入為0.5瓶;用量為150mL的溶媒,錄入規格為100mL等。
綜上所述,不合理醫囑、不合理用藥增加了患者用藥安全的隱患,PIVAS工作人員應加強不合理醫囑審核,對不合理醫囑應及時與臨床醫生進行溝通修改,確保醫囑的準確性,以保證PIVAS工作質量和患者的用藥安全,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周曉芳,孔思思,俞歡,等.醫院靜脈配置中心不合理醫囑點評及審核方法探討[J].醫院管理論壇,2016,33(06):59-61.
[2] 周利軍,沈紹清,吳斯宇,等.某院實施靜配醫囑審核服務的效果及成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03):176-180.
[3] 李光燦.某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藥醫囑審核情況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6,34(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