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賀
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產業基金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農業產業基金,能夠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目前的農業產業基金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建立農業產業基金,使農業產業基金能夠充分發揮其在農村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將對農業產業基金建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如何通過農業產業基金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一、農業產業基金建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形成健全的法律體系
在農業產業基金的建立過程中,國家沒有為其建立專門的法律體系,雖然《合伙企業法》以及《公司法》中有與基金建立和發展相關的內容,但這些內容中沒有考慮到產業基金發展特點,造成與農業產業基金相關的法律體系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向小產業基金投資時存在的風險,一定會影響到農業產業基金的發展,對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產業產生一定的制約,不利于進行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二)沒有建立完善的區域產權交易市場
在農業產業基金中,投資的對象一般為某區域中行業發展的重點項目,基金的存續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資金的投入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并非為了實現長期控股。所以,這些基金可能會在企業取得良好的成績后,以公開上市、股權轉讓或公司清算等形式退出,而這些企業在規模與管理水平等方面均距離上市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農業產業基金無法通過最理想的方式退出,增加了投資收益與基金退出難度。
(三)沒有得到相關政策的支持
在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態下,我國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沒有形成對農業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利用。雖然可以利用農業產業基金來對農業產業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推動農村經濟進行轉型升級。但是,國家并沒有出臺與其相關的政策,在得不到政策支持的情況下,無法滿足農業產業化的需求。由于地區的差異較大,一些區域還未能建立農業產業基金,沒有形成區域性的產權交易市場,這些問題均會對農業產業化進程造成不利影響,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業產業基金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策略
建立農業產業基金是將社會資本引入農業產業的重要舉措,能夠有效的拓寬農村融資渠道,促進農村經濟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早日實現。因此,為了實現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我們必須加強農業產業基金的建設與發展,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促進農業產業基金的發展,確保農村經濟轉型升級順利完成。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
在農業產業基金的發展過程中,建立與其相關的法律體系是保證基金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律體系,就會對基金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目前的法律體系中,與農業產業基金相關的內容分散在《合伙企業法》以及《公司法》等法律條款中,但是,這些法律無法完全體現農業產業基金的特點。所以,我們需要出臺《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實現農業產業基金的規范化運行。與此同時,還要不斷采取能夠促進農業產業基金發揮重要作用的措施,為其提供足夠的環境與制度支持。
(二)使“母產業基金”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農村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產業基金具有引導政策的作用,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產業基金為農業產業發展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根據農業產業的發展需求建立更多的由政府引導的產業基金。首先,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順利進行,不斷調整結構,實現穩定增長,其次,還要提升政府調控能力,引導農業產業基金流向最需要的產業中。再次,為農業產業基金建立完善的管理平臺,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對農業產業基金進行妥善的管理。
(三)實現戰略性基金建設
為了使農業產業獲得長足的進步,首先要保證有良好的政策支持與足夠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為了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促進供給側改革的順利進行,同樣需要對融資體制進行創新與改革。農業產業的發展與結構調整是實現農村經濟轉型的必要條件,進行農業產業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并且進行長期的建設,因此,想要實現農業結構調整,必須實現農業產業基金的戰略性建設,從發展的角度建立農業產業基金,為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提供足夠的保障。與此同時,政府還需要對資金投入方式進行調整,共同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資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投資機制。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尤其是農村市場經濟建設以及金融體系的建設速度緩慢。因此,國家應出現更多的優惠政策,將更多的社會資本引入農業產業中,促進農業產業基金的發展,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實現。(作者單位為伊通滿族自治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