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榮海
近幾年來,在開展小城鎮建設工作時,資金管理部門對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和管理方面進行了多次的嘗試,使得小城鎮建設資金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管理方式也朝著現代化和規范化的趨勢發展,監管力度逐漸提升,法治化以及科學化的腳步逐漸加快,這給小城鎮建設資金的節省提供了條件,促進了資金自身作用的全面發揮。本文從銀行貸款、農民收入兩個方面入手,對高州市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緩解高州市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問題的優化對策。
在開展小城鎮建設工作時,資金來源作為核心內容,例如高州市在落實大規模工程項目時,將城鎮中“臟、亂、差”等現象進行了改善,以此給群眾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在落實城鎮建設工作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而怎樣實現建設資金的科學統籌,是當前高州市相關部門重點思考的問題。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高州市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問題進行闡述和分析。
一、高州市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問題
(一)銀行貸款方面
從銀行結構角度來說,我國在農、工、建等銀行機構中,不良資產率已經超過了20%,總資產數量高達7000億元之多,效益方面僅有180億元。銀行機構把貸款主要用于在大規模企業中,即便收益效率整體緩慢,但是可以有效提升資金的安全性,而針對部分小規模企業來說,將無法受到此等待遇,并且銀行結構資金有限,國家規劃撥款數量比較少。以高州市為主,一些工程項目由于無法獲取銀行機構的商業貸款,導致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存在問題,無法給小城鎮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從而導致建設效率較為遲緩。
(二)農民收入方面
由于農民整體收入相對較低,無法給城鎮基礎建設提供支持。我國在對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內進行探究時,其往往和農村經濟有著一定的關聯。從高州市小城鎮建設角度來說,在開展道路建設、路燈建設等工程項目時,投放的資金數量高達300萬元。即便工程項目竣工驗收過關,但是遲遲沒有實現工程款的回收。這是由于該領域農村經濟發展較為遲緩,農民土地大范疇被征收,工業經濟也沒有實現全面發展,第三產業發展不完善,使得比地兌款的現象頻頻出現。
二、緩解高州市小城鎮建設資金來源問題的優化對策
(一)擴充籌資渠道
首先,開源節流,提升政府投放。強化對出租、出讓等資產管理,針對部分違法廉價供應土地的現象進行規范,通過運營城鎮資產,實現城鎮經濟資源的全面開發,以此促進建設資金的統籌。樹立良好的公共財政理念,對財政支出框架進行適當修正,在保證根據政策實現資金應用的同時,還要做好競爭性生產領域資金投放情況的把控工作,以此把更多的資金應用在城鎮建設方面。其次,加大引導力度,合理應用社會資金,實現小城鎮建設的全面發展。通常情況下,小城鎮作為縣級區域內部政治經濟文化核心位置,綜合條件較為理想,具備較強的發展前景,諸多項目均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對周圍農村有著一定的凝聚效果,對企業資本具備較強的吸引性。近幾年來,在開展小城鎮建設過程中,企業資金占比相對較多,大部分經濟效益項目一般以非政府投資為主。然而,從實際情況來說,投放資金和投資潛力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大部分閑置資金也應用到小城鎮建設工作中,以此給其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二)加大資金管理力度
在進行資金管理過程中,應該做好小城鎮項目概算、預算以及財務決算等管理工作,減少工程建設成本投放。財政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對應的管理對策,全面落實項目概算核查工作,在合理范疇內,實現概算額的減少,同時把審定概算當作規劃財政預算資金的而主要憑證。財政城建等管理部門還要給予充分配合,根據政府部門提出的采購、招投標標準,實現城鎮項目建設,禁止出現指定施工企業、串標等現象出現。經過采購或者招投標明確的投資數額,可以給施工企業撥發工程款項提供評估,通常情況下不能對其進行修整,如果更變項目而需要對投資數額進行修整的,應該由財政部門進行核查,針對沒有通過審批的變更現象,一律不可對其進行投資增加。在開展工程決算工作時,財政部門需要結合相關標準對項目財政資金投入總額進行明確,避免出現久拖不決等狀況出現。
三、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保證高州市小城鎮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就要得到充足建設資金的支持。但是從目前情況來說,在落實小城鎮建設工作時,資金來源方面將會存在一些問題,這給高州市城鎮建設工作開展帶來了約制。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擴充資金渠道,加強資金管理,防止資金隨意消耗,給小城鎮建設工作開展提供資金支持。(作者單位為中共高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