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朝
對于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而言,“三農”問題一直都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核心問題,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的偉大目標包括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整潔、鄉風淳樸。中央出臺的關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政策中指出,新型城鎮化的本質要堅持走以人為核心,以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為特殊要求。新型城鎮化與傳統的單純追求城市人口規模與區域空間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有所不同,它旨在繼往開來,所以在新型城鎮化本質和內涵也就更加重視鄉鎮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價值的發揮。在新型城鎮化逐漸推進的形勢下,特別是農村轉移落戶人口的就近城鎮化鄉,向鄉鎮公共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治理要求。因此,研究新型城鎮下的鄉鎮公共管理智能至關重要。
一、基于當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相關概述
(一)新型城鎮化的內涵
對于城鎮化而言,其也被稱為城市化,通常指的是隨著國家工業化進程的日益發展以及國內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農業活動的占比日漸降低,而非農業活動占比卻日益提高,而且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或城鎮轉移的發展古城。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基數較大的農業國家,農村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極大。隨著我國當前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內城鎮化步伐也在加快。此外,城鎮化的涵蓋面較為廣泛,它除了重視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同時也積極推進農村經濟向城鎮經濟靠近,具體包括城鎮生產、生活方式的質量的提高。
新型城鎮化重在強調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要求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協同、共同促進。與其他國家的城鎮化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依據具體國情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所以,國內的城市化發展道路也必然是有中國特色的。
(二)促進新型城鎮化鄉鎮建設的重要作用
其一、推進新型城鎮化是轉變國內經濟建設的必然選擇。目前國內部分地區的城鎮化較為落后,而且,生產效率較低,鄉鎮勞動人口剩余,就業率較低,城鄉收入差距逐漸拉大,這嚴重制約了國內城鄉以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下擴大內需,同時還使農村富余勞動人口轉移到城市,不僅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還有效地解決鄉鎮人口的就業問題,有利于逐漸縮小收入差距,進而促使經濟煥發新的活力。
其二、新型城鎮化能充分縮小城鄉差距,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新型城鎮化的逐漸推進,充分的促進了中央“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發展戰略的落實,而且還會使得城鄉均能夠得以穩定發展,使城鄉發展差距逐漸縮小,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有效緩解了國內的人口壓力和環境壓力,推動了人與自然和諧,深刻的改變了城鄉傳統的發展模式,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基于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鄉鎮公共管理職能影響分析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鄉鎮公共管理部門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新時代新形勢的背景下,怎樣促進職能的重構使其可以更好地為國內鄉鎮發揮價值和作用是需要公共管理部門深入思考的問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要求鄉鎮管理部門要積極轉變職能,從而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正確發揮其職能推動城鎮化發展。
(一)鄉鎮要積極引導基層經濟發展
鄉鎮部門在基層擁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的職能,尤其是經濟建設職能,其是指政府部門為推動經濟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做系統管理的職能。在積極引導基層經濟發展的時候,公共管理部門的經濟職能的發揮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則,科學調整鄉鎮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營方式,積極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致富,實現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積極轉變,促進基層經濟的高效增長。
(二)加強城鎮規劃和管理
在新型城鎮化逐漸推進的過程中,鄉鎮政府作為核心領導,要積極的、科學的做好城鎮規劃和管理工作。在進行城鎮規劃和管理的過程中,鄉鎮部門必須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從所在地區的城鄉發展實際出發,而且要不斷總結管理經驗,對城鎮發展的目標和方式進行合理規劃,尋找并發揮地區經濟優勢,風景優美的地區可以優先發展旅游業,以旅游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新型城鎮的建設和發展。
(三)推動鄉村基層民主建設和文化建設
中國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而基層民主更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有效實現形式。鄉鎮各個公共管理部門的職能在極大的程度上影響國內基層民主的建設和實現,所以,在鄉鎮政府部門行使權利的時候,一定發揮好促進鄉鎮基層民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職責。在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和文化建設時,鄉鎮政府要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原則,以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和文化建設,建設出文明、民主、團結、和諧、互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基于新型城鎮化的鄉鎮公共管理創新途徑
(一)鄉鎮公共管理部門要推進鄉鎮經濟改革創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鄉鎮公共管理部門首要的任務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發展的時候也要積極發展鄉鎮經濟,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使廣大鄉鎮百姓享受到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福利,此外鄉鎮公共管理部門也要科學引導鄉鎮群眾進行經濟投資,不斷升級鄉鎮產業結構,轉變鄉鎮企業發展模式,鼓勵自主創業,幫助貧困農戶,提高鄉鎮經濟效益。
(二)合理規劃城鎮管理
鄉鎮公共管理部門處在一個相對主動的角色上,在城鎮化的發展建設中起著領導的作用,鄉鎮公共管理部門要積極地做好城鎮化的規劃管理工作。在合理規劃管理的同時,鄉鎮公共管理部門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現有的條件和環境,具體事務具體分析,結合往日發展經驗,規劃鄉鎮發展未來,一切以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創新型城鎮規劃管理制度保證在完成新型城鎮化發展建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要積極優化公共管理配置,健全決策機制
鄉鎮公共管理部門必須牢固樹立起正確的管理觀念,積極引導和服務群眾,堅持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保證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在規劃方案的計劃中順利落實。部門要優化鄉鎮公共管理的配置,將先進的科技設備和有限的資金運用在正確的位置上,還要積極的解決當前人們最為關心和最為突出的問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害。鄉鎮部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創新的決策機制體系,不斷提高鄉鎮公共管理部門的辦事效率和辦事水平,而且在決策的過程中,要始終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使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穩步推進。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促進鄉鎮政府改革創新、鄉鎮治理良性發展不僅是理論論證的過程,也是理論創新的實踐。新型城鎮化與鄉鎮公共部門管理職能創新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健康有序發展,鄉鎮公共管理職能必須依據現代鄉村公共治理結構的要求進行,選擇科學的鄉鎮政府改革路徑,推動鄉鎮社會化管理,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作者單位為中共巫溪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