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本文針對國有企業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結合理論實踐,在簡要闡述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重要性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國有企業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途徑。得出通過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結論,希望對相關單位有一定幫助。
一、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實現短期人才規劃的動態性
研究表明,通過構建完善科學的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可有效保證企業人才的合理調配和儲備,在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時,需要管理人員采用相同的工具、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促進企業能夠推行統一的人才標準,建立人才標尺,以衡量企業在某一特定周期中的人才培養任務,實現動態化管理。
(二)有利于提高人才盤點的靈活性
通過完善的評鑒技術、能力分析技術、測評技術等可以實現企業人才進行靈活標準的能力、效率進行盤點。然后通過相應的方法和措施,分析目前企業核心人才、關鍵人才和各線條人才的儲備情況,并根據分析結果進行補給。同時還能構建起可跟蹤的個人端到端、組織機構端到端的人才培養,為國有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各方面人才。
(三)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效率的最大化
通過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可以根據人才供求機制、人才盤點、技術評價等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培養方式,把傳統先培養再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為有針對性和可預測性的培養。從而實現企業人才培養的快速化和多元化。
二、國有企業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途徑
(一)制訂完善的人才需求計劃
國有企業在發展的不同時期,對人才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遵循“按需供才”的原則,指的是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人才。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第一,動態的短期人才規劃,確定人員的工作清單,在清單中要包括:工作說明,工作需要的技能、知識、方法、工具等,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人才培訓標準。
第二,靈活標準的人才盤點:通過評鑒技術、能力技術、測評技術,可以對公司的人才進行靈活標準的能力、效率盤點,通過制定人才需求計劃,可最大限度上保證人才供給的充足性,在降低人才閑置浪費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實現企業人才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供應渠道
國有企業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保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有充足的人才資源供應,通過人才優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經營發展目標。因此,人才渠道是否完善,是否多樣化, 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戰略目標能否實現。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渠道起著順利運輸人才的作用,而企業人才則是保證企業戰略目標城能順利實現的核心;其二,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是一個動態化過程,和企業經營發展的各個環節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會嚴重降低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的效率。所以,必須要充分考慮人才供應渠道,加大對人才流動的控制和管理,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建立完善的人才供應渠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運用系統科學的知識地圖培養人才,人才的培養需要相對應的培訓課程知識體系,即關鍵崗位知識地圖。在關鍵崗位人才勝任力模型要求逐步具體體化的基礎上,逐步凸顯人才培養知識系統化與顯性化。
第二,開發關鍵崗位學習路徑,通過對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的設計,遵循時間序列的遞進形式,合理開發關鍵崗位人才培養的知識點及其對應的培養方式。
第三,最后,形成關鍵崗位個人發展計劃,個人發展計劃(IDP)指結合員工崗位需要及個人發展意向,雙方經溝通達成的促使員工自身素質、技能提高的發展計劃,可以包括參加培訓、特別指導、指派特別項目、崗位輪換等。
(三)合理評估人才匹配程度
構建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中,評估在重中之重,評估是否精確,直接決定了企業人才管理運行的效果,而且在評估時會受到很多環節的影響,如果控制不當就會對評估的精確度造成嚴重影響,大大增加了評估的難度。主要原因是人才就具有極強的動態性和復雜性。因此, 企業人才管理單位必須高度重視,評估人才的匹配程度,從人崗匹配、人和組織匹配、人和組織發展匹配三個角度入手,才能最大限度上發揮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作用和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 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探究了國有企業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構建途徑,探究結果表明,在國有企業經營發展中,科學合理的應用國有企業人才供應鏈管理模式,可為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主要途徑,符合新時期國有企業發展標準和規范的要求,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作者單位為廣西桂物儲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