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當前,新能源企業正處于發展上升的時期,一些問題也隨之顯露出來,尤其是技術層面上的不成熟為企業帶來諸多的財務風險。因此,如何在生態文明的視角下對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進行遏制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課題。本文基于生態文明視角下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能力展開詳細的探究,分別從我國當前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來源、淺析生態文明視角下新能源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措施兩方面進行分析,為當前社會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數據。
一、我國當前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來源
(一)環境結構層面
現階段我國基于生態文明的視角下,新能源產業除了受外部環境等多樣因素影響外,還包含國家的各項政策扶持。新能源企業在這些宏觀因素的影響下,正努力進行完善創新,但由于政策對我國經濟的發展進行適時調整的要求,不斷的為企業新能源帶來不穩定的發展。其中,一方面產品的價格隨著經濟的變動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波動,使得新能源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企業在我國屬于發展的新興企業,內部管理機制還尚不成熟,并且應對外部環境的反應的敏感度不足,并且缺乏具體實踐操作,使得企業的財務風險高頻率的發生。
(二)技術層面
新能源產業在我國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企業發展所需的生產技術等諸多方面還不太成熟,絕大多數還要依賴于國外的先進技術。這種情況的出現會對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導致新能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制約。例如,我國光伏發電領域,雖然在我國被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在新能源技術行業發展過程中還不夠完善,相比世界其他發達國家還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并且我國一直以來對科學技術的依賴性較強,這可能會影響到企業在生態文明方面的建設成效。并且在現階段技術發展的不成熟時期,還會帶來環境的污染,同時技術的長期不穩定也使得企業自身面臨著諸多的財務風險。
(三)企業投資成本高且財務監管力度不足
目前,新能源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對資金的需求量相對較高,企業正面臨著較為棘手的來自資金層面的壓力。首先,我國新能源企業自身技術較為落后,缺乏創新能力,嚴重依靠于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的扶持。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新能源的后續供給資金力度,加速了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其次,企業在新能源領域對財務風險預警意識嚴重缺乏。因此,要想長期穩定可持續的將新能源企業發展好,要綜合考慮企業的具體實踐情況分門別類的對財務進行可靠的監管,最大程度降低財務風險,增加資金供給量。
二、針對新能源產業在現階段生態文明視角下預防財務風險的優化措施
(一)對生態文明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應對環境帶來的壓力
針對當前在生態文明的視角下新能源企業出現的財務風險,具體的應對措施大致分為三點。首先,應加強對生態文明的建設,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力度,加強對企業員工的財務管理知識的講座,系統全面的培養員工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認知程度,充分認識到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對企業整體運行的重要性,以適應繁雜多變的企業外部環境。
(二)著重提升科學技術的優化升級,培養創新性人才
其次,應加強新能源企業對技術的研發能力,著重培養符合企業整體發展的技術創新性人才,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率。引進大量的國外優秀技術人才,并始終立于與實際,積極的學習外來的先進技術,為我國新能源產業所用,形成我國新能源企業的知識產業的優化升級,政府還應加大對技術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避免因技術出現的問題導致企業出現重大財務風險的情況。
(三)創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以及內部治理體系
新能源企業的有關部門應制定符合自身的財務風險防控目標,并加大對財務風險的關注力度,充分提升各部門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形成風險管理小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將財務風險減低到最小的范圍內。建立健全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與內部治理體系,充分考慮風險預警機制的時間效率,在企業不同時期分別制定合理的計劃,優化更新。并且創建企業財務風險定期報告制度,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細化的分析整理,并定期上報給決策層,不斷的進行監督與反饋,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當前國家面臨的生態文明的視角下,將新能源企業內部凸顯出來的利益問題著重進行分析。基于新能源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主要提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我國當前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來源;企業外部環境的繁雜;技術對外依賴性較強;企業投資成本高且財務監管力度不足。二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應對環境帶來的壓力;著重提升科學技術的優化升級,培養創新性人才;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以及內部治理體系。(作者單位為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