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清
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師方面:老師講解內容太多,過分強調生詞、語法的重要性,從而破壞了閱讀的整體性;閱讀活動狹窄,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閱讀訓練單調,缺乏了有效的閱讀方法的指導。
(2)學生方面:學生知識儲備不足,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閱讀效率低,閱讀的效率主要指學生對閱讀文章理解的正確率與理解的速度。在實際教學中,卻頻繁出現“高耗低效”的現象。
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訓練其閱讀技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地說,就是使學生學會在英語閱讀中有目的地去預測、思考和獲取信息,并對它們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從而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意義。那么,在新課標下,如何在小學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課教學呢?
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活潑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閱讀文章、了解大意做準備;在閱讀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并為尋找特定信息而進行有效閱讀;在閱讀后,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運用所學語言,提升閱讀能力。
一、讀前——準備知識(pre-reading)
1.結合實際,激趣導入
教師首先應明確閱讀的專題,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話題,如季節、問路,自我介紹等,可以多讓學生查找并搜集相關的背景文化信息,與生活實際巧妙聯結,在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或者通過問答、介紹、對話的形式來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擴充背景知識,使之在積極、主動、活躍的思維狀態下進入有意義的學習。
2.突破生詞,感知文意
大部分學生在閱讀中會遇到一些生詞和難以理解的語法。教師如果單以教單詞,講語法等枯燥無味的方式解惑,恐怕效果并不佳。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出現有大量的課文插圖,它們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背景知識,也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概括,是一篇文章主題意義的直觀表現。要讓學生養成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猜測詞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結合圖片,套入句子篇章,聯系上下文,推出詞匯的含義,如在教學“basket” 時,可以進行了如下設計:首先展示籃球的圖片,引導學生自己說出已學單詞“basketball”,然后呈現籃子的圖片,用動畫把“ball”去掉,推出新詞“basket”,這樣推陳出新,加上視覺效果,學生更容易突破生詞,有助于理解文本信息。還可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例如-ness,-ist, -er等名詞后綴,-dis,-un等表示否定意義的前綴,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猜測出一些詞匯的含義。當然,有的時候很難猜出一個詞的真正意義,這時只要我們能看出它的詞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響閱讀就足夠了。利用這種方式,導入并學習重、難點詞匯,深受學生的喜愛。
3.巧設問題,明確目標
教師的啟發、引導在閱讀教學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設疑法,直敘法、表演法等巧妙地帶領學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當學生對這類問題產生興趣時,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思考,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加強語言信息的刺激,營造一種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讀中——形成知識(while-reading)
1.在略讀中理解大意
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材料生詞較少,而且通常情況下不會影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多數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在學生初讀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幾個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在精讀中理解語篇
學生在初略感知閱讀內容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展到精細地讀并進行精讀練習,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語篇。教師在此環節設計問題應更全面、更具體,以便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取文章的細節信息,直到讀懂、讀透全文。
3.在尋讀中理解文章的細節
在此環節就可以讓學生跳讀尋找相關信息,完成課本上的練習。接下來再讓學生聽錄音跟讀,模仿語音語調讀,先全班跟讀,再小組齊讀,最后分角色朗讀等。
三、讀后——輸出知識(post-reading)
1.口語訓練
口語訓練可以通過所讀語篇的核心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觀點、想法或見聞;也可以讓學生復述課文,以提高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復述既是對學生理解情況的檢查,又是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既是練聽,又是磨練膽量、培養能力。在復述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簡筆畫、肢體語言及關鍵詞匯等幫助學生完成復述任務。
2.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可以表現為:讀后填充單詞短語或句子;以及仿照閱讀語篇提供的示范仿寫小文段等。對于四會單詞要設計趣味活動,如進行速看速拼速記競賽游戲,四會句子的拼寫可以在學生會說的基礎上打亂單詞順序,讓學生重新排列等形式幫助記憶,教師作必要的指導。同時,設計活動要注意活動的梯度,通過活動內容的一層扣一層,既給了學生語言習得,又能提高語言實踐能力。
3.話題拓展
由于學生受語言和知識的限制,局限了語篇本身的教學活動,處于膚淺學習的層面,因此,針對這些話題語篇,必須圍繞話題開展符合學生語言輸出的活動,在加深學生對語篇理解的同時豐富語篇內涵。如五上P53頁中的Read and Write,這是一篇圍繞臥室布置的情況而展開的話題,筆者在學習前后設計了適度的拓展,引導學生仿照原文用“There be”句型介紹自己臥室的布置情況,最后并自主設計臥室圖畫展開聯想。
4.情境創設
對鄉鎮學生而言,因為缺乏英語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習難度加深,這就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多添加生活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運用、感悟英語,這樣學生學習效果肯定會更好。
總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只要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緊緊抓住PWP教學模式各環節的特點,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會提高閱讀課教學的效率,從而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