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聰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物理課程應注意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在物理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可見,物理學科教師應樹立把科學探究作為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重點。如何在實驗教學中創建合理的科學探究平臺,以期達到更有效地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這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物理教學的效果。
上海市二期物理課程改革更加突出實驗教學,要求實現實驗手段多樣化和現代化。然而傳統的實驗器材與設備不僅很難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有些還成為阻礙實驗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
以滬教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三章《二力平衡》一課為例,“力的平衡”是力學重要知識點,在現行教材中,由實驗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是本節的重點內容,一個傳統且常用的實驗設計是將一小車模型放在水平木板上,小車兩側通過細線連接鉤碼,利用定滑輪將鉤碼的重力轉換成對小車的拉力。通過對該實驗的全過程進行梳理,不難發現存在幾個不夠嚴謹之處。
學生通過該實驗探究,應當得出當一個物體只受二力時,若處于靜止的平衡狀態,兩個力的大小必須相等。但因為小車并非只受水平方向上的二力F1和F2,在豎直方向上還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需要教師作出必要的解釋。另外,該實驗難以探究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兩個力的特點,因為小車運動后會由于受到阻力而減速,并非做勻速直線運動,這使得該實驗的說服力大大降低。
當小車轉過一定的角度,二力不在一條直線上時,小車不能平衡,說明二力在同一直線上也是二力平衡條件之一。但在小車轉動時,同樣會受到摩擦力的干擾,學生實際實驗探究過程中,會發現小車即使和細線不再一條直線上卻仍然靜止的情況。這也需要教師作出必要的解釋,并對學生實驗做進一步指導。
該實驗依據的是小車兩側受到繩子的拉力,而這二個力與所掛質量相等的重物的重力相等,從而推斷出小車兩側所受拉力相等。由于學生還沒有關于力的充分的基礎知識作準備,存在著諸如:滑輪是干什么的?為什么重物對小車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等問題,在這些問題沒有搞明白之前,學生觀察實驗時大都會感到困惑不解,很難直觀地理解二力平衡的原理。
綜上所述,該傳統探究實驗存在較大的缺點,那么能否設計出一個更合理的“二力平衡條件”探究實驗呢?DIS數字化實驗系統或許可以給出更好的方案。
DIS是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的縮寫,是一種用于實時采集數據的智能化系統,由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系統及配套軟件構成。DIS運用不同的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并通過A/D轉換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通過相應的軟件對信息進行數據和圖形分析處理。在“二力平衡”一課中,與傳統實驗手段相比,應用DIS這一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對上述問題作出更好的改進。
1.DIS實驗系統通過傳感器提高數據精度
DIS實驗系統能摒棄一些傳統實驗中誤差很大的實驗器材,減少因為測量器材的誤差帶來的實驗誤差。本實驗中,利用力傳感器進行“靜止”物體所受二力的測量,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0-2位,并可根據需要對精確度進行選擇,數據一目了然。
2.DIS實驗系統大大提高了實驗的速度
傳統實驗在處理數據方面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因為缺乏有效的手段來處理數據,所以往往不要求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來做研究,而數據數量少又不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甚至有時候難以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而由于DIS實驗系統具備“實時采集”的功能,數據采集、處理和圖線描述都由計算機完成,所以師生們可以從數據讀取、記錄,公式運算和圖線描繪等繁瑣的簡單勞動中解脫出來,從數據的數量和數據的真實性來說都比較理想;且每隔一定時間進行自動采集并記錄,大大提高了實驗的效率。
3.DIS憑借數據處理技術使結果顯示多樣化
物理語言不僅包括數字、公式、概念等,還包括“圖像”這一重要的描述方式。教材中關于物體的運動規律,如:振動和波形圖,路程-時間的關系等,都大量應用了圖像。但受限于傳統的實驗方法,教師和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數據并轉化為圖像相對繁瑣費時,反而導致在物理學習中疏于應用這一方式。
在“二力平衡”實驗中,利用兩個力傳感器,并通過軟件將實驗中力的大小實時動態顯示,并建立坐標軸,橫軸為t軸,縱軸為兩個拉力。二個力的大小關系盡顯圖中。促進了學生以物理學的思維方式去讀懂圖線、建立模型。
4.DIS Lab憑借傳感技術彌補傳統實驗中多個測量空白
由于DIS實驗系統相對完善的數據處理軟件,可以設計出很多借助傳統實驗裝置想做而做不好的實驗。如以往的二力平衡實驗很難做出“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下物體所受力的特點,不僅因為物體運動時,用彈簧測力計很難讀數,更因為很難控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在利用DIS系統進行這一難點突破時,可以利用小電動馬達豎直向上拉起鉤碼,并利用光電門傳感器、分體式位移傳感器測量鉤碼通過的路程和速度,并通過“線性擬合”等功能,以圖像的方式顯示出物體的運動狀態——即學生熟悉的s-t圖像,以及拉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更容易得出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下的平衡力條件。
綜上所述,DIS實驗系統相對于傳統實驗具有操作簡單方便、自動化程度高等諸多優點。使用傳感器做實驗便于形成直觀的、反映物理規律的圖像,便于學生深入研究物理現象和規律。
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并非所有初中物理教學都真正適用DIS實驗系統。教師不應盲目亂用DIS實驗,更不能拋棄傳統實驗。因此,必須適量、適度地使用DIS實驗,使DIS系統和傳統實驗相結合,充分發揮傳統實驗和DIS實驗的優勢,讓DIS系統更好地為初中物理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