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耀勇
一、高中政治課“課堂形式”的轉變
高中政治課課堂形式的轉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原因是我國培育學生的目標發生了變化,課堂教學的目標也隨之發生變化,由原來的“雙基”目標、“三維”目標轉變成為現在的“核心素養”目標。“素養”培育它不同于“知識”傳授,課堂形式將要對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理論化了的班級授課制進行徹底挑戰。
1.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教師要摒棄灌輸式的講授教學,要真正讓課堂“翻轉”起來,實現“先學后教”。就像桑新民教授的“太極學堂”一樣,課堂變學堂,課堂學生帶著“問題”學,師生互補,教學相長,讓課堂成為老師教和學生學雙向提升的過程,是對傳統課堂的一次革命。
2.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高中政治課課堂學習,學生要堅決改掉一味聆聽的習慣,更多的是積極主動參與,變“教”為“學”,把課堂“教學”變成課堂“學教”,先學后教。目前的導學案教學、探究式教學、參與式教學和最新的活動型課堂模式都彰顯著學生學習方式改變的新課堂教學。
二、高中政治課“課堂內容”的轉變
新一輪高中政治課程內容將由原來的4本必修,改為必修、選修Ⅰ和選修Ⅱ。課程內容的變化,必將引起課堂教學形式、方式的改變。新一輪高中政治課課堂注重“活動即實踐”“過程即學習”這種學習目標的培育,把“活動”和“過程”作為通往目標的路徑,而不只是“內容”和“結果”,充分體現以“核心素養”為課程改革一以貫之的基本理念。
建議新一輪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與設計中,盡量做到“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設計內容化”,讓“活動型”課程的塑造,能夠成為這次課程課標修訂的一大亮點,在推進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上起到學科的獨到優勢。
三、高中政治課“教師角色”的轉變
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變化,對教師的課堂角色定位已經有很多的研究和探索。我們經過甘肅省“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高中政治新課程實施與師生關系重建研究》和本次省級重點課題的研究,在大量課堂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認為,新一輪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至少要現實教師角色的大轉變。
1.教師要從“傳授者”轉向“引導者”
新課程將教師的角色定位在引導者上。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做到關鍵時候能喚醒、激活學生內在的潛質;碰撞、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捕捉、挖潛學生學習的靈感。巧設問題和情景,要引在關鍵處、導在癥結處。
2.教師要從“傳話者”轉向“對話者”
政治新課程強調問題、情景、活動,知識的結論不是預定的,而是靠“對話”生成。通過師生之間平等、合作的“對話”式教學,生生之間的“同伴互助”式教學,把學生從被動世界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高中政治課“學生角色”的轉變
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看,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目前教育環境下,亟待解決的一是教師問題,教師不能把學生的發展、成績的好壞當做自己晉升的法寶,一味追求升學率而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要轉變思想觀念,改變學習方式,從主觀上做到課堂角色的大轉變。
1.學生要從“被動者”轉向“探究者”
傳統意義上學生的政治課堂學習是通過教師的說教、講授,學生的被動接受、識記、理解,稱為“被動型”學習。新一輪高中政治課堂要求學生主動探究、生成和創新。課堂以問題驅動,任務探究為主線,將學生轉化成為發現式學習的“探究型”學生。也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來學習,“問題”成為課堂的主線。
2.學生要從“客人”轉向“主人”
現代性課堂要發生的“革命”,就是要學生從“客人”轉向“主人”。尤其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學生已經有能力選擇和甄別他自己想要什么?課堂就是學生的,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揚長避短,快樂學習。教師在課堂中作學生發展的領路人、同路人、合作者、指導者。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政治課堂除了要實現以上這“四大轉變”外,還應該積極引導、培養學生的“四種意識”,才能讓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有了承載的主體。
一是學生要有“問題”意識。探尋未知、發現新事物是每個人的興趣和問求的需要,自古至今都這樣。因此,從小引導、培養和保護孩子愛問問題的意識,促進孩子探究習慣的養成很重要。新的高中政治課堂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問題”意識。
二是學生要有“個性”意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和中國培育人才的方向都在于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個性,讓學生形成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高中政治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信仰、思想、尊嚴和擔當意識,就必須要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和特長,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學生有了個性意識,才能主動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優勢。
三是學生要有“性別”意識。恢復高考以來,由于各種原因我們的教育長期處于性別意識淡化和缺失的狀態。教師隊伍中女性比例占絕大多數,現在的學生明顯存在女孩普遍個性強勢,成績優秀,但少東方女性的溫柔賢惠;男性學生多數成績平平,上進心缺失,沒有責任感和社會擔當,性格靦腆,個性不夠突出,沒有了“爭強好勝”的性別特點。因此,高中學生是青年的一代,應該具有社會分工和承擔社會責任的性別意識。
四是學生要有“學習”意識。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更加強調主動學習的意識,選擇學習的能力,高中學生“走班制”“選課制”,甚至每人會有一張不同于他人的課表,這客觀上都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烈的學習欲望。高中政治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互聯網平臺、微課等,將“以學為中心”引入課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突破點,引導學生具有學習的意識。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