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陽
課堂教學是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形式,具有很強的目的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線,學生能學到什么,提高什么,在哪些方面得到發展是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必須考慮的問題。
新課改所帶來的新變化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中心,亦或是具有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的課堂教學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新模式的變化產生了好的效果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弊端。
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和一些聽課記錄及與同事們的共同討論,就教學環節中的一些低效、無效現象的成因和這些現象產生的具體表現及解決方法進行探討。
一、教學低效、無效現象產生的原因
1.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環節設計不合理
教師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對學情了解不夠詳細,忽略了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在課堂教學進行的過程中出現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設定不正確,教學導入過長、過多,無法把知識的趣味性和內容的深刻性進行整合。
2.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無效、低效性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合作學習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并未得到到科學、有效地利用。
3. 濫用課件
有的教師濫用多媒體課件,把大量時間和精力全放在多媒體課的制作上,而忽略了對教材的研究、教學的設計和反思。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學性和實效性。學生看起來很活躍,課堂氛圍也很熱烈,然而教師卻沒有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思考。其結果既浪費學生時間,有影響課堂秩序,最終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4.“教為主導,學為主體”體現不充分
由于受傳統教學慣性思維影響,許多教師在組織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時,越俎代庖,代為探究。另一方面,很多教師“挖空心思”的把學習內容轉化為問題情景,并“處心積慮”地追求教學形式新穎性和多樣化,結果導致學生迷失方向、本末倒置,抓不住學習重點。
5.課堂組織節奏松散、效率低下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現狀。這就要求教師要在組織教學活動上下功夫。教師如果沒有很好的課堂調控經能力,課堂進程就會凌亂松散。
二、教學低效、無效現象產生的具體表現
1.教師指令語中出現問題
有的教師指令語不夠明確,學生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太過羅嗦,學生活動的時間還沒有布置任務的時間長。
2.現場調節能力不強造成課堂凌亂
由于學生活動的明顯增多,課堂的生成也相應增多。有時候,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討論時間遠遠超出了教師的預計;還有的時候,學生對某項活動的操作出現困難。這時候,教師若沒有隨機的調控和應變能力,不僅教學環節被搞亂,還會浪費大量寶貴時間。
3.課堂教學節奏松散
教師和學生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分組、演示、維持紀律等方面。課堂中,教學環節顛來倒去、教學活動松松垮垮,一堂課學生沒掌握多少有價值的語言知識,用來操作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
三、如何實現有效教學
第一,我們應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過程中新舊模式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不能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而課課分組、節節討論,不然我們的改革只能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提高為教學質量服務。我們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并高效利用合作學習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科學設計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合理安排好相關活動,巧妙地整合利用教學資源,恰當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課堂中搭建一個無形的平臺。
第三,從長遠角度來說,教師的專業素養要不斷提高。新的課堂模式對外語教師的素養及課堂管理監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教師要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服務意識,時時刻刻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把培養學生的持續學習能力放在首位,還應學會尊重學生,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四,從機制來說,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是最緊要的問題。我們應對學生實施發展性評價,通過對英語學科學習評價的改革,更全面更科學的對學生的行為做出評價。
第五,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本身的能力高低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應具備扎實的課堂學術水平,科學的課堂管理能力和很強的英語運用能力。教師唯有不斷自我成長,才能更好的引領學生一同成長。
第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合理利用教材。備課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進行備課時需要對課表和教材認真研究。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所以教師需要根據課程標準的相關規定,對教材進行靈活的、有創造性的使用。
第七,適量、適時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目前課堂上的多媒體,大多數是為了追求圖片的美感、形式上的多樣化,同時,英語教師,尤其是較為年輕的教師往往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也缺乏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一節課中大部分英語答案是預先設計好的,這樣的教學就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課堂的靈活性,從而就有影響了課堂真正的教學效果。
第八,課后進行深入反思。在打造精品課程的過程中,我們要在課后及時進行評課和教學反思,反復修改。新課堂背景下的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全面關注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牢記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整合多元學習方式,勇于實踐,積極反思。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以教材為基礎,開發教材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視不同課型的模式教學,加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注意創設情景的實用性,充分注意過程評價,同時拓展學用渠道,只有這樣,新課標指導下的有效課堂教學才能更有顯效。在教育中有這樣一句話說法,“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課堂教學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課,哪怕是千錘百煉的示范課,當我們課后靜靜反思時,總會覺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遺憾。然而,正是在這一次次的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彌補問題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得到了一次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