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梅花
古希臘哲學家說:“世間的一切都寫在臉上,而眼睛心靈的叛徒,如果誰能把真實的情感隱藏,那么社會將給與他豐厚的回報?!痹谌巳硕夹枰獝?,人人都在傳遞愛的世界里,“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常掛在嘴邊,念在心上的一個字。愛猶如群星——給人璀璨;愛仿佛一輪明月——給人溫情;愛更是一個太陽——給萬物帶來生命。而桃李中的愛在哪里?它在——老師的眼睛里。
一、“導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關愛
“導之以理,動之以情”出自高陽的《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意思是用感情來打動別人的心,用道理來使別人明白。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一直要求自己不僅要做好一名教師,同時要做好一名老師的“學生”,記住處理問題的角度——推己及人。
我們這個班有一個成績、紀律“雙差”的所謂“困難生”。他名叫彭鮮,聽以前教他的老師說他平時作業基本是不怎么做,上課沒精神老是趴在桌子上閉目養神,你提醒他,他就把頭低下去不理你,叫他家長來也無濟于事。經過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引導后,他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發言,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很多,成績突飛猛進,達到70多分了,紀律也好了起來??粗粩噙M步和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感到無限欣慰。
作為一名班主任,不僅是黨實施正常教學、教育的主要力量,又是學校與家庭、社會溝通的主要橋梁。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性很強,而心理又很脆弱,單靠強化的教學管理和嚴厲的語言責罰是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不如讓學生明白做錯事帶來的有關危害,對學生“導之以理”,使他“動之以情”,做到對學生進行觀察實際情況,研究學生存在的問題,然后用情感去教育他,用關愛的雙眼開啟孩子那把關閉的鎖,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讓他通過良好的教育改變命運,為家鄉服務,為國家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明白了:導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育教學藏在關切的眼睛里。
二、“學深為師,品正為范”的真愛
“學深為師,品正為范”是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意思是說:學識淵博的人能成為老師,行為端正的人將成為典范。一聲“老師”的稱呼看似平常實則不平常,這稱呼是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一份不折不扣的“責任”。為了這個稱呼,我時時不忘努力學習,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從教二十多年以來,我總是按時甚至提前到校,對待學校的工作總是勇挑重擔,以大局為重,個人私利放在一邊。不斷努力學習教育教學與時俱進的技能,還時刻做好學生“品正為范”的榜樣,在生活中處處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素養。
作為一名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的責任不僅是教學,更應該是教育好學生。我每天沒忘記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真是做到了孔子圣人提出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我的學生,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好。不斷學習教學技能,努力做到教育教學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學識,以博大的胸懷、真誠的心靈之窗——眼睛來愛護每一個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真正體現愛乃教育之基礎,德乃教育之本源。我明白了:“學深為師,品正為范”的教育教學藏在真誠的眼睛里。
三、“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大愛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語出《老子》第八章,意思是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這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這兩句話歷來成為志士仁人崇高的道德境界。這樣的美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教師應以細膩的言行教會孩子怎樣去愛。這樣的教學應該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挑剔;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教育教學應該走進孩子的心里去。
這學期,我在學校舉行了一次公開課,課題是《夏日絕句》,學校領導及老師都來聽課。
在課堂上有一個環節要求小組背誦古詩接龍比賽:當輪到陳小楊(有同學暗地里叫他個位數)時我心里確實有點緊張,而且全班同學也為他捏了一把汗——課堂氛圍靜得聽得到大家的心跳,但我默默地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他雙眼直視著我的眼睛,只見他深呼吸了一下——他也流利地背出來了而且還說出學習后的心得體會,這時全班不約而同地爆發出一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整節課學生們都在“樂”中“學”,在“學”中“樂”,一堂課下來,同學們個個如沐春風,毫不厭倦,仿佛每個人都找到了人生深埋在心里的美好東西。課一上完,我們的校長評價說:“這節課太精彩了,我發現整堂課竟然沒有一個學生‘走神的。這節課太妙了!”妙在讓學生學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妙在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以善為美為樂為榮。這大概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吧?”
面對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我心如鏡。我知道,這不僅是一節課,更是我從事教育事業以來及我人生一直奉行的為人處世的一堂課;只有自己最清楚學生在我心里的分量,我不管在何時何處地只要學生需要我的幫助,我都會盡我所能無條件地給予幫助;不管學生的出身,不問學生的地位,更不嫌學生的基礎,我都會一視同仁,愿為人梯,讓學生們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展翅高飛。我明白了:“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教育教學藏在擁有大愛的眼睛里。
我要懷著最初走進教師這行隊伍的本心,通過眼睛讓“愛”伴我一生的教育事業。眼里的“愛”能讓學生受到人類美好品德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眼里的“愛”能讓學生對自己及家庭負責;眼里的“愛”更能讓學生對社會及國家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讓教師眼里的“愛”融入教育事業之中,愿“愛”滿天下之日,就是實現中國夢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