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進
一、引言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著名教育學家潘寂、荊其誠認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從心理學角度去看待和分析教育過程,認識教育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實質(zhì)、規(guī)律和作用,要善于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和認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特點,尋求最佳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游戲教學法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闡述了怎樣運用游戲進行教學。
二、游戲教學的意義
我在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學,全部學生都來自農(nóng)村。但是,由于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多念課文、多背誦單詞,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英語基礎差。進入初中后又需要記憶大量的語法結構、詞匯,覺得學英語難、枯燥,導致對本學科產(chǎn)生厭煩心理,同時對學習英語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尤其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自如地說英語,導致英語的交際應用能力較差。上課時調(diào)動不起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生只是消極被動地去接受知識,達不到預期理想的結果。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教師就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游戲是知識性、趣味性、競爭性的統(tǒng)一體,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因此,游戲教學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游戲教學的基本原則
1.游戲的開展應有一定的目的性
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課堂游戲過程是一個有序的控制過程,有著極強的教學目的性。
2.游戲應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靈活性
開展游戲要在游戲中注意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靈活性是指在教學中要注意適時、適度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要注意課堂氣氛和課堂節(jié)奏的調(diào)整和把握,要靈活處理教材內(nèi)容與游戲之間的關系。
3.游戲的形式應多樣化,應有一定的層次性
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所以要不斷設計新游戲,不斷翻新游戲。有一定的層次性是指目標的定位要有層次,為掌握語言形式而設計的、具有機械和意義操練性質(zhì)的游戲;另一個方面是指同一個游戲或同一節(jié)課中不同游戲內(nèi)容難度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
4.游戲評價應具有一定的選擇性
游戲教學不但要設計學法和玩法,還要適當選擇評價、激勵的方法。評價可盡量讓學生參與,讓他們在自我評價中增加學習動機,而且要注意及時、客觀、公平、易于記錄、直觀可見。
四、游戲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在單詞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一,七年級單詞結構比較簡單,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用“比一比,誰的記憶力強。”這個游戲。例如,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2 This is my sister.第一課時一共有22個單詞,新授后開始這個游戲。教師準備22張單詞卡片,把學生分成四大組,教師說口令“One two three,go!”,誰站得起來最快,就由誰來回答,憑借記憶力說出22個單詞的一個,回答正確的學生得到一張卡片,得到卡片越多的小組就贏。一邊游戲一邊背單詞,學生玩得愉快,學得輕松,真正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思想。
2.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學習語法是為了運用和交際,要讓學生有機會去實踐。例如,Im playing the guitar.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不同的意思。 如果問句是:“What are you doing now?”意思是“我正在在彈吉他”。而問句是:“What are you doing for holiday?”意思就是“我要去彈吉他”。因此,學習謂語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理解和表達意義。句子和語言在具體的言語情境中才能體現(xiàn)它的意義,實現(xiàn)它的功能。
3.在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情景式游戲,它能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一個濃厚的外語語言環(huán)境中,形成一個小小的外語學習圈。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讓學生在課前就準備好道具,包括各種各樣水果的模型,可以紙類,也可以是塑料。小刀,飲水杯,食物攪拌器。把講臺當柜臺,售貨員和顧客的一問一答要圍繞這單元的課題設計。每個小品4個人,一個售貨員,3個顧客。顧客可以是幾個朋友,也可以是一家三口。在游戲表演中,學生一邊做著挑水果、制作食物,收錢、找錢等動作,一邊進行對話聯(lián)系。學生不但模仿語句,而且不斷地進行句子替換和仿造,這就給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往打下了基礎。
4.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寫作成了學生的“疑難雜癥”,有的談“寫”色變,存在著擔心、厭惡、恐懼心理。因此,教師在課堂當中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興趣的激發(fā)。
例如,教授記敘文,可以設計大轉(zhuǎn)盤的游戲:做一個活動的轉(zhuǎn)盤,上面有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結果how。教師準備6篇簡單的作文,教師轉(zhuǎn)動轉(zhuǎn)盤,轉(zhuǎn)盤停在六要素的哪一個,學生就在作文里找出這個要素。學生舉手回答,最后,找對的學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到禮物。這種游戲目的性很強,學生的參與面也很廣。學生既可以很好也掌握了記敘文的六要素,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寫作文的興趣。
五、結語
總之,實踐證明,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是很喜歡游戲活動的,尤其是那些富有創(chuàng)意和奇思妙想的游戲。即使是一些平時學習成績較差或表現(xiàn)不太積極的學生,也往往會被這些妙趣橫生的游戲所吸引。他們不僅興致勃勃地參加,而且力爭在游戲中表現(xiàn)自己的靈活和聰明才智。在歡快的氣氛中,他們克服了拘束和畏難的情緒,積極開動腦筋,把學過的語言材料自由地運用到自己的話語之中,從而找到學習英語并不難的感覺。把游戲巧妙地應用到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確不失為一種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