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會
課堂評價具有檢測激勵功能,通過及時評價,教師可以把握課堂學習狀況,調控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及時評價現象,雖然能及時地評判出問題的是非曲直、黑白對錯,同時也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給教學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所以,針對學生的學習表現,有時還真不能立刻作出評判,而應該緩一緩,延遲評價,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還有利于學生情感的調動和創造思維的發展。對延時課堂評價運用的時機以及產生的作用,我在教學中主要有如下體會:
一、巧用延時評價,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和評價
傳統數學課堂,強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簡單的“對”“錯”評價,使得教師成為課堂的權威,讓學生喪失了對知識的判斷力。其實由孩子引發的討論是最棒的,也是最有價值的,這種評價不僅能提高學生評判能力,增加教學的活力,而且可以大大改善學習過程,減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負擔。所以,在教學中,要盡量避免或延遲師生間的直接、生硬的反饋和評價,而應轉化或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和評價。
二、巧用延時評價,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的創新思維活動多數是建立在猜測、聯想、頓悟和直覺思維之上的,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創造思維時,難免有不完善、不規范、犯錯誤的現象。如果老師這時馬上給予否定的評價,可能學生的創新意識就遭到扼殺。所以教師要把握時機,適當延時評價。從學生各種思路捕捉創新思維的火種,并使它迅速蔓延。
三、巧用延時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操作、感悟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索的,老師決不應替代;凡是學生自己能獨立發現的,老師決不要暗示。過早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將導致學生放棄主動學習的方式,使學生養成思維的惰性,形成被動接納知識的學習方法。延時評價的適當運用,給學生思考、領悟知識增添了時間和空間,為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創造了條件。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面對問題,應留給學生一定思考的時間,不要期望學生立即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其次善待學生的錯誤。犯錯誤是學生的權利,也是他們成長的必由之路,千萬不要因為學生犯錯誤而傷害學生;再次盡可能少用或不用諸如“好”“不好”“對”“不對”的簡單反饋方式,多用“為什么”對學生進行追問;最后引導學生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發散性。
數學教學過程中,評價的種類繁多,方法多樣。把延時評價適時帶入數學課堂,讓教師和學生都感受到由此帶來的驚喜和不一樣的收獲,通過教師的課堂延時評價,讓學生思維得到更好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