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梅
一年級是學生學習規范書面語和書寫的開始,對母語學習的興趣也由此萌發。這一年的啟蒙教育要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地基,對今后的語文學習產生極大的影響。通過多年的一年級語文教學研究,從分析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語文學習狀況出發,總結在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問題入手,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生本高效的語文課堂。
當前入學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任性,隨便,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認識過程無意性和具體形象性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在學校生活和教育的條件下,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正在迅速發展,形象記憶在一年級兒童記憶中還占重要地位。一年級的孩子對學習有好奇感,卻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獨立完成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變化無常,容易疲倦;行為動搖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沖動和特別敏感。他們好奇、好動、喜歡模仿,并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要想創建高效課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認知等特點,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生本高效課堂的建立。
要建立生本高效的課堂,我認為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在整個人生的學習過程中打基礎的一個階段,只有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迅速的掌握知識。
(一)養成會管理學習用品的習慣
管理好學習用品是一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的前提。學習用品擺的滿桌子都是,找不到鉛筆、橡皮、本子,甚至于找不到課本。為了使孩子能快速找到需要的學習用品,必須實行制度化管理。在我的語文課上是這樣規定的:課桌上放課本、一本本子和文具盒。課本在上,本子在下,落在一起,放在課桌的左上角。文具盒放在桌子的中上方。需要什么就拿到身前,用完馬上放回原位。每節課前都要對學習用品的擺放進行檢查、糾正。孩子們對于課前完成學習用品的擺放會有反復,要讓這項規定成為孩子們的好習慣,要堅持長期的檢查和獎勵。
(二)培養專心聽講的習慣
聽講是決定課堂上接受信息多少的首要因素。一年級的孩子對學習有好奇感,卻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獨立完成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變化無常,容易疲倦。課上我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但他們注意力持續的時間短,這就要老師不斷地變換花樣刺激他們,讓他們自覺地投入學習。老師可以把重要的知識放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教學。一年級學生很單純,都愛受表揚,還可以采取正面引導的方法,看到某某學生聽講特別認真,我就適時的表揚。而看到個別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教師可用目光加以暗示。
(三)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
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是小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自覺改錯的習慣
作業練習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拓展課堂學習的知識。我在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自覺改錯的習慣的做法:
1.教給學生讀題方法
要求學生邊指邊讀,強調他們題目具體有幾個已知條件和問題,讀中畫重點字、詞,養成用符號標記習慣。
2.規范書寫
教給學生寫作業方法,從一筆一劃書寫整齊、美觀到格式正確,都有規范要求。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有了時間限制,學生不敢隨意浪費時間。和時間比賽的結果會鼓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3.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在做完以后再認真檢查,發現并改正錯誤。對老師批出的錯誤,要及時改正,不會改的,要請教同學、老師。該過后,請老師再次批閱。
總之,一年級是學習的起點,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段,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建立生本高效課堂的必備條件。
二、多采用情趣化教學
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是有效地引起學生無意注意的誘因,也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的誘因。
在一年級課堂上,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應多采用直觀形象、有趣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的情景教學,在播放課文內容時,依然對一部分孩子沒有吸引力,只是一到游戲認字時,小家伙們把目光齊刷刷地盯在屏幕上。由此可見,還是直接刺激視覺器官比說教更起作用。因此,一年級課堂應更多的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進行教學。
三、課堂評價要多樣化
要組織好課堂教學,達到高效,課堂評價很重要。無論學生回答是否到位,到點,教師都應該根據教學進程需要給予他們及時亦或有目的性的滯后評價。一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是學生積累生字和詞語的主要階段。他們在表達上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過于簡單化,即使面對這樣的回答,教師也要做到多樣化評價:口頭表揚、書面評價、肢體語言的評價,譬如:眼神的肯定,期待,鼓勵,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撫摸,身體的靠近,握手,掌聲的鼓勵等等,這些形式各樣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對學生的評價。
物質肯定方式對初入學的孩子效果非常顯著。給予看得見的獎勵,孩子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有利于調動孩子認真聽課的主觀能動性,讓課堂紀律直接見效。上課了,一說認真聽講的小朋友能得到小貼畫,他們立即坐得端端正正的。
一年級的教師千萬不要忽視這些不起眼的肯定與評價,其實,這些給予孩子養成良好的課堂秩序、激發學習的主動性都有強大的力量!
總之,新課程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一年級生本高效課堂的建設必須重視習慣的養成、教學方法的情趣化、多樣化、評價的多元化。在教育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盲點。關鍵是要不斷地發現問題,改進不足,從而使學生的學習達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