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靜濤
2018年,黑龍江省新一輪高考改革將至,新一輪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在新課程、新高考的背景下,作為高中教學一線的政治教師, 又一次站在了風頭浪尖。 改革后政治教學該何去何從?必須認真思考。改革,呼喚我們銳意創新,要求我們不斷開拓新思路、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探索新辦法。
一、改革后的高考模式
新高考的幾大特點:
方向一:高考加分項目明顯“瘦身”
方向二:自主招生在統考后進行
方向三:更多省份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方向四:全面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投檔
方向五:外語等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考向六:考試科目有調整
二、對新模式的特點解讀
改革后高考肩負著探索構建“一個整體、四種層面、四付羽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的重任。
(一)一個整體
“一個整體”即高考評價體系,通過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這一高考核心立場,回答了“為什么考”的問題。
(二)四種層面
第一層:“必備知識”
強調考查學生長期學習的知識儲備中的基礎性、通用性知識,是學生今后進入大學學習以及終身學習所必須掌握的。
第二層:關鍵能力
政治科目尤其強調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四種能力。
第三層:學科素養
要求學生能夠在不同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復雜任務,具有扎實的學科觀念和寬闊的學科視野,并體現出自身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內化的綜合學科素養。
第四層:核心價值
要求學生能夠在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養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三)四付羽翼
通過明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問題。
三、應對新高考,教師的思考
1.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更新知識結構,提升課的吸引力
(1)切實轉變教育觀念。
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更新教育者頭腦中的一些傳統、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生活上的益友,終身學習的楷模,學習技巧的傳授者,是教育活動中的合作者,教育科研上的專家。
(2)注現實生活,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應與時俱進,善于接受新事物,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并積極關注現實生活,尤其是關注社會熱門話題,與學生坦誠探討,努力實現“教學相長”。
2.摸清出題的理論和方法基礎,有的放矢
(1)目標明確,緊跟高考指揮棒。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與初中思想品德課相互銜接,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人文、社會學習領域其他科目的教學相互支撐,與學校其他各項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采用分層次教學法,教學要為高考選拔服務,適當提高參加高考學生的知識難度、試題難度,并應圍繞高考指揮棒教學,做到有的放矢。
(2)抓住中心環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方法。
首先,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強化以人為本意識,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積極采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策略,通過各種服從和服務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措施和手段,把學習的主動性真正還給學生。
其次,新高考呼喚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在繼承傳統優秀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變注入式為啟發式,變封閉式為開放式,變單一式為多樣性,既深入淺出地合理組織教學過程,又巧妙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熱情,在積極主動的思考中完成學習和創新過程。
再次,依托現代教育技術引入提高課堂時效。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政治課堂教學,與政治課堂教學融為一體,可以提高政治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3.回歸教材,強調基本知識,改變模擬練習方法
(1)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是王道,一定要穩扎穩打地抓好教材。
(2)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點死記硬背的方式過時了
(3)在模擬測驗練習的出題時,試題難度比例搭配要適當,爭取和高考命題難度比例一致。
4.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1)要建立每名學生的檔案,跟蹤記錄,還要把這些檔案內部進行分類區別,通過數據進行統計積分排名。
(2)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過程的記錄而非只是一個結果的測試,不要緊盯著最后的優、良、中、差,要對學生成長全程監控。
(3)把課堂還給學生,平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教學生學會聽課,大膽說出來,引導學生討論,合作中突破難點,澄清疑點,并寓思想教育與授課之中,發揮思想政治課獨特的思想引領功能,傳播正能量,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5.及早適應“走班制”的管理體制
走班的學科和教室固定,部分學科教師掛牌上課,學生流動聽課。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上課內容,不固定教師與教室。
“走班”之前的選課是第一關考驗,如何“6選3”,這是學生和家長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考慮的內容應包括孩子的學科興趣、目標大學以及未來求職需求等方方面面。教師應該
(1) 對中學生及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通過檔案記錄,平時觀察,問卷測試等方式對學生性格、氣質、價值觀、興趣、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幫助學生確定未來求學目標甚至是求職目標,并制定自己的人生規劃。
(2)把目光從教學轉向學生的發展。
老師必須把目光從原來的只關注學科教學,向關注課程設置、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變革,以及學生的終身發展上轉移。
(3)努力提高個人魅力。
推行走班制之后,學生的個性需求得到了滿足,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得到了激發。教師必須從各方面努力提高個人魅力,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
總之,新高考即將來臨,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這對教師將是極大的挑戰,只有提早準備,未雨綢繆,才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