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裕
【摘要】當前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一技之長或陶冶孩子的藝術情操,會選擇讓孩子學習古箏,對于剛剛接觸古箏的學生來說,如何讓他們愛上古箏,如何更積極更正確地學習古箏,是每個古箏老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古箏教學;興趣;方法;練琴時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提高學生的學琴興趣
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更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才會更主動地進行學習和練習。因此,古箏老師要將提高學生的學琴興趣作為入門教學的一項教學目標。古箏音色優美,有些學生一開始會比較樂于學習,但是隨著練習的深入,每天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學生的耐性會有所減弱,再加之手指撥弦、按弦會感到疼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再那么高漲了。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琴興趣,教師可以開展班級的競賽和表演活動,或者讓學生學會一首曲子之后彈給家長聽,讓學生有表現的機會,從而滿足他們的表現欲并激發上進心。也可以在平時教學時,多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古箏比賽或表演的視頻,讓學生樹立榜樣。
二、學會正確的方法
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彈琴手法,鍛煉學生的琴藝,只有掌握正確的琴藝才能真正體會古箏的音色美、藝術美。因此,在古箏入門教學時,教師對要提高學生正確掌握彈奏方法的重視程度,要致力于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演奏習慣。對于學生平時練琴的要求不應只停留在每天練幾個小時,或者每首曲子練習多少遍,與其練了很多遍都是錯誤的,不如就保證正確率少練幾遍。要讓學生在保證方法正確的基礎上進行彈奏練習,在平時練習時時刻注意保持正確的手形姿勢,類似嬰兒睡覺時半握半張的手勢。坐在正沖一號琴碼的位置,坐在椅凳上時要保持雙腿分開,左腳稍向左側傾斜,身體距側板大概10厘米左右。彈奏時運指方向要和箏面平行,用遠指關節帶動義甲撥動琴弦,要在垂直古箏琴弦的平面方向進行。在保持正確的手形、坐姿的基礎上開始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練習質量,讓學生養成正確的演奏習慣。
三、豐富音樂的表現力
音樂只有富有表現力才能稱之為好的音樂,才能打動聽眾。優秀的古箏演奏者會賦予自己的古箏樂曲強烈的表現力,讓聽眾融入其中,被音樂藝術所感染。那么,怎樣才能使音樂富有表現力呢?首先演奏者應當能夠正確運用古箏顫、按、滑、揉等專業技巧,能夠正確把握節奏和音準,有較強的音樂聽辨能力與感受能力,同時還要求演奏者將自己對于樂曲的理解和感受付諸于演奏之中。要讓剛入門的學生掌握高超的演奏技法是不現實的,但是在平時教學中強化演奏技法訓練,并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是必須的。建議學生多看一些名家表演,多閱讀一些人文藝術方面的書籍,或者也可以學習一些繪畫、書法、舞蹈方面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人文修養,做到內外兼修。另外,學生在練習古箏技法的同時也要注意鍛煉自己的舞臺表現力,要擁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和優雅大方的面部表情。古箏演奏是視聽藝術,在表演時觀眾不僅會聆聽樂曲還會觀看表演者在臺上的表現,一舉手一投足都會被觀眾看在眼里。因此,在平時教學時,教師要要求學生舉手投足間給人以美感??梢钥匆恍┕殴~大家的視頻,例如王中山先生,讓學生通過感受王先生富有感染力與表現力的臺風,從而提高自己的舞臺表現力的意識。
四、合理安排練琴時間
為了提高學生的琴技,教師和家長學生要對進行督促,在保證不影響學業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練琴時間。
第一,家長要平衡練琴和學習的時間,給孩子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什么時候學語文、什么時候學數學、什么時候練琴、什么時候休息放松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與作息習慣,如果出現學習和練琴時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能完成學習計劃的情況,就要拒絕孩子再看電視、玩游戲,經過一段時期,孩子的時間觀念定會得到強化。第二,古箏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旦中斷再重新開始就比較困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復習之前學過的內容才能跟上進度。因此,要盡量不間斷地進行古箏的學習和練習,使自己一直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第三,積極刻苦的練琴對琴藝的提高有幫助,但也不是練琴時間越長練琴質量就能越高的,練琴時間的安排要適當,不能耽誤日常的學業,也不能以犧牲學生休息放松的時間為代價。只有勞逸結合才能讓學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練琴中去。
五、結語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古箏的基礎,掌握正確的方法是學好古箏的關鍵,強烈的表現力是學好古箏的必要條件,合理適當的練琴時間是學好古箏的重要保證。在古箏入門教學時要重點做到以上幾點,要讓學生感受到古箏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凌青.淺談少兒古箏教學中彈奏基本功的訓練[J]. 北方音樂,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