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穎驍
隨著當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小微企業在健全金融市場系統發揮著重要作用,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很多小企業逐步取代大企業成為銀行主要的客戶群體,業務增長點也落在小微型企業上,所以近年來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管理更為重視,很多銀行建立了以微小貸款為主要業務的部門。但是小微企業的本身存在著規模小、市場競爭力缺乏、承擔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此外,在經營制度、管理方式以及資產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使得銀行在對小微企業的貸款中面臨著諸多風險。因此,尋找當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風險的控制策略,減小其風險是當下研究的重要問題。
一、小微企業信貸風險概述
(一)小微企業的概念界定
小微企業是是由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小微企業一般是指在從業人員、資產總額或營業收入上達到國家制定的標準的微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統稱。2011年,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頒發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其明確提出了微型企業的劃分標準,同時將中小企業根據其規模劃分為微、小、中三種類型。
(二)信貸風險的概念界定
信貸風險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歸還貸款本息或逾期不歸還而引起商業銀行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它屬于信用風險中的一種,是一個從萌芽、積累直至發生的漸進過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產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般來說信貸風險就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相互結合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借貸方的財務狀況發生危機,致使自身償還利息的能力低于預期,或者是當下的經濟環境發生動蕩引發企業發生一些無法預知的因素,因此在業務中,商業銀行的收益往往是低于預期的,從而出現虧損現象。借款人無法按約定進行償還貸款,導致銀行無法獲取信貸而產生的收益,嚴重時還會造成本金也無法收回的情況,從而給銀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二、小微企業信貸風險成因
(一)市場風險
小微企業與大客戶相比業務結構比較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市場的應變能力較差,產品的技術以和生產能力比較落后,很大一部分的小微企業自身經驗不足,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造成經濟損失,這些都是造成小微企業平均壽命短的一個主要原因。
小微企業的市場風險主要體現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和產業鏈地位兩個方面。首先,從產品的生命周期來說,小微企業在產品上主要涉及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行業等領域,這類產品有一種的特點是需求量大、更新速度快,所以產品在投入期有很大的市場風險。在這種產業鏈地位上來說,小微企業除了要承擔客戶支付的風險外,還要承擔與客戶不合作而產生的意外風險,它不同于一些大企業遇到風險很容易的另尋投資,小微企業往往是通過“人脈關系”建立銷售渠道,這些渠道有一個重大的特點就是不穩定性,人員稍變動就會對小微企業造成很大的的風險。
(二)管理風險
當下我國大部分的小微企業都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全、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合作雙方之間缺少有效的監督。同時,小微企業的員工大部分綜合素質不夠,企業內部容易因一些小事發生矛盾,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嚴重或甚至會倒閉。所以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對于小微企業的運行和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暴發戶”“土豪”這類的經營者文化水平不高,對企業發展缺少規劃,給企業經營帶來風險。
(三)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的出現絕大部分是因為部分小微企業管理人員道德素質低下,缺乏信用觀念,存在較嚴重的道德問題,所以很容易發生騙貸的行為,而且不償還相關債務。目前我們國家的信用體制還不夠完善,銀行并未完全掌握小微企業資信狀況,如果被別有用心信用不良的企業發放貸款,信貸風險便極有可能發生。
三、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的現狀
(一)信用風險評估體系不健全
信用風險評估主要是對業務的經營風險、償債能力以及資金運營情況等進行綜合的衡量。企業倘若失去了信用,對其經營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建立風險信用評估體系對于小微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現如今銀行制定的信用評估體系大多數是針對大中型企業的,而小微企業主要經營者數額少、需用的貸款,其評估因素與大中型企業相差很多。但如今小微企業已經成為銀行辦理業務的主體部分,但銀行并沒有建立一個致適用于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忽略了小微企業的產品技術含量低、研發能力一般以及人力資源狀況良好這些外界因素,沒有結合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建立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二)風險預警機制欠缺
小微企業的自身發展狀況是極其不穩定的,有可能當前處于狀態很好的盈利階段,七天后就會因為資金問題面臨倒閉的危險。所以銀行就要對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監控,建立小微企業專屬的風險預警機制。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大多數銀行都沒有設立針對小微企業的風險預警機制,因此導致信貸風險時有發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對市場供需、經濟形勢、行業變化等缺少有效的檢測方式,一旦出現較大的環境變化,會出現措手不及的現象;第二,貸款的資金流向使用缺少檢測方式,一些小微企業對貸款私自挪用,銀行無法監測貸款的使用行蹤;第三是貸款過后銀行缺乏對小微企業經營情況、管理情況等進行風險預警機制,當出現新貸風險后,部分小微企業失去了還貸能力。
(三)專業管理人才缺失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整體的專業技術人才雖然在數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整體的素質仍然不能滿足銀行業務發展的需求。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開發,專業技術人員人才的使用價值是其能創造價值的價值,具體可以表現使用專業技術人才能銀行創造巨大的效益,這也便是人才培養的意義。如今當下金融業的主要特點是復雜性和高技術性,而且這類學科又比較新興和具有交叉性,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數字統計學都會風險管理提供了依據,所以用關的工作者必須具備超強的綜合素質能力,面對有關產品的業務和不同對其風險進行預知和分析,而且在后續過程中用不同的預防方法來針對不同的風險。所以在此類的專業人才的培養上,中國還遠遠不足。
四、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管理策略
(一)健全信用評價體系
小微企業的風險控制要點與大型企業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可以通過完善信用評價體系來解決小微企業的信貸風險問題。目前很多小微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小微企業征信市場運行機制和專業運行機構缺失;信用體系建設尚未覆蓋草根金融等薄弱環節;人民銀行缺少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有效手段;信用體系建設成果可推廣性和可持續性不強四個方面。
所以建立信用評價體系,不能簡單地拘泥于財務報表,要盡可能的采用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將易辨別的現金流可觀察的資產作為風險評估的基礎,從而客觀真實的反應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減少信貸風險的發生。此外,在進行小微企業進行制度體系創新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小微企業自身的特點。利用其金額小、資金靈活為其設計一個標準化的評價指標。
(二)注重管理人才培養
銀行要想得到發展,人才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若想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收益,就必須要提升有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專業技能。首先,對客戶經理也是行常態化培訓;其次,對員工實行培養和考核,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選拔機制,正確了解每位員工的長與短,合理安排崗位,使人才得到重視,能力得以發揮。除此之外,通過培訓也能使員工專業技能得到提升在信用風險方面問題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關注。
五、結語
總而言之,如今小微企業已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當下中國對于小微企業的貸款方面,越多的銀行余額越大,同時承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對于銀行來說,信用風險是使所有信貸風險中最大的風險。為此,銀行要針對各種小微企業開展有效的措施,展開有效的控制,根據小微企業建立一套信貸風險的防范和規范機制,從而避免信貸的風險的發生,實現使小微企業和銀行實現利益的雙贏局面,從而使中國經濟得到更健康的發展。(作者單位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鶴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