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群
一、案例背景
“創智課堂”是新課程、新課堂的個性化解讀,也是楊浦區推進素質教育走創新課堂之路的區域性舉措,它突出了課堂思維的激活和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體育學科的“創智”,其突出表現在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重視讓學生喜歡體育運動,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愉悅身心。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他們自主學練的能力。
二、案例描述
四年級學生喜愛籃球運動,模仿能力強,對球類項目有較大的學習興趣,且自主意識和好勝心強,但合作意識欠缺。
通過第1課時的學習,學生對運球動作有了初步了解,但每個人對籃球運動的認知不同,控球能力也不同,一部分學生對運球的正確位置比較模糊。針對以上問題,在教學中設計了富有趣味性的練習方法和手段,靈活多樣的運球游戲和探究練習,從自我探究到小組探究、互助學練,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學練,形成自己的理解,并且同伴間互幫互助、共同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的課堂形式,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1.預設
籃球行進間運球技術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圍繞主線展開教學。運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原地運球的基本功練習中,不僅提高抬頭運球的能力,而且調動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在基本部分的練習中,組織學生練習行進間運球,有原地運球、走動運球、跑動運球等各種游戲,通過比賽來推進教學,讓學生感悟和探討原地運球和行進間運球的不同之處,分析出各自技術動作的特點,體現由易到難、從簡到繁、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
2.實施
通過采用“舞動球操”→“戲球”→原地運球→走動運球→慢跑運球→不同速度運球→“星球大戰”等環節,以及走走拍拍、運球擊掌、運球報數、快慢車道等運球游戲,把學生帶入課堂。如,組織學生進行“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讓學生抬頭運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分小組共同探究出不同運球時應按壓球的部位,解決了該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然而,學生的動作技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男生一般比較喜歡籃球,且靈敏素質較好,掌握技術動作較快;女生雖然柔韌素質較好,但靈敏素質和控球能力不如男生。因此,采用合理分組,利用小組學練和多元的評價機制來提高課堂效率,并利用籃球運動具有集體性、對抗性等特點,在合理的分組中更好地體現公平性、競爭性,有助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3.調整
第2次的教學設計主線:主動學練倡互動,探究學習促發展。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在小組合作學練時,教師有意識地將技術動作強的和弱的進行合理調整,減小組內成員之間的差異。讓各組學生在同一水平上進行探究學習和創編游戲,探究出更適合各自小組的學練方法,引導學生先在組內開展競賽,再與相同層次的小組進行比賽,最后挑戰更強的對手。
4.再實施
從準備活動(球操、戲球),到主教材(籃球的行進間運球),再到綜合活動(“星球大戰”),通過探究學練、公平競爭、歡樂游戲等形式進行多種運球的練習,并且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練,各小組成員積極開動腦筋,共同思考、體驗,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自我展示、合作學練的動作糾正和互相評價環節,提高了學生主動探究運動技術動作的能力,明確了技術動作的概念。此外,通過“星星點贊”方式,使學生在互相點贊的氛圍中合作學習,共同成長。如,運球不失誤的學生獲得1顆星,提出“金點子”的獲得1顆星,運球動作技術較好的學生獲得1顆星,小組合作愉快的小組獲得1顆星,還有積極創新、遵守紀律、勇敢頑強、關心同伴的學生都可以獲得1顆星。“星星點贊”的評價手段,從主體互動化、方式動態化、內容智趣化入手,讓學生在練習中釋放潛能,發展個性,促進運動技能的提高,共同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案例分析與反思
1.結伴學練,善思考
“創智課堂”的基本特征,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而非傳統的灌輸。如何在課中提高學生對籃球學習的興趣和合作學練的能力呢?本課在學習行進間運球時,改變以往教師講解、示范動作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體驗、去思考,以小組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共同解決技術動作難點。如,在綜合活動“星球大戰”中,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在充分發揮團隊力量的同時,展示每名學生的風采。
2.快樂游戲,展本領
讓學生自主創編游戲,在一個個快樂的游戲中,他們了解了原地運球與行進間運球的區別,掌握了行進間運球的正確的觸球部位。開發學生思維,設計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游戲,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新性,讓學生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學會了行進間運球的技術動作。
3.師生互動,促成長
在行進間運球的“快慢車道”游戲練習環節,教師作為交通指揮者,讓學生選擇最適切的“車道”進行學練,融入了分層教學。教師通過觀察,引導和鼓勵部分學生通過變“車道”,進入更快的“車道”進行學練,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勇于挑戰注意安全的同時,還增強了遵守交通法規和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學生能夠跳一跳摘“桃子”。
4.多元評價,助成功
“星星點贊”評價方式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中,每一階段練習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自我鍛煉、合作學練進行檢測,利用“星星貼”,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動評價,當學生看到同伴之間表現優秀或有進步時,都貼上一顆“星星貼”予以獎賞,營造一種“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合作與競爭氛圍。
5.品德培養,滲無痕
注重對學生的品德培養,從準備活動(球操、戲球)到主教材,從籃球行進間運球到綜合活動再到“星球大戰”游戲等,通過小組合作和游戲化教學,不斷滲透品德教育。在各個學練環節,鼓勵學生樂于合作,在探究中積極思考,在展示中表現自信,在困難中敢于挑戰,在游戲中遵守規則,在活動中注意安全。圍繞學生的自評、互評(“星星點贊”),教會學生善于發現自己和同伴身上的亮點,營造文明、和諧、智慧、樂學的教學氛圍,寓德育于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