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心
摘要:工匠精神作為一種時代精神在政府報告中提出,顯示了當今中國社會對培養專注型人才的注重。本文強調高技院校對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作用,明確工匠精神的核心含義,分析高技英語視聽說這門非技能型課程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培養教學策略。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技院校;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策略
2016 年3 月5 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強調了中國應時代發展的新需要。世界的長壽企業扎堆出現在日本、德國這些國家絕非巧合,正是因為他們都在傳承著工匠精神。
高技類院校作為培養新一代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對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現代型人才的作用毋庸置疑。
一、工匠精神的含義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和意義
我國提出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敬業守信、作風嚴謹、執著專注、精益求精、推陳出新。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導致企業忽略產品的品質追求,現代人在崗位工作中沒有職業追求[1]。中國提倡的“大國工匠精神”,核心要旨是提倡在各行各業中樂業敬業,熱愛職業多過熱愛職業附帶利益的“匠人精神”。
在“短,平,快”社會氛圍的影響下,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的高技學生大有人在?!叭倭?,行行出狀元”,工匠精神的最終目標是要在培養“干一行,愛一行”、并能把自己的工作技能當做一生事業去追求的人才。因此,宣揚工匠精神目的在于激發每個學生認真做事的激情,培養能夠把“匠人精神”運用在各行各業中的普通大眾。
二、高技院校英語課程要求與教學意義
我國教育部教育司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要重視語言學習的規律,正確處理聽、說、讀、寫、譯之間的關系,確保各項語言能力的協調發展?!绷⒆氵@一要求,為適應不斷深化的國際合作發展,高技高職院校更是將列居英語五項技能之首的“聽、說”作為英語專業的教學重點,開設“英語聽說”或“英語視聽說”課程作為英語專業必修課培養學生實際跨文化交際能力。其次,作為職場應聘敲門磚的各類英語考級對“聽、說”考試力度的加大和用人單位對應聘人才的英語實際交際能力的看重,都要求了學生對“聽,說”這一技能的鍛煉和強化。因此,掌握相當的聽說技能對高職高技英語專業的同學而言十分必要。
三、高技學生現狀分析
(一)高技學生特點[2]
隨著國家對高技教育的重視及投入的加大,高技生源由高考統招、高中生單獨招生、中高職、中高技對口招生等多種生源組成,學生結構多樣化,構成較為復雜。其次,知識及思維水平的不統一,對高技教育的認識不足,和對自身職業目標方向的不明確都導致該類學生本身缺乏良好學習習慣,碰到困難容易煩橾厭學。當接觸到英語視聽說這類需要具備一定英語基礎的專業基礎課時,容易出現學習主動性差等情緒。再者,高技學生在上一階段學習中承受過的失敗和挫折情緒若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就會影響課程學習效果。
(二)高技學生英語視聽說學習現狀
針對高技學生的結構特點,高技英語專業學生在英語視聽說課程中呈現的學習狀態不容樂觀。學習動機不明確,缺乏學習興趣是高職學生最大的特點。高技院校一般到了三年級就進行外訓實習,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加上受到等級考試的影響,認為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通過等級考試。部分學生持有大學生活輕松的想法,不愿意投入精力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英語視聽說課程。此外,高中時期強調的應試教育體制也導致英語口語成為高技英語專業學生的弱項。
四、高技英語視聽說教學對培養高技學生工匠精神的滲透作用
根據對高技學生的分析,雖然導致學生學習動機低下的原因方方面面,但高技階段對英語系統全面的學習即是給了學生在某種程度而言從“零”開始學的平臺。英語視聽說是集專業性和應用性于一身的的綜合應用課程,對重塑學生踏實專注的學習精神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要借助這門專業性應用性都頗強的課程培養出專業專注的應用型技能人才,無疑都要從學生的內在品質開始培養,讓學生從沒有學習目標到有學習追求,重塑學生內在精神世界。
五、高技英語視聽說教學滲透與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教學策略
(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操作
首先,在授課過程中,選取與事業追求、工作品質相關的主題設計相應的提問互動環節,引導學生思考職場中獲得成功與性格品質的關系,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精神追求對事業成功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組織課堂授課時注重講、練、訓結合,避免將視聽說課程機械地操作為聽力訓練課。鼓勵學生用力所能及的英語口語作答,積極引導學生對同學的回答給與掌聲的鼓勵,增強答題學生自信心,同時也培養學生對他人努力成果進行肯定和贊許的精神。
(二)充分利用英語多模態教學設計活動[3]
對于英語視聽說這一門課程,傳統的評定機制和教學設計已經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借助英語 presentation(課題展示)和role play(角色扮演)的活動,不但豐富了英語教學活動形式,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組織過程學到更多技能。英語 presentation(課題展示)要求學生制作課件配合演講進行內容解說,讓學生在分享和交流的過程中提升演說能力以及PPT 課件制作技巧;而 role play(角色扮演)可以鍛煉學生組織活動和協調小組成員的能力,讓學生在團隊作業中學會與人交流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課外活動的滲透(英語角,English Hour)
教師可引導班干部帶領同學們組織班級英語角以及鼓勵同學們在宿舍進行English Hour(英語時光)培養學生自發、自主學習的能力。這類英語活動不但可以鍛煉組織者學以致用的組織能力,還可以培養同學們自主參加活動,自律參加學習的精神。
(四)借助 APP 提升英語學習興趣[4]
手機已經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機 APP 更是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娛樂各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捷。英語學習也可以借助相應的如扇貝聽力、英語流利說、英語趣配音等學習軟件幫助學生在樂趣中提高英語技能。由于手機英語學習軟件具有操作簡易、內容豐富有趣、難度層層遞進的特點,學生可以在攻克更高難度游戲任務中培養“精益求精”的做事態度,找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樂趣。
(五)教師的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
為學生創造耳讀目染的學習氛圍。教師作為課程學習的策劃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傳道受業的解惑者,更應該將對學生的要求作為對自己的要求,并將其體現在自己對每一節課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對教學工作專心致志的研究,讓學生在身邊就可以看到孜孜不倦、專注堅持的“匠人”身影。
六、結束語
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教育是培育國家新一代的偉大工程,教學不但承擔著教書的任務,更承載著育人的重擔。現代教育應該在傳授技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技能和崗位并且引以為傲。工匠精神教育旨在培養出具備匠人精神的新一代接班人,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分“文科”“理科”,不分“技能型人才”“理論型人才”。將“工匠精神”滲透在英語視聽說課程的課程設計和實施中,讓具備“匠人精神”的高技英語應用型人才就業后可以在崗位上發光發熱,成為精益求精、專業專注的新時代“工匠”。
參考文獻:
[1]胡小成.“工匠精神”內涵探析——兼談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養途徑[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113-117
[2]馬保仙,王秀蘭.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及對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6):60-66
[3]韓穎.英語視聽說課的多模態教學活動設計[J].大學英語(學術版),2014(2):16-22
[4]李虹.淺析手機 APP 在《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J].亞太教育,2016(23):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