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柯蒙
高校的會計核算管理工作是財務管理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預防以及控制高校的財務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是分析了高校的會計核算工作之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高校會計核算工作的對策以供相關人士進行參考。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高校在辦學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然而,與此同時 ,高等院校在會計核算管理工作之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亟待解決,會計核算直接關系到財務管理水平高低,本人主要根據多年的會計核算工作經驗,探討如何對高校的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有效優化。
一、高等院校會計核算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工作核算程序以及崗位設置不科學。現階段很多院校的財務機構都存在管理混亂的現象,會計崗位設置以及人員配置都不夠科學,不同崗位職責之間存在工作交叉,導致不同崗位責任不清,很多會計工作者從事多項工作,涉及到的責任環節也比較復雜,這樣的情況導致會計工作在審核、復核以及監督等環節存在很多漏洞,以及財務部門很難實現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現階段很多高校的財務部門都將會計工作重點立足于校內業務的報賬工作上,主要涉及審核、制單、付款等內容,但是在會計工作銜接、對賬審核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甚至沒有專門工作人員負責,因此在財務部門有的工作室大家都參與其中,而有的關鍵工作卻無人問津,出現問題時大家相互推卸責任,這樣不僅影響財務工作效率而且極易引起內部人員之間的矛盾。
(二)核算體系不完善以及會計業務處理缺乏規范性。目前很多院校為了推進科研工作發展,經常會設立對應的科研經費資助教師從事科研工作,但是在無形資產問題處理上很多財務工作者并沒有按照規定進行處理,設定獨立的無形資產核算項目,另外不同高校對于內部財務制度規定也有所不同,相同業務的會計處理和科目設置也存在很大差別,這就導致不同院校之間的會計工作很難實現有效的對比和分析,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三)財務會計工作者整體素質偏低。財務會計工作者整體素質偏低,這類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部分會計人員業務技能不足,不能熟練地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包括會計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等,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嚴重影響高校財務工作的質量。第二,部分會計人員基本職業道德素質仍需要加強。會計工作者必須要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客觀公正的工作原則,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具備工作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接觸到的大部分工作是經濟業務,通過相應的會計操作很多經濟問題都能夠被展現出來,此時會計工作者必須要堅持原則,及時監督、檢舉揭發相應的違法違規行為,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
二、提高高校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的主要對策
(一)完善會計核算程序,增強會計核算崗位設置科學性。要想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就必須要關注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強各個崗位之間的協調性。財務職能部門崗位設置要結合相應的部門工作業務,堅持內部牽制的制度原則,實現不同崗位之間的相互牽制。比如,在處理對外付款業務時,會計核算崗位要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和規范對原始憑證和審批手續進行實現審核,只有符合相關要求的業務才能進行付款操作。憑證在傳遞過程中要符合相關的制度程序,通過與其它會計業務之間的連接和牽制實現業務處理的準確化和科學化,盡可能地降低錯誤發生的概率,確保會計信息和會計資料的完善和準確。
(二)建立完善的高校會計制度。制度是引導會計行為的基礎,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院校也在不斷進行改革,與此同時高校會計工作面臨的內外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在原有業務有所變化的同時也增加了各種新的會計業務,對此高校必須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會計處理工作規范,堅持與時俱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發揮高校會計工作的實際作用。
(三)提高會計工作者素質。為了完善高校的會計核算工作,本人認為需要重視對會計工作人員的教育培養,提高會計工作者素質。當前必須要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快實現會計工作者的轉型,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推進高校會計工作水平提升以及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需要完善會計核算管理工作,對此,需要提高會計工作者素質、建立完善的高校會計制度、完善會計核算程序以及增強會計核算崗位設置科學性。從而優化會計核算工作,促進高校健康穩定發展。(作者單位為四川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