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簡介——
2016年3月。深圳市李春玲名師工作室(以下簡稱李春玲工作室)正式掛牌。工作室以“項目推進”為抓手。通過制度保障、專家引領、課題開展、團隊培訓、輻射交流等措施機制。秉承“提升工作效率。一次活動一次培訓”的工作原則。聚焦環境課題研究。立足于實際,開展了各項工作。2016年11月,工作室申報的課題《幼兒園學習環境建設研究》獲得深圳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立項,一年來,共接待5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園長和老師參觀環境建設成果。此外。工作室先后成立了15所課題實驗園。14所工作室基地園。
對話時間:2017年11月21日
對話地點: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皇御苑幼兒園
對話者:李春玲 深圳市南山區大新幼兒園園長、深圳市李春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謝娜 深圳市福田區機關第一幼兒園園長
高麗霞 深圳市福田區皇御苑幼兒園園長
荊揚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學前專職督學
涂美霞 深圳市南山區龍海第二幼兒園辦公室主任
唐玲英 深圳市南山區大新幼兒園安全后勤主任
夏曼芝 深圳市南山區大新幼兒園年級組長
對話背景:金秋十一月,碩果累累,正是收獲的時節,李春玲工作室也迎來了中期成果匯報工作會。自成立以來,工作室在深圳l市南山區各級領導和專家導師的指導關懷下,在主持人李春玲的專業帶領下,取得了斐然的成績。本次對話圍繞“總結經驗,聚焦示范輻射”這一話題展開。
高麗霞:主持人,工作室剛成立時,您對工作室在專業引領、示范輻射這方面的整體構想是什么?
李春玲:工作室的核心價值在于“團隊的建設與專業的引領”,以“整理一套工作室創建經驗、開發一套環境課程資源、輻射一批市區園所、培養一批深圳市名教師”為行動目標。我們以環境研究為載體,確定了“主持人引領學員成長、成員互促專業提升、導師制保障團隊整體發展”等培養思路,提升全體專業能力;通過基地園建設、課題園開展等,促進工作室園所提升;形成“主持人引領成員提升專業素養——成員輻射基地園開展專業改變一基地園對外進行專業輻射”的輻射思路,充分運用對外開放、公益培訓、微信推送等方式,在更廣闊的平臺上開展輻射工作。
荊揚:工作室在促進園所、工作室成員、學員專業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成員和學員通過哪些方式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高麗霞:主持人和專家導師主要通過以下舉措來促進成員和成員園所的專業提升和發展:一是名師大講堂,授人以漁,用先進的理念引領大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轉變教育理念;二是入園個性化指導,主持人和專家導師定期走進成員園所,針對園所實情對癥把脈,給出具有園所特色的改進方案,促進個性化發展;三是和全國各地名師工作室建立聯盟,互相交流觀摩,共同提升。
工作室內部實行導師制度,成員與學員結對,導師幫助學員及其所在園所共同進步。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工作室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名園長和名教師,他們也成為了深圳學前教育優質發展的中堅力量,在行業中起著先進示范的作用。
夏曼芝:每次研討就是一次培訓,更是對其他人的輻射。工作室會定期舉行研討活動,四個核心小組舉行專題研討活動,開展的“教師的專業成長”“從課程的角度來談活動區的設置與指導”“一日生活的組織與指導”等一系列專題培訓,為學員的個人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成員與學員師徒結對,更加有的放矢地促進了交流和提高。導師和名師一個學期至少需親自深入各幼兒園和班級指導一次,從幼兒園環境的有效利用、一日活動的組織、區域活動的規劃、區域材料的有效投放等方面入手,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和研討,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提升自己的同時,學員走進基地園和課題園,無私幫扶他人。我們會定期組織年級組的老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如晨談、區域活動、小組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等,并對其進行具體指導。引領年輕教師積極思考,在每一次活動中得到專業提升,起到引領、輻射全園的作用。
涂美霞:工作室課題實驗園、基地園研究的重點及示范輻射的方式有哪些?
唐玲英:工作室以“開發一套學習環境資源,輻射一批市區園所”為目標,成立了課題實驗園,秉承環境回歸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原則,開展幼兒園學習環境的深入研究,通過領域與材料的研究,主題與材料的研究等,把“LPR(loose parts research)無固定玩法材料研究”作為重點,努力打造適合幼兒發展的幼兒園室內外一體化學習環境建設。各課題園從實際出發,結合本園的特點和老師的特長,選擇合適的研究方向,通過“領域(主題)內容——可能投放的材料——可能選擇的組織方式(集體、小組、個別、自選)——活動案例實錄——回應目標”的步驟來實施。
例如,深圳市南山區的南頭城幼兒園,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充分教研,積極探索,在幼兒園室內外提供了大量的無固定玩法的材料:泥地、水及輔助材料的結合,養殖區各種動物養殖及生長過程的材料,種植區的自由選擇的材料,生活區制作創意等各種自然材料,有效地促進了科學領域與材料關系的深入研究。15所課題園充分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以內部教研促本園的輻射,開展工作室課題園間的交流匯報,提升園與園間的輻射,通過對外開放達到全國各地參訪園的輻射,并借助工作室公眾微信平臺,實現了向全國、省、市、區的有效輻射。
謝娜:為逐步在全市幼兒園建立起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全市學前教育走向專業發展的軌道,深圳市掀起了“名師工作室”項目之風。我們的工作室成立之后,經過一年半的學習與磨礪,主持人引領大家勇于展示研究、行動的過程,交流分享,并提出基地園開放的要求,將14所幼兒園變成了基地園。基地園注重開放、互動、體驗式的教研氛圍,強調在開放過程中互相溝通交流,改善成員、學員所在園所教師的觀念和行為,讓教師從被動專業化轉向個體的主動專業化,并獲得了更多與同行交流、研討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園所之間的協同發展。通過基地園的開放,孩子、教師、園長都悄然變化,工作室基地園為大家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真正起到“一名名師帶動一個班,推動一所園,促進一個區,影響一個市”的作用。
謝娜:微信公眾平臺是工作室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的主陣地,作為公眾平臺的創始人、負責人和審稿人,請兩位老師介紹一下微信公眾平臺工作重點和工作開展情況。
荊揚:工作室剛成立,建設微信公眾平臺的任務就被列入了主要工作,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還好,有一位學員的信息技術能力很強,我們的公眾平臺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和大家見面。
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塊。一是名師引領,主要介紹工作室的背景、指導思想、目標、主持人基本情況、文章作品和培訓等內容;二是報道工作室全體成員和學員的成長足跡,如讀書筆記、學習心得、案例分析、論文等:三是工作室新聞速遞,包含工作室開展的各項活動、基地園開放等新聞資訊;四是最新政策、行業資訊、先進理念等,信息量大且全面。
微信公眾平臺建立的第一年,從文字、圖片到版面設計,全部由信息組自行完成。由于白天大家都要從事本職工作,每晚加班到凌晨是信息組的家常便飯。他們摸索著學會了插入音樂背景、制作動畫效果、修改模板等技術,使平臺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具備了專業制作水準。更有許多人曾問過李春玲主持人:“你們微信公眾號很有風格和特點,是哪家公司制作的呀?”正因為自力更生的過程辛苦,得到認可和表揚時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才彌足珍貴。
涂美霞: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形成一種主流的線上線下互動形式。我理解的是,公眾號旨在實現“重在實踐、貴在分享、以內容取勝”的自媒體活動,將探究名師工作室的建設經驗、研究模式、求索過程,進行有知識產權的推送,與關注者就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內容進行全方位溝通,成為讓讀者愿意訂閱、主動關注、期待見面、共建共享的幼教資訊空間。
原創可以給讀者帶來較多價值,我作為審稿人,首先要增強大家對微信公眾號的策劃意識,由工作室自己編排、發布內容,對原創稿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實效性負責。我著眼于結合工作實際,篩選出客觀且系統地反映工作重點、最新動態、創新做法、特色亮點、先進典型、成功經驗以及重大活動等類型的原創稿件。每一篇稿件,我都是以讀者的心態先睹為快,精細校稿。例如:新聞稿件要緊扣新聞主題,突出主要人物和新聞事件發生場景,篇幅以精要為佳;工作室成員和學員的讀書筆記、學習心得、案例分析、論文等,注重提高有效信息含量,狠抓內容的專業提煉,嚴禁復制抄襲的文章,推送保質保量的原創作品。讓每一篇文章框架清晰,有條有理,表述流暢,必要時加以圖片襯托,使之更具專業性和說服力。
荊揚:為了使公眾平臺成為工作室更閃亮的名片,2017年8月,我們聘請了專業的制作公司來運營微信公眾平臺。期待有更多人關注我們,讓工作室的影響力愈來愈廣。
高麗霞:主持人,在工作室中期成果的基礎上,您對工作室示范輻射工作有哪些新的構想與舉措?
李春玲:在中期成果的基礎上,工作室對未來示范輻射的設想和展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團隊建設是工作室的核心工作,我們將繼續踐行團隊發展理念,梳理全體成員的成長素材,幫助他們通過自身反思、同伴促進、團隊交流、平臺展示,提升專業發展;第二,繼續圍繞工作室目標,落實“交流學習”“基地園開放”“名師輻射”“推進改造類園所環境”等項目工作;第三,整理出工作室建設、環境課程、課題開展、人員成長等全套資料,爭取更多發表、出版和成果展示的機會,推動工作室教科研新發展,促進示范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