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金
[摘要] 目的 觀察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無痛內鏡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將該院于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220例接受無痛內鏡檢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予以傳統護理,實驗組予以安全預警護理流程。 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后對比,其胃內積水率、誤吸率與低血糖發生率更低,腸道清潔率與對醫護服務的滿意率更高(P<0.05)。 結論 對行無痛內鏡檢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安全預警護理流程,能避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提高綜合服務質量,可在今后臨床中進一步推廣實施。
[關鍵詞] 安全預警護理流程;老年糖尿??;無痛內鏡檢查;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a)-0098-02
糖尿病在醫學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癥狀可概括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與體重減少[1]。糖尿病會給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尤其是老年群體,他們的機體功能相較青壯年人群更弱,不盡早接受診治易導致病情惡化,從而引起其他并發癥的出現,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是控制糖尿病發病率的重要措施。目前,在臨床上無痛內鏡檢查技術的應用率較高,因為它具備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和無疼痛的優勢[2]。但是部分患者還是無法接受這種診斷技術,常常會表現出過度的生理應激反應,如頭暈、嘔吐等,情況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循環意外,故采取合適的護理措施對患者來說不可缺少。該文意在分析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無痛內鏡檢查中的應用價值,將在該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行無痛內鏡檢查的2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在該院接受無痛內鏡檢查的2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隨機法平均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10例。在對照組中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102例;年齡在61~86歲,平均年齡為(72.59±6.61)歲。在實驗組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104例;年齡在62~85歲,平均年齡為(72.74±6.8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占比、年齡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如醫護人員應將無痛內鏡檢查所用到物品提前準備,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給他們介紹無痛內鏡檢查的目的、方法與注意事項;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檢查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若有情況出現時需立即采取相應解決措施。
實驗組:給予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具體護理方案如下所示。
(1)開展統一培訓。給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無痛內鏡檢查的醫護人員要求有過硬的醫學知識水平與熟練的操作技能,需對他們進行統一培訓,讓醫護人員對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具有正確的認知,清楚整個流程形式,從而給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培訓內容包括讓醫護人員知道安全預警護理流程所用到的專業術語,患者在接受無痛內鏡檢查前、檢查時與檢查后的相應預警措施,判斷患者的生命體征是否正常,如何類型的臨床表現是不良反應。為強化醫護人員記憶力,培訓形式可選擇集中授課法,學時大約5課時。授課結束后,考核每位醫護人員的學習成果,讓他們填寫自設的考卷,滿分分值為100分,當考試成績不小于98分視為合格。
(2)實施安全預警護理流程。①檢查前:及時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具體病情,向他們詢問胃鏡檢查史和排便次數。若患者感到焦躁不安,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檢查前后應注意的問題和低血糖出現時應采取的解決方法。提供給患者的飲水量應根據患者的BMI等指標確定,為方便測量可選擇相同規格的量杯?;颊邫z查當天,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排便情況做好記錄,包括時間與形狀。②檢查中。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若患者情緒激動可給予心理干預,注意患者是否出現腹痛、腹脹、肢體乏力、頭暈與低血糖癥狀。當患者最后一次喝水后2 h可檢測他們的血糖指標。注意時間結點應嚴格控制,也就是患者喝水量若在1.5~2 L之間,無需再次喝水且從此刻計時,時間過去2 h后與內鏡室聯系。檢查患者是否胃內積水完全排空與腸道充分準備,準備工作完成后才能與腸鏡室聯系接受檢查。在檢查期間,醫護人員應實時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是否正常,并且注意是否有誤吸和喉痙攣等不良事件出現。③檢查后:醫護人員應陪同患者返回病房,并和主治醫生、責任護士共同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制定針對性的康復鍛煉計劃。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胃內積水率、誤吸率、低血糖發生率、腸道清潔率和對醫護服務的滿意率進行組間對比[3]?;颊邔︶t護服務的滿意率評價標準是通過讓他們填寫該院自設的“對醫護服務的滿意情況調查表”,滿分分值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分值>80)、較滿意(分值70~79)與不滿意(分值<70)3個標準,以非常滿意與較滿意之和作為滿意率。
1.4 統計方法
該文數據均經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兩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胃內積水率、誤吸率、低血糖發生率、腸道清潔率與對醫護服務的滿意率使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胃部和腸道情況
實驗組:出現胃內積水1例,胃內積水率為(0.91%);出現誤吸例數0例,誤吸率為(0.00%);腸道清潔例數110例,腸道有少量渣0例,腸道渾濁有渣0例,腸道清潔率為(100.00%)。
對照組:出現胃內積水20例,胃內積水率為(18.18%);出現誤吸例數7例,誤吸率為(6.36%);腸道清潔例數106例,腸道有少量渣3例,腸道渾濁有渣1例,腸道清潔率為(96.36%)。
實驗組胃內積水率與誤吸率較對照組均明顯更低,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12=19.00,P1=0.01;χ22=4.67,P2=0.03)。實驗組腸道清潔率高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7,P=0.01)。
2.2 兩組患者的對醫護服務的滿意情況
實驗組:非常滿意例數占98例(89.09%),較滿意例數占11例(10.00%),不滿意例數1例(0.91%);對醫護服務的滿意率為99.09%(109/110)。
對照組:非常滿意例數占79例(71.82%),較滿意例數占16例(14.55%),不滿意例數15例(13.63%);對醫護服務的滿意率為86.37%(95/110)。
比較兩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對醫護服務的滿意率,實驗組較對照組更高,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21,P=0.01)。
2.3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情況
實驗組低血糖發生率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呈中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飲食習慣相較之前顯著不同,患上糖尿病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全世界排名占據首位,糖尿病患者總數早已高達1億,其中約占95%的疾病類型屬于II型糖尿病[4]。雖然糖尿病的發病病因截至現在尚未有準確定論,但經多數研究證實年齡、種族、肥胖、吸煙等因素均會對糖尿病的發病率具有重要影響。若人們患上糖尿病,應及時接受診治,以免病情加重而引起糖尿病足、高血壓等其并發癥,身心健康均遭受嚴重威脅。
目前,無痛內鏡檢查在醫學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但考慮到部分患者年齡偏大加學歷水平不高,容易對無痛內鏡檢查感到不安恐懼,不愿意積極配合治療,因此選擇優質的護理措施對患者來說非常重要。為探討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無痛內鏡檢查中的應用價值,對該文實驗組給予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內容分為培訓醫護人員與實施方案兩個部分,通過統一培訓可提高醫護人員的醫學知識水平,豐富他們的臨床實踐技能,只有醫護人員對整個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十分了解,并清楚從檢查前到檢查后的相應預警措施,才能在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如低血糖、惡心嘔吐)時,在較短時間內對癥治療,達到防止患者病情惡化的效果[5]。實施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分為檢查前、檢查時與檢查后3個階段,在檢查前保證患者胃內積水完全排空與腸道充分準備,才不會對檢查結果產生影響;檢查時需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便于情況異常時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檢查后通過制定針對性的康復鍛煉計劃并實施可加快患者康復進度[6]。
據該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其胃內積水率、誤吸率與低血糖發生率均顯著減少,腸道清潔率和對醫護服務的滿意概率明顯提高,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無痛內鏡檢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應用安全預警護理流程,對改善臨床癥狀和防止不良反應出現具有積極影響,醫護服務綜合質量大大提高,值得今后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都雯靜.優質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內鏡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6, 19(8):117-119.
[2] 吳梅.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醫藥與保健,2017,25(4):128-129.
[3] 游兆媛,劉娟,方天露.2型糖尿病患者圍內鏡檢查期防范低血糖的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3):1189-1190.
[4] 胡曄,何杏英,李艷.預防糖尿病患者鼻內鏡術后并發癥護理干預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21):3349-3351.
[5] 王黎明.優質護理在行內鏡治療糖尿病合并消化道息肉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12):163-165.
[6] 王含芬,王萍.糖尿病患者胃鏡檢查前的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3,26(10):360-361.
(收稿日期: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