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紅 王云霞 陸青娜
[摘要] 目的 對糖尿病母親嬰兒的振幅整合腦電圖特點予以評價。方法 選擇糖尿病母親嬰兒,共計80例(研究組),2015年1月—2016年1月是該次研究的時間選擇階段,同期選擇非糖尿病母親嬰兒,共計80例作為對照組,將患兒胎齡分為4個小組(<34 周、34~36周、37~40周、>40 周),監測患兒出生后 3 d內的振幅整合腦電圖情況,分析組間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指標。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的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指標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研究組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糖尿病母親嬰兒的腦功能發育成熟度相對落后,使用振幅整合腦電圖可以有效評價糖尿病母親嬰兒腦成熟度。
[關鍵詞] 糖尿病母親嬰兒;振幅整合腦電圖;連續電壓;睡眠周期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a)-0072-02
糖尿病母親嬰兒是指妊娠期糖尿病母親所分娩的嬰兒;有相關的數據調查顯示,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也得到了不斷改變,不良的生活作息導致各種臨床疾病突發,研究顯示,近年來,糖尿病母親嬰兒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由其導致的并發癥患兒也逐漸增多,常見的并發癥患兒有:巨大兒、早產兒、紅細胞增多癥等,因此,對患兒及時進行腦損傷判斷是十分關鍵的。振幅整合腦電圖屬于近年來應用的相對頻繁的新興新生兒腦功能監護措施,振幅整合腦電圖能夠對腦功能狀態進行有效反映,且臨床應用價值已逐步受到醫學界廣泛研究者認可。該研究意圖在于:對糖尿病母親嬰兒的振幅整合腦電圖特點予以評價,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選取80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糖尿病母親嬰兒,共計80例(研究組),同期選擇非糖尿病母親嬰兒,共計80例作為對照組,將患兒胎齡分為4個小組(<34 周、34~36周、37~40周、>40 周)。納入標準:①患兒在出生后未有圍產窒息情況發生;②患兒在出生后未有膽紅素腦病情況發生;③糖尿病母親血糖控制后不存在低血糖反應。排除標準:①存在遺傳代謝性疾病情況;②存在神經系統畸形情況。
研究組和對照組每個胎齡小組均各有20例糖尿病母親嬰兒,即研究組與對照組<34 周、34~36周、37~40周、>40 周的4個小組各有20例糖尿病母親嬰兒。組間一般資料數據資料(除病情外)進行匹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組間比較,見表1。
1.2 方法
監測患兒出生后 3 d內的振幅整合腦電圖情況。振幅整合腦電圖監測借助Nicolet One 腦功能監護儀進行。在雙頂骨處放置記錄電極,將兩電極距離 75 mm左右,在頭頂中央的額中線上放置參考電極,相距25 mm左右。以半對數的形式輸出腦電信號,輸出速度維持在6 cm/h;在予以電極連接之前,清洗新生兒頭皮并降低阻抗,以此全面提高操作可靠性;患兒在出生后 3 d內至少連續監測2 h。
1.3 觀察項目
分析組間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指標。對腦電圖的判讀主要依據綜合評分系統進行評定——振幅整合腦電圖背景波形連續性:規則波譜帶沒有振幅差異,可分為連續性腦電圖、不連續性腦電圖;睡眠-覺醒周期:安靜睡眠、活動睡眠是睡眠周期的組成部分,其中,安靜睡眠期的主要表現有:寬且高波幅譜帶;活動睡眠期的主要表現有:窄且低波幅譜帶;相對而言,成熟的睡眠周期主要表現為:寬窄相間且AS與 QS交替波形。睡眠-覺醒周期主要有無周期性變化、未有完全周期變化、有明確周期性變化。
1.4 統計方法
觀察項目(組間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指標)各項數據均經過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觀察項目中存在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的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指標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研究組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振幅整合腦電圖屬于腦電檢測系統,主要是將電極安置于頭皮以此采集信號的腦電檢測措施,其可以將信號放大、頻率過濾和壓縮、整合振幅,并以熱敏感應紙上呈現寬窄相間的波譜帶。振幅整合腦電圖在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其操作優勢性有:操作簡單、結果不易受到干擾、數據容易分析等,在腦功能監測方面已占據了重要作用。使用振幅整合腦電圖監測新生兒腦功能的應用頻率越發廣泛,有研究顯示,振幅整合腦電圖表現會隨著早產兒胎齡的增長而出現波形連續性和睡眠周期出現率增高的跡象,若早產兒的腦成熟度逐步成熟則會顯示出波譜帶寬度變窄。有研究顯示,正常足月新生兒予以振幅整合腦電圖監測腦功能,發現其腦成熟度也會隨著胎齡增加而增加,且振幅整合腦電圖表現主要為連續波形,并且有成熟睡眠周期出現。在該次研究中發現,糖尿病母親嬰兒與非糖尿病母親嬰兒的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均是隨著胎齡增加而數據逐漸增大[1]。
糖尿病母親嬰兒在近年來的發生率逐漸升高;若孕婦存在血糖異常情況則代表機體內部存在微血管病變,進而引發管腔變窄和腦血流減少,并影響胎兒腦結構的正常發育,最終致使胎兒異常腦功能出現。研究糖尿病母親嬰兒腦結構發現,糖尿病母親嬰兒會有明顯增寬的額上回,且存在額葉白質、丘腦基底核等部位的平均灰度降低,因此,腦灰質、腦白質均發育不成熟,腦室也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增大跡象,由此可見,與正常新生兒不同,糖尿病母親嬰兒腦結構發育并不成熟[2]。與此同時,糖尿病母親嬰兒發生并發癥的概率較高,常易產生紅細胞增多癥、低血糖等并發癥。應用振幅整合腦電圖評價新生兒腦功能是一種較為新型的臨床應用方式,可以對新生兒的腦成熟度進行判斷;有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振幅整合腦電圖背景波形的連續性與新生兒腦成熟度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3]。研究顯示,糖尿病母親嬰兒出現連續電壓的發生率相對較低,這代表與非糖尿病母親嬰兒相比,糖尿病母親嬰兒腦成熟度欠佳。
該次研究中,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的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指標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研究組連續電壓出現率、睡眠周期出現率數據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了,糖尿病母親嬰兒的腦功能發育成熟度相對落后,使用振幅整合腦電圖可以有效評價糖尿病母親嬰兒腦成熟度。
[參考文獻]
[1] Guggisberg Adrian G,Rizk Sviatlana,Ptak Radek,et al.Two Intrinsic Coupling Types for Resting-State Integration in the Human Brain[J].Brain topography,2015,28(2):318-329.
[2] Lu J,Xie K,McFarland D J,et al.Adaptive Spatio-Temporal Filtering for Movement Related Potentials in EEG-Bas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a publication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2014,22(4):847-857.
[3] 叢曉亞,蔡芙鶯,胡旻婧,等.振幅整合腦電圖聯合嬰兒智能發育量表在早產兒腦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江蘇醫藥,2017,43(16):1143-1146.
(收稿日期:2017-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