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 蘇珂 徐彬
[摘要] 2型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而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癥狀、預防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而自我效能理論被認為是影響個體自我管理行為的核心因素。該理論強調自我因素對行為的調節作用。該文旨在通過國內外自我效能理論的內涵描述、與自我管理的關系、特異性的測量工具、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等多方面的總結與分析,以期為進一步探索提高自我效能理論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研究應用提供理論及循證依據。
[關鍵詞] 糖尿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a)-0196-03
糖尿病是位列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慢性疾病(NCD),其中90%的患者為 2 型糖尿病(T2DM)。目前,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位居世界首位,約1.139億人,其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已達50.1%。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癥狀、預防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 。而自我效能理論被認為是影響個體自我管理行為的核心因素。該文旨在通過國內外自我效能理論的內涵描述、與自我管理的關系、特異性測量工具、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等多方面的總結與分析,以期為進一步探索提高自我效能理論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研究應用提供理論及循證依據。
1 2型糖尿病自我效能理論與自我管理的關系
1.1 自我效能理論的內涵
1977年,認知理論之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包括效能期望和結果期望。該理論強調人的行為作用,強調學習過程中強化的重要性,強調自身因素對行為的影響,強調環境、行為、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也探索內部的心理過程,要求知、信、行要統一。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的自身能力判斷,這種判斷評估的結果,對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將直接產生影響。從健康行為角度,自我效能包括個人對知識、技能、以及行為目標的信心。
1.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的關系
在如何促進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方面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能使患者改變自己的行為,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疾病[2]。自我效能對患者自我管理的各個維度均具有正向影響[3-4]。許多研究[5]表明,自我管理行為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改善與自我效能的提高息息相關 。自我效能與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是患者生活質量、情緒調節、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的重要指標[6]。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總分與自我管理總分呈正相關。自我效能對自我管理行為影響最大[7]。現在主要的糖尿病教育集中在改變糖尿病患者的知識與態度,在改變自我管理行為方面做得不盡如人意[8]。而自我效能在改變2型糖尿病患者行為方面起關鍵作用,其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自我管理行為的提高與保持。
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評估量表
國內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評估量表經過漢化主要有特異性與非特異性量表, 非特異性量表在評價自我效能影響糖尿病患者行為改變方面缺少特異性,而特異性量表則是針對糖尿病患者現存或潛在的問題、行為習慣、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等特異性測量評估, 國內目前應用較多的特異性量表有:C-DMSES、DSES、C-DES
2.1 C-DMSES即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 (Chinese version of The Diabete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
該量表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之一。僅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最終版本內容有4個維度20個條目[9],每個條目5個選項,累計得分20~100分, 總分越高說明自我效能感越強。該量表在國內外很多地區進行推廣和應用。DMSES的漢化版本在中國人群中也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劉維維[10]研究顯示:該量表 Cronbachsalpha系數0.94, 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2.2 DSES即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 (Diabete self-efficacy scale)
該量表是1992 年美國學者 Hurley 等[11]提出,由王璟璇等[12]翻譯,此自我效能量表 Cronbach α=0.92,效度良好。該量表包含6 個維度:飲食控制、規律鍛煉、遵囑用藥、血糖監測、足部護理和預防及處理高、低血糖,采用 Likert 5 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得分為1~5分,總分值為26~130 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水平越好。該量表僅適用于胰島素非依賴性糖尿病患者,常用于研究自我效能及其影響因素,特別是應用于評估2型糖尿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具有重要作用。
2.3 C-DES即糖尿病授權量表 (the Chinese Diabetes Empowerment Scale,C-DES)
該量表由國內香港大學SHidAT2003年組織,在DES量表的基礎上經漢化而成,此量表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戰勝困難,制定合適的方法,達到標準,得到支持以及應對方法。由胡貝貝等[13]在DES簡表的基礎上,研究授權中文簡化量表(DSE-SF),Cranach′sa系數為0.848,重測信度為0.817。
3 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
3.1 健康教育與自我效能
糖尿病教育是患者自我效能的重要影響因素[14],也是糖尿病治療“五架馬車”的基礎,同時對用藥、運動、飲食、血糖監測4個方面起引導性作用,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因此,必須重視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知識性健康素養,增強自我效能[15]。健康教育的同時,一定加強自我效能理論應用,這樣有利于促進患者知、信、行統一。
3.2 人口學特征與自我效能
查閱國內外同類研究,發現人口學特征對自我效能的影響說法不一。唐丹等[16]認為,老年人的自我效能不受一般人口學變量如年齡、個人月收入、教育水平的影響。 黃金等[17]發現,糖尿病患者總體自我效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呈負相關。在職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明顯低于非在職患者。在這些研究之中,相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文化程度與自我效能呈正相關。其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獲取各種相關知識和信息的途徑較多,接受各種理念和技能的能力也較強,因此,管理疾病的自信心也比較強。另外,文化程度與職業、收入等其他因素可能有關聯,進而對自我效能產生影響。
3.3 其他各項指標與自我效能
有研究[18-20]顯示,社會支持、血糖控制均為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這也體現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行為四要素(認知、生理狀況、環境、行為)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與社會認知理論的闡述相一致。
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的決定因素,很大程度地影響行為的選擇和持續[21],是改變健康行為最有效的因素[22],也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最佳提示因子[23]。目前,我國對糖尿病自我效能測量工具的應用仍處于對國外測量工具的翻譯及檢驗階段,為了更加科學規范地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使測量的效果更具有一致性、可比性,需進一步加強對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內部結構、應用用范圍、研究對象等研究。同時,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影響因素很多,人口學特征以及其它各項指標對自我效能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明確。
[參考文獻]
[1]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a unifying therapy of behavior change[J]. Psycho Rev,1977,84(2):191-215.
[2] 陳琪一,王澤洲,陳宇紅.上海市三級醫院門診患者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與效度評估[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6(5):724-729.
[3] 葛嘯天,花霞,呂探云.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依從性及影響因素[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07,22 (4):1-4.
[4] Chih AH,JanCF,ShuSG,et al.Self-efficay affects blood sugar control among adolescents with type1 diabetes mellitus[J].J formos Med Assoc,2010,109(7):503-510.
[5] 粱嬋波,黃健寧,武革.自我效能訓練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9,27(4):443-444.
[6] 馬愛霞.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濟南: 山東大學,2008:35-38.
[7] 岳鵬,陳向韻,王永利,等.社區 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3, 13(7):478-480.
[8] 彭鑫,崔焱,李燕,等.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在2型糖尿病病人應用中的效果評價[J].全科護理,2010,8(11):946-947.
[9] Van der Bij1 JJ,Shortridge-Baggett LM.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the self-efficacy construct[J].Scholarlyinq uiry for nursing practice,2001,15(3):189-207.
[10] 劉維維,王翠翠,劉聰蘭.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9):11-13.
[11] Hurley AC,Shea CA.Self -efficacy:strategy for enhancing diabetes selfcare[J].Diabetes Educ,1992,18(2):146-150.
[12] 王璟璇,王瑞霞,林秋菊.門診診斷初期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顧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J].護理雜志(臺灣),1998,45(2):60-74.
[13] 胡貝貝,樓青青.糖尿病授權中文簡化量表的修改及初步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14] 魏魏, 樂嘉宜,馬龍飛.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6):153-155.
[15] 姜節衛,胡惠芳,周韻嬌.糖尿病患者知識性健康素養與自我效能現狀研究[J].天津護理,2013, 21(1):5-7.
[16] 唐丹,鄒君,申繼亮.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11):1451-1453.
[17] 黃金,楊玲鳳.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調查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5,20(3):3-5.
[18] 王玉亮,李麗平,高俊嶺.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25(1):29-32.
[19] 傅東波,沈貽諤,丁永明,等.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對自我效能的影響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03,19(10):740-742.
[20] Whittemore RD,Eramo MG,Grey M.Metabolic control,self-manage- ment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women with type 2 diabetes[J].Clin Nurs,2005,14(2):195-203.
[21] Coffman MJ. Effects of tangible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on diabetes-betes self-efficacy[J].Journal geront ological Nursing,2008,34(4):32-39.
[22] Sturt Jackie,whitlock Sandra, Hearnshaw Hilary.Complex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6,54(3):293-303.
[23] Wangberg Silje C.An Internet-based diabetes self-care intervention tailored to Self-efficacy[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08,23(1):170-179.
(收稿日期: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