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 目的 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92例該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6)、干預組(n=46),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干預組患者常規護理+針對性護理干預,分析兩組負面心理、臨床指標、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結果 負面心理對比顯示干預組低于對照組(P<0.05);臨床指標對比顯示干預組優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對比顯示干預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護理效果顯著,既可改善患者負面心理及臨床指標,又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干預;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1(a)-0149-02
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檢測呈陽性,發病日期不明確,臨床表現為乏力、惡心、腹脹、畏食、肝區疼痛等癥狀。隨著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發展,當患者出現病毒感染后,會直接損傷肝細胞,導致機體糖代謝出現異常,引發糖尿病。將2種病癥合并后,會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及患者的痛苦,再加上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不夠、不良的心理狀態,均會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效果。因此,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輔助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該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92例該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診斷標準,并采用隨機數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6)、干預組(n=46)。對照組男30例、女16例、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52.5±10.1)歲,慢性乙型肝炎病程1.5~10.6年,平均病程(6.1±2.7)年;干預組男31例、女15例、年齡34~69歲,平均年齡(53.0±11.0)歲,慢性乙型肝炎病程1.7~10.8年,平均病程(6.5±2.9)年。將兩組患者年齡、慢性乙型肝炎病程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并全程參與。所在參與該次研究的患者均了解該次研究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藥物禁忌證者;精神疾病者;嚴重心臟器質性病變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確診病情后,實施相同的治療措施,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即遵醫囑給予用藥指導,口頭健康宣教,指導基礎的康復訓練等常規護理措施。
①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針對性護理干預:健康宣教:主動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臨床指標、治療方法、治療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讓患者對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明白疾病的傳播方式,明白治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導患者科學的防護措施,提高治療積極性。②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并評估其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指導,疏異負面心理及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同時還可向患者講解治療效果較高的案例,提高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③飲食指導干預:針對患者實際病情,給予相應的飲食護理干預,要求患者多食用清淡食物,進食新鮮水果、蔬菜等,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根據患者病情及飲食習慣,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因人適時的引導患者飲食結構,培養患者良好的飲食習慣[1]。②用藥指導干預:在用藥過程中,藥物會加重患者肝臟的負擔,因此,一定要加醫護人員指導下科學的用藥,幫助患者樹立只要有適應癥就要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意識,抗病毒治療費用高、治療時間長,應根據患者患者病情及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抗病毒藥,提高患者治療信心[2]。③運動干預:合理的休息會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效果,減輕肝臟的生理負擔,有助于修復受損肝臟細胞;同時指導患者適宜的運動方法,如散步、打太極拳,以不感到勞累為宜[3]。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負面心理、臨床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總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負面心理采用SAS、SDS量表進行評價[4],分數越高證明負面心理越嚴重。生活質量采用QOLAD量表進行評價[5],生理機能、健康狀況、精力狀態、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心理健康6個維度,每項1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價,評分標準:總評分≥85分為非常滿意;總評分70~84分為滿意;總評分< 7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負面心理、臨床指標、生活質量)采用(x±s)表示,應用t檢驗;采用%表示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負面心理
負面心理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比較臨床指標
臨床指標比較干預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比較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對比干預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比較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比較滿意33例、滿意10例、不滿意3例,護理總滿意度93.5%(43/46);對照組比較滿意25例、滿意9例、不滿意12例,護理總滿意度73.9%(34/46),組間對比干預組高于對照組(t=6.452,P<0.05)。
3 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均為臨床最常見的慢性疾病。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變發展過程中合并糖尿病,會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從而影響治療及預后效果。在肝炎治療中,多以休息為主,維持營養干預,促使肝細胞修復與再生;而糖尿病患者需要控飲食,采用適宜的鍛煉,以改善及控制血糖水平[6]。由于兩種疾病相互影響,易增加患者負面心理,而不良的心理狀態又會導致病情進展,影響治療及預后效果。故實施有效的針對性護理干預至關重要。
針對性護理是常規護理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一種護理措施,其具有較高的護理針對性,是以患者為中心,針對其實際情況,給予護理干預指導,促使病情盡快康復。該次研究顯示:負面心理干預組較低,臨床指標干預組較優,生活質量干預組較高,護理滿意度干預組93.5%、對照組73.9%(P<0.05)。由此可知,通過心理、健康宣教、用藥、飲食等護理干預指導,疏導負面心理,提高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進一步提高治療依從性;培養患者良好的用藥習慣,提高治療效果;針對性給予飲食指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7]。結合上述護理措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邱彩英,蔣賢高,留曉靜.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3):72-73.
[2] 張沛華.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2):272-274.
[3] 王定.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血糖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4,35(34):7664-7665.
[4] 劉艷花,袁素娥.心理護理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8):83-85.
[5] 黎麗嫦.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6):119-121.
[6] 許俊華.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30-31.
[7] 楊建梅,鞠亞,秦曼玲.護理干預對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1,33(7):907-909.
(收稿日期: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