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文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搶救和護理辦法。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該院收治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44例,回顧性分析分析該組患兒的搶救經過和護理措施。 結果 ①搶救前,患兒的空腹血糖為(25.2±3.8)mmol/L,經搶救和護理干預,所有患兒的病情均明顯好轉,空腹血糖含量降低至(9.2±1.2)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上述患兒住院時間(10.2±2.3)d,住院費用(5 929.6±425.3)元;餐后血糖達標時間(7.1±1.0)d,尿酮恢復時間(11.1±2.4)d,pH值恢復時間(3.3±0.9)d;上述44例患兒,1例患者出現低血糖,低血糖發生率2.3%。結論 經搶救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的病情,有效促進患兒康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 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搶救;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2(a)-0155-0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劑量、飲食失調、感染、胃腸疾患等因素導致的水電解質、脂肪、糖類等物質代謝紊亂,進而導致高血酮、高血糖并伴有意識障礙等問題[1]。兒童各項免疫防御功能尚不完善,再加上早期小兒糖尿病無顯著臨床表現,患兒消瘦、多飲多尿等問題很容易被家長忽略,一旦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護理,很容易引發嚴重后果。相關研究資料指出,快速搶救、積極治療、優質護理,有利于緩解患兒身心痛苦,積極糾正代謝紊亂情況,促進疾病恢復[2]。2016年1月—2017年1月,選取44例患兒為探討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搶救和護理辦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44例,納入標準:①患兒均與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3]。②空腹血糖水平16.7~33.3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8.8~24.9 mmol/L,尿酮體陽性。③患兒家長均同意且簽訂知情書。與此同時,排除標準不配合者、其他嚴重并發癥者以及資料不全者。男24例,女20例,患兒年齡在3~1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8.2±2.0)歲,患者糖化血紅蛋白(10.2±2.3)%,pH(7.1±0.1)。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立即開通兩條靜脈通路(一條用于糾正患兒酸中毒和脫水等癥狀,一條用于靜脈滴注小劑量胰島素)具體護理對策如下:①動態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給予患兒24 h持續心電監督,動態關注患兒各項生命體征,關注患兒瞳孔、神志等變化,一旦出現問題及時處理。保持患兒呼吸道暢通,預防誤吸等問題,給予患兒常規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暢通。②加強患兒血糖水平監測力度,加強患兒用藥護理。由于該類疾病患兒的末梢循環系統較差,皮下或肌注胰島素效果不好,在靜脈滴注過程中,應加強血糖水平監測,每隔2 h進行一次血糖監測,結合患兒具體情況合理調整藥物劑量[4]。在靜脈滴注胰島素過程中,部分患兒會出現低血糖等問題。護理人員必須警惕低血糖問題,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低血糖的各種臨床表現,加強病房巡視和血糖水平監測。一旦患兒出現多汗、饑餓、手抖等癥狀,需要立即讓患兒保持平臥,口服糖水,患兒清醒后及時進食,預防患兒再次出現該類癥狀[5]。與此同時,加強患兒家長健康教育指導,告知患兒家屬如何識別低血糖表現,加強患兒護理,一旦出現問題,及時上報醫生處理。另外,還需要加強患兒補鉀護理,血糖水平增高、惡心嘔吐、不進食等均會導致患兒缺鉀,護理人員必須結合心電圖、尿量、血鉀等數值合理確定補鉀的具體劑量,保持合理的滴注速度,預防藥物滲出。③加強患兒飲食護理。按照每日恒定的原則,確定熱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物質攝入量,限制動物油脂、肥肉、鹽等攝入量,多攝入玉米和糙米補充碳水化合物,以植物油作為主要的脂質,定時定量食用纖維多的食物[6]。④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及時向患兒及家長介紹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健康知識,提高患兒家屬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在全面提高家長疾病認識的同時,更全面、細致的加強患兒護理,預防各種并發癥。護理人員還需要多給予患兒及家長心理護理,積極主動了解、滿足患兒的各項心理需求,加強與患兒家長的交流溝通,促使患兒及家長均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疾病。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治療前后患兒空腹血糖水平。②觀察上述患兒住院時間、費用情況、低血糖幾率,血糖7.0~8.4 mmol/L、尿酮體(陰性)、pH值恢復(4.6~8.0)等各項指標達標時間。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搶救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較
搶救前,患兒的空腹血糖為(25.2±3.8)mmol/L,經搶救和護理干預,所有患兒的病情均明顯好轉,空腹血糖含量降低至(9.2±1.2)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其他指標分析
上述患兒住院時間(10.2±2.3)d,住院費用(5 929.6±425.3)元;餐后血糖達標時間(7.1±1.0)d,尿酮恢復時間(11.1±2.4)d,PH值恢復時間(3.3±0.9)d;上述44例患兒,1例患者出現低血糖,低血糖發生率2.3%。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兒童糖尿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兒健康成長。兒童糖尿病也稱之為少年糖尿病,指的是15歲以下的兒童發生的糖尿病類型,一般屬于I型糖尿病類型[7]。兒童糖尿病主要是在遺傳因素基礎上,再加上外界環境誘導,引發兒童自身免疫漏洞,進一步損傷破壞β細胞,進而導致細胞功能衰竭[8-9]。酮癥酸中毒是兒童糖尿病常見的急性并發癥,患兒年齡越小,發生酮癥酸中毒的幾率越大。酮癥酸中毒起病急驟、病情進展快,若治療或護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導患兒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患兒死亡。故而,必須采取一定的搶救措施,并加強患兒搶救護理。
患兒入院后應積極建立靜脈通道進行搶救,一方面通過建立靜脈通道等方式糾正患兒酸中毒和脫水等癥狀,還可通過滴注胰島素等方式緩解患兒各項體征。在具體搶救過程中,必須加強患兒生命體征監護,采取針對性措施,預防感染和各項并發癥。加強患兒用藥護理,保證各項藥物治療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效幫助患兒康復。加強患兒飲食護理,能有效補充三大能量,提高患兒抵抗力和免疫力。另外,通過健康教育指導和心理護理,能有效疏導患兒及家屬緊張心理,幫助他們以更好的姿態面對疾病和接下來的康復治療[10]。綜合應用各項護理措施,能有效促進患兒病情恢復。通過該文研究證實,搶救后患兒病情均明顯好轉,空腹血糖含量降低至(9.2±1.2)mmol/L,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低,餐后血糖達標時間、尿酮恢復時間、pH值恢復時間較短,且低血糖發生率較低,提示積極有效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搶救與護理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經搶救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的病情,有效促進患兒康復,降低患兒的死亡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旻.健康教育在提高兒童糖尿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中的應用[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4,12(1):115-116.
[2] 王海玲,王艷紅.11例兒童時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救治體會[J].當代醫學,2013,19(25):115-116.
[3] 樸錦善.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0):117.
[4] 魏榮,柯曉燕.循證護理對兒童糖尿病血糖控制和不良事件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814-1815.
[5] 吳立青.胰島素強化治療過程中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6):1566-1567.
[6] Feleke Y, Mengistu Y, Enquselassie F. Diabetic infections:clin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study at Tikur Anbessa Specialized University hospital,Addis Ababa,Ethiopia[J]. Ethiop Med J,2007,45(2):171.
[7] 盧賢秀.22 例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急救及護理措施[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2):125-126.
[8] 陸群,孫海峰,姚孝娟,等.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在兒童糖尿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6):43-46.
[9] 劉春妍,崔曉晶.循證護理與臨床護理路徑聯合應用于兒童糖尿病中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25):3048-3050.
[10] 羅小娟.優質護理在糖尿病患兒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3):230-232.
(收稿日期: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