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康寧,馬永超,金少舉,徐松濤,李盤欣,黃亞男
(1.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2.河南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漯河 462600)
大豆肽是由大豆蛋白經蛋白酶水解而得,在調味品中應用廣泛。在肉味香精合成中,大豆肽與還原糖經過加熱反應可得到肉味香精[1]。大豆肽與粉狀調味品的復配具有協同作用效果[2],在營養方便調味粉中,添加20%的大豆肽,調味品的風味得到明顯提高,同時無大豆肽的苦味和腥味。大豆肽具有生物活性功能[3],能促進微生物生長和發育,因此可用于生產酸奶、干酪、醋、醬油等發酵食品,以改善產品口感風味,提高產品品質。但是,大豆肽的風味具有苦味和腥氣味,如果大量使用則限制其在調味品中的應用。本文采用發酵食品中常用的微生物乳酸菌和酵母菌,研究了乳酸菌發酵法、酵母菌發酵法和二次發酵法對大豆肽風味的改良,為大豆肽在調味品中的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大豆肽:平均分子量1000 D,含量98%,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乳酸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為1∶1),活菌數為1×1012個/g,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酵母菌:活性面包干酵母,活菌數為1×1012個/g,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葡萄糖(食品級):山東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一級純水,實驗室自制。
YP3001N型電子分析天平 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ZYDW型無菌操作臺 蘇州億達凈化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LDZX-50KBS型高壓滅菌鍋 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RYC-111型搖床 上海?,攲嶒炘O備有限公司;X-22R型冷凍離心機 Allegra公司;FE20型pH計 上海闊思電子有限公司;SQ456-GC型毛細管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美國布魯克公司。
1.3.1 大豆肽乳酸菌發酵方法
在錐形瓶中,用一級純水配制濃度為2%的大豆肽溶液,添加大豆肽溶液3%的葡萄糖,搖勻后,在高壓滅菌鍋中滅菌,待大豆肽溶液冷卻后,在無菌操作臺中接種大豆肽溶液1%的乳酸菌,然后放置在恒溫搖床中發酵,發酵溫度42 ℃[4]。
1.3.2 大豆肽酵母菌發酵方法
在錐形瓶中,用一級純水配制濃度為2%的大豆肽溶液,添加大豆肽溶液5%的葡萄糖,搖勻后,在高壓滅菌鍋中滅菌,待大豆肽溶液冷卻后,在無菌操作臺中接種大豆肽溶液1%的酵母菌,然后放置在恒溫搖床中發酵,發酵溫度28 ℃。
1.3.3 大豆肽二次發酵方法
應用1.3.1方法,先將大豆肽用乳酸菌發酵8 h,滅菌、冷卻至28 ℃,然后在無菌操作臺中接種大豆肽溶液1%的酵母菌,添加大豆肽溶液5%的葡萄糖,搖勻后,放置在恒溫搖床中繼續發酵,發酵溫度28 ℃。
1.3.4 大豆肽風味評價方法
選擇12名優秀感官評價員,并將這12名訓練好的評價員組成感官評定小組。樣品采用隨機編碼,常溫下進行品評。鑒別時需避免混雜外來氣味并不斷漱口以保持口腔清爽,取平均值為大豆肽風味評價結果。大豆肽風味評定賦分標準見表1[5]。
表1 大豆肽風味評價賦分標準
1.3.5 大豆肽溶液氣質色譜分析
將未發酵、乳酸菌發酵、酵母菌發酵、二次發酵法發酵的大豆肽溶液,用離心機器分離得到上清液,然后用0.22 μm過濾膜過濾,得到GC-MS分析樣品。采用SQ456-GC型毛細管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進行測定分析。定性與定量分析:采用直接進樣方法進行 GC-MS分析,采用Wiley7n.1 標準譜庫檢索進行定性;通過氣相色譜法按色譜峰面積計算各組分的相對含量[6]。
在乳酸菌發酵、酵母菌發酵和二次發酵法中,大豆肽風味的變化見表2~表4。
表2 大豆肽在乳酸菌發酵過程中風味的變化
由表2可知,乳酸菌發酵8 h時,大豆肽溶液風味最好。隨著乳酸菌的發酵,會產生酸類、酯類等物質,使大豆肽溶液的苦味和腥味下降,且具有爽口的乳酸酸味[7],過度發酵則酸味太重。
表3 大豆肽在酵母菌發酵過程中風味的變化
由表3可知,酵母菌發酵2 h時,大豆肽溶液風味最好。隨著酵母菌的發酵,會產生醇類、酯類等物質,使大豆肽溶液的苦味和腥味下降,且具有乙醇的殺口感[8]。 酵母菌發酵時間超過2 h后,口感中乙醇味比較明顯,具有一定的刺激感,這是由于乙醇含量較高造成的。
表4 大豆肽在二次發酵法發酵過程中風味的變化
由表4可知,大豆肽在乳酸菌發酵8 h后,用酵母菌繼續發酵2 h時,大豆肽風味最佳,大豆肽溶液的苦味和腥味消失,比單一乳酸菌或酵母菌發酵效果更好。二次發酵法所得大豆肽溶液具有酸爽的殺口感,氣味具有酒香味。
未發酵的大豆肽、乳酸菌發酵的大豆肽、酵母菌發酵的大豆肽、二次發酵法的大豆肽GC-MS總離子流圖分別見圖1~圖4。GC-MS出峰物質信息見表5~表8。
圖1 未發酵大豆肽溶液GC-MS總離子流圖
圖2 大豆肽溶液乳酸菌發酵8 h時GC-MS總離子流圖
圖3 大豆肽溶液酵母菌發酵2 h時GC-MS總離子流圖
圖4 大豆肽溶液二次發酵法發酵2 h時GC-MS總離子流圖
序號出峰時間(min)名稱分子式分子量相對含量(%)13.9973-甲基丁醛C5H10O86.130.6324.489亞硝基甲烷CH3NO261.040.88835.225戊醛C5H10O86.131.24747.652己醛C6H12O100.1620.997510.4212-庚酮C7H14O114.1913.395611.4731-戊醇C5H12O88.150.458711.562-戊醇C5H12O88.150.163811.6882-戊基呋喃C9H14O138.080.331911.862己酸乙酯C8H16O2144.210.5621012.453(E)-2-辛烯醇C8H16O128.220.2461112.636正戊醇C5H12O88.150.2651213.329甲基乙基甲酮C4H8O72.112.3371313.4593-羥基-2-丁酮C4H8O288.111.8281413.7491-辛烯-3-醇C8H16O128.210.9061514.282(E)-2-庚烯醛C7H12O112.161.1121614.3462,5-二甲基吡嗪C6H8N2108.141.9971715.083正己醇C6H14O102.183.7621815.6822-壬酮C9H18O142.240.8881915.752壬醛C9H18O142.241.4232015.7972-乙基-5-甲基吡嗪C7H10N2122.141.17
續 表
由表5可知,出峰物質占比重較大的有7種,占總出峰物質比例的62.68%,分別是己醛、2-庚酮、甲基乙基甲酮、正己醇、1-辛烯-3-醇、苯甲醇、戊酸,這些物質都具有刺激性香味;其他物質占37.32%,其中部分物質具有異味,如1-甲基萘、吲哚等。大豆肽腥味可能是由這些揮發物的氣味合成而呈現出來的[9]。
表6 大豆肽乳酸菌發酵溶液氣質色譜出峰物質分析
續 表
由表6可知,主要氣味成分物質有9種,分別是乙酸乙酯、2-羥基丙酸乙酯、3-甲基-2-丁酮、正己醇、乙酸、苯甲醛、3-甲基丁酸、4-甲基戊酸、己酸,這些物質占總出峰物質的57.475%,這些主要成分中,有4種有機酸,是大豆肽發酵溶液呈酸味的主要物質。因此,大豆肽溶液經過乳酸菌發酵后,物質成分發生較大的變化,大豆肽的苦味和腥味變得較輕,且具有爽口的酸味。
表7 大豆肽溶液酵母菌發酵溶液氣質色譜出峰物質分析
由表7可知,主要氣味成分物質有3種,分別是乙醇、戊醇、苯乙醇,占總出峰物質的99.95%,乙醇為刺激性酒香味,戊醇略帶異味,苯乙醇為花香味,這3種物質主要綜合呈現酵母發酵的酒香味。因此,大豆肽溶液經過酵母菌發酵后,物質成分發生較大的變化,大豆肽的苦味和腥味變得較輕,且具有酒香味。
表8 大豆肽二次發酵法發酵溶液氣質色譜出峰物質分析
續 表
由表8可知,主要氣味物質成分有5種,分別是乙酸乙酯、乙醇、2-甲基-1丙醇、異戊醇、苯乙醇,這5種物質占出峰總物質的98.05%,占比重較大。這5種物質中,乙酸乙酯具有水果香味,其他4種醇類物質具有酒香味,因此大豆肽氣味醇香。在口感上,有乳酸菌發酵的酸味物質,又有由酵母菌發酵產生的具有殺口感的醇類物質,綜合口感呈酸爽的殺口感。經過二次發酵法后,大豆肽溶液的苦味和腥味消失,風味得到明顯改善。
在大豆肽風味的改良方法中,二次發酵法比單一乳酸菌或酵母菌的效果更好,其工藝參數是:在2%的大豆肽溶液中,添加1%的乳酸菌、3%的葡萄萄,在42 ℃下發酵8 h時;乳酸菌發酵滅菌冷卻后,添加1%的酵母菌、5%的葡萄糖,在28 ℃下發酵2 h時。大豆肽經過二次發酵法發酵后,大豆肽的苦味和腥味消失,口感具有酸爽的殺口感,氣味具有酒香味,大豆肽風味得到明顯改善。因此,乳酸菌和酵母菌二次發酵法是大豆肽風味改良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吳肖.花生粕脫毒、酶解及酶解液美拉德反應的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01.
[2]鄧成萍.大豆肽的制備及在調味品中的應用[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6.
[3]趙冬梅,李小東,佟玉春,等.大豆肽對細菌及酵母菌生長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9):135.
[4]葛磊.燕麥發酵飲料的研制[D].無錫:江南大學,2012.
[5]趙剪,方婷,陳梅英,等.模糊數學在不同處理橙汁感官評定中的應用[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1):72-75.
[6]周文化,李忠海,張海德,等.檳榔果仁油提取及其脂肪酸分析[J].中國糧油學報,2010,25(8):38-41.
[7]夏延斌.食品風味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8]尹卓容,韓玉亮,管桂坤,等.提高食用酒精的感官質量[J].釀酒科技,1995(4):37-41.
[9]魯偉,任國譜,宋俊梅.蛋白水解液中多肽含量的測定方法[J].食品科學,2005,26(7):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