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澤
(天水市果樹研究所,甘肅 天水 741002)
近年來,中國蘋果產業發展較快,其中地處黃土高原蘋果優勢區的甘肅已成為最具發展潛力和優勢的新興蘋果產區。天水的氣候條件與美國、新西蘭、法國等國家的著名蘋果產區相近,具備生產優質高檔蘋果果品的生態條件[1-4],近年來天水市蘋果產業發展迅猛,截止2016年種植面積已達11.0萬hm2。元帥系蘋果一直是天水市蘋果的主栽品種[5]。但由于多數果園土壤較瘠薄,且施肥種類單一,導致蘋果黃化病日漸加重,嚴重影響蘋果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成為制約天水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篩選出防治蘋果黃化病的適宜藥劑,為蘋果黃化病防治提供科學依據,2016年我們在天水市秦州區柳灘川地蘋果園進行了3種鐵肥對蘋果黃化病的防效試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設在天水市果樹研究所的柳灘川地蘋果園。當地年平均氣溫10.9℃,年平均降水量550 mm,無霜期182 d。試驗園土壤為砂壤土,耕層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為8.00 g/kg,土壤pH 8.2。有灌溉條件。
供試鐵肥為螯合鐵肥(有效鐵質量分數≥12.8%)由蓬萊奇寶肥業有限公司生產,歐力普鐵(有效鐵質量分數為≥6%)由青島益佰農肥業有限公司生產,活菌葉麗青(Ca+Fe+Zn+B≥20 g/L)由山西獻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指示蘋果品種為9年生元帥系蘋果首紅。防治對象為蘋果黃化病。
試驗共設4個處理,即:處理A,噴施螯合鐵劑1 000倍液;處理B,噴施歐力普鐵4 000倍液;處理C,噴施活菌葉麗青500倍液;處理D,空白處理(噴清水,CK)。每處理5棵樹,3次重復。5月份樹體出現黃化后,選取樹體黃化程度一致的蘋果樹進行葉面噴施鐵肥溶液,每樹噴施液肥量10 kg,對照噴等量清水。分別于5月16日、5月27日、7月7日各噴1次,并于5月15日和每次噴施后10 d(即5月26日、6月6日、7月17日)進行樹體黃化指數調查。每樹東南西北各調查5個新梢,共20個。7月17日選取各處理植株新梢5枝,從梢部起摘取第1、3、5、7片葉片測定鐵質量分數。果實成熟后每樹東南西北方向隨機采果各3個,測定果實品質。
黃化分級標準為:0級,無黃化;1級,新梢有1~2片新葉失綠黃化;2級,新梢有4片新葉失綠黃化;3級,新梢有6片新葉失綠黃化;4級,新梢有8片以上新葉失綠黃化。

葉片鐵質量濃度采用鄰菲羅啉比色法測定[6]。果實品質主要測定單果重(SE602型F電子天平測定)、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用日本愛宕PAL-101 α型數顯糖度計測定)、總酸(用GMK-835F型酸度計測定)和果實硬度(用FT327型果實硬度計測定)[7]。
采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并用DPS7.05專業統計分析軟件進行顯著性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第1次噴藥后10 d,處理A病情指數最低,為0.38,明顯低于空白對照(0.50),防效為24.0%;處理B、處理C病情指數較低,分別為0.42、0.45,防效分別為16.6%、10.0%。第2次噴藥后10 d,處理A病情指數最低,為0.27,明顯低于空白對照(0.53),防效為49.1%;處理B病情指數為0.32,防效為39.6%;處理C病情指數為0.33,防效為37.7%。第3次噴藥后10 d,處理A病情指數最低,為0.17,明顯低于空白對照(0.56),防效為69.6%;處理B病情指數為0.20,防效為64.3%;處理C病情指數為0.22,防效為60.7%。

表1 不同處理對蘋果黃化病的防效
從表2可見,空白對照隨著樹體增長黃化程度加劇,葉片鐵質量濃度呈下降趨勢。隨著噴藥次數的增多,噴藥后各處理葉片鐵質量分數呈增加趨勢,其中處理A葉片鐵質量分數增加最為明顯,第1次藥后10 d、第2次藥后10 d、第3次藥后10 d的葉片鐵質量分數分別為95、112、143 mg/kg,分別比空白對照增加15、32、63 mg/kg;處理B次之,第1次藥后10 d、第2次藥后10 d、第3次藥后10 d的葉片鐵質量分數分別為90、101、132 mg/kg,分別比空白對照增加8、19、50 mg/kg;處理C居第3位,第1次藥后10 d、第2次藥后10 d、第3次藥后10 d的葉片鐵質量分數分別為85、95、108 mg/kg,分別比空白對照增加2、12、25 mg/kg。

表2 不同處理的葉片鐵質量分數
果實成熟后(9月25日)對各處理果實品質的測定結果(表3)表明,處理A的果實品質最佳,單果重最高,為235 g;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最高,為12.4%;總酸質量分數最低,為0.25%;果實硬度最高,為7.4 kg/cm2。處理B、處理C的果實品質較佳,單果重分別為201、197 g;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分別為11.2%、10.9%;總酸質量分數分別為0.28%、0.30%;果實硬度高,為7.2、7.0 kg/cm2。

表3 不同處理對果實品質的影響
在天水市秦州區柳灘川地蘋果園進行了3種鐵肥對蘋果黃化病的防效試驗。結果表明,3種供試鐵肥對蘋果黃化病均有明顯防效。以5月中旬每隔10 d噴1次,連續噴施3次螯合鐵1 000倍液的效果最好,病葉復綠性好,第3次藥后10 d的防效達到69.6%,葉片鐵質量分數增加至143 mg/kg。并有明顯改善果實品質的效果,果實品質最佳,單果重最高,為235 g;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最高,為12.4%;總酸質量分數最低,為0.25%;果實硬度最高,為7.4 kg/cm2。建議在天水蘋果生產中將螯合鐵作為防治蘋果黃化病的推薦藥劑。
參考文獻:
[1]馬麗榮,李紅霞,張國和.天水市蘋果出口基地現狀及發展對策[J]. 甘肅農業科技, 2015(11): 70-73.
[2]楊全保.天水市蘋果潛皮蛾的發生及綜合防治[J].甘肅農業科技, 2017(11): 91-92.
[3]徐浩翔,孟全省.靜寧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甘肅農業科技,2015(1):64-66.
[4]賈世隆.隴東蘋果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 甘肅農業科技, 2002( 2): 23-25.
[5]李少華,任繼永.“花牛蘋果”品牌策劃運營策略建議[J]. 商場現代化, 2014( 2): 80-81.
[6]馬美范.鄰菲羅琳比色法測定啤酒中鐵含量及試驗條件的探討[J]. 山西食品工業, 1996(4): 37-39.
[7]陳 柏,頡敏華,王學喜,等.不同濃度1-MCP對黃冠梨褐心病的控制效果[J].甘肅農業科技,2016(5):16-19.